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58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 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审大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沁源古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大纲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大纲1、前言、前言沁源古寨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工作由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委托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目的是通过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工作,实现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建设项目征用土地的审查报批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沁源古寨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项目位于沁源县王和镇古寨村西南8

2、00m,其地理坐标:东经 1120919.31120922.2,北纬 365545.5365547.8,征用土地面积 5097 m2(合 7.64 亩)。2、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估区位于沁源县境内,地形较复杂,呈东高西低,冲沟较发育。评估区附近最高点为东南部山梁,海拔 1953.00m;最低点为西侧河床,海拔 1380m。用地区内地势亦为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用地区的东侧,海拔 1402.60m;最低点位于用地区的西侧,海拔 1399m。区域上河流为汾河支流,属黄河水系。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沁源县气象台观测记录,冬春两季雨雪较少,夏末秋初雨量较

3、大。年降雨量最低为 381.3mm(1986 年) ,最大1609.6mm(1983 年) ;年平均蒸发量 1547.2mm。年平均气温 18.7,其中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6.5;七月份气温最高,为 37-38。冰冻期为 11月至次年 3 月下旬,冻土深度最大 800mm(1993 年) ,最小为 370mm(1972-21973 年) 。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 16m/s。评估区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处于相对稳定地段。地层走向 NE,倾向SE,倾角 510。断层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评估区现为耕地,地下无矿权设置,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轻微。3、工作布置与技

4、术要求、工作布置与技术要求本项目共 5 人参加,工程师 3 人,技术员 2 人。依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在充分利用现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进行了 1:1000 环境调查工作,评估区范围面积 31000m2。沁源古寨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 ,项目重要性为“一般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为“三级” 。4、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二 0 一一年四月中旬进行野外调查工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工作程序、规定和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按1:1000 比例尺的精度,调查评估区内地质环境现状、人文、生态环境、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情况,为编写报告提供必要的依据。5、组织管理和保证措施、组织管理和保证措施处主管工程师负责,成立评价工作组,进行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报告编写。二一二地质队技术办初审,按初审意见修改后送审。6、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基本查明沁源古寨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现状,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问题,提出防治方案及建议。按地质3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提交沁源古寨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