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509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社区在怎样才能成为生活共同体?丁元竹丁元竹 江汛清江汛清摘要摘要:本文对于社区这个在日常生活和学术探索中使用都十分频繁的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索。认为,在当前的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社区的社会本质。社区的社会本质源于社区概念的创始人滕尼斯,即一种理想和价值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后来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破坏了这种生活共同体,于是, 在 20 世纪,人类开启了社区建设,来重新建设生活共同体,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似乎出现了迷失,把社会建设的社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基于这个误区,作者从历史、理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价值意义与工具

2、意义的社区的概念,并提出了走向价值意义社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关键词:社区建设、价值意义上的社区、工具意义上的社区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丁元竹,生于 1962 年,山东日照人,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教授 副主任。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 6 号,邮编:100089江汛清,生于 1964 年,山东威海人,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 25 号,邮编:100089引论引论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术探索中,社区都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却又十分模糊的概念。在当前的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社区的社会本质。探索迈向人民的社区研究和迈向人民的社区建设是当

3、前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的基本中心点。社区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地方,真正的社区建设决不会超出传统的秘诀。只是简单地回归了人类的社会本性,从“看不见人”的社区走向“看的见人”的社区。进一步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价值意义上的社区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是基于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衍生出来的、理想意义上的社区,包含了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等精神和生活的意义。工具意义上的社区是指政府、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依照自己的理解在一定历史阶段建设的社区组织构架,设计社区功能。如果社区建设的主体能够把握社区的社会本质属性来开展社区建设,那就会贴近人类的本性的人民的生活,就会满足人们的需

4、求,激发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生活的2热情。 “试图在城市街区中追寻成功的标准,如高标准的物质设施,或所谓的能力很强的无问题的街区人口,或记忆怀旧的城镇方式的生活等,都是白费功夫。这种做法都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本质,即,城市的街区是干什么用的?”1不论滕尼斯当初如何去回忆他曾经经历的生活共同体如何,从人类本性上说,社区就是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生活与共同工作。再进一步说,人们怎样理解社区,就会怎样去建设社区。关键问题是,社区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它是基于历史和人类自身的特点形成的理想追求。只有把握了社区的本质和社会的内在规律,才能把握社区的真正内涵,建设真正符合人类需要的社区,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社

5、区才能成为人类乐于栖息,获得享受的生活共同体。一、作为生活共同体的社区:美国的启示一、作为生活共同体的社区:美国的启示(一)满足个人与他人需求的一种组织形式(一)满足个人与他人需求的一种组织形式 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他(或她)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种社会关系总和中,个人和他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权利与责任,即个人的权利与个人对群体的社会责任,这些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得以规定,并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互动得以实现。社区成为生活共同体,首先要有共同的社会规范,这些社会规范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少数人制定赋予大多数人的,而是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制定的、真正意义上的乡规民约。

6、乡规民约是社区自治的基础。美国素有遵循乡规民约的历史传统,从最早的移民开始人们就意识到在使个人需要得到的满足的同时,必须满足群体的需要,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在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中实现个人安全、自我放松、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共同认知。 “当清教徒们在 1620 年抵达普斯茅斯时, 五月花号上的乘客们已经在一份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协议规定,他们在新大陆将遵守社区的法律和教会的训令。这样,他们形成了一个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团体,尽管其中也有并不信奉清教主义的人,但他们仍然认为遵守这样一个能够确保大家安全的协议是最好的选择。清教徒们认为,城镇和集市是一致的。教徒们如果想要保持他们的信仰,就

7、必须在相互监督下生活”2。这些规定、社区法律、教会训令、信仰以及相互监督机制构成了美国社会的最基本规范。十九世纪初期,托克维尔在实地考察中发现, “在美国的乡镇,人们试图以巧妙的方法打碎权力,以便使多数人参与公共事务。结果,选民的任务是经常开会审议乡镇的管理措施,而形形色色的官职独立于选民之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代表权力很大的乡镇自治体”3。至今,在对美国乃至加拿大居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乡规民约的作用。这说明,社区机制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需要平等的社会关系、个人坚守对集体的责任、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机构。每个人坚守社会规范,把日常的小事做好,才会逐渐把社会和国家的大事做好,当个人

8、都能承担社会责任时,公民意识才能慢慢融入到整个社1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 114 页。2 (美)卢瑟S路德克:构建美国,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第 91 页。3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南海出版公司,2007 年,第 63 页。3会。在任何社会,平等都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中是不容易建立起来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换句话说,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不是靠政府的号召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生成机制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美国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这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9、历数数百年,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范、行为要求、心理约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淀,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共同工作和共同生活是社区的特征。美国第 42 届总统克林顿在谈到社区时说:“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共同工作以建立共同基础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 “共同工作是美国人民最擅长的事情” 。41996 年在竞选第二届任期时, 克林顿曾经把建立强大社区作为他的国家战略选择之一,也把社区建设视为美国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西方文献中,总有人把社区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出现所谓工作社区(working community) 。把社区仅仅局限于生活区域是不够的。美国的价值

10、观中存在着追求社区生活的内涵。 “根据 1980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 乡村地区的人口增长首次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在传统主义者看来,这一趋势或多或少与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有关,尤其是对社会归属感和稳定生活的向往。一些人在寻找美国人一直在寻找的乌托邦式的社区” 。5这个乌托邦式的社区就是滕尼斯所谓的生活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类在与他人的相处和交往过程中得到满足,产生安全感,犹如在一个空旷的荒野,一丝灯光都会使人欣慰和安定,也犹如家庭,成员在其中亲密无间,无拘无束地交流,精神上的放松,以及内心的愉悦。这是任何行政和市场力量所不能提供的。(二)关心他人生活的共同体精神(

11、二)关心他人生活的共同体精神社区精神是生活共同体不可缺少的要素。建国伊始,宗教渗透到了美国的基层社会。乘坐五月花号的人们在以教区为单位的社区生活。进入 20 世纪的美国社区依然不能与宗教的发展完全分离。大转型时期(1900 至 1950 年) , “人们有一种基本感觉:国家及其公民必须关照所有的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少数特权者的利益,正是这样的感觉,鼓舞了平时很少关注立法的不同人群。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有越来越多的男人和女人,追寻赫尔之家的简亚当斯和亨利街社区中心的莉莲D沃尔德的足迹,使社会服务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牧师们把越来越多的制度化社会服务工作带入他们的教区” 。6鄙视特权,崇尚平等是社

12、区精神的核心。这也为我们理解社工精神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社会工作精神浸透了关爱、合作、奉献和职业化,以区别于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公共服务,即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活动。把社会服务与公共服务区别开来,也就是区别政府与社区的各自职能,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美国国家统计局一直进行的常规性社区调查(The 4 (美)比尔 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 21 世纪对美国的挑战,海南出版社,1997 年版,第 80 页。5 (美)卢瑟S路德克:构建美国,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第 100 页。(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大转型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9 年,110 页。4American Co

13、mmunity Survey (ACS))旨在获取有关社区年度数据,以便为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大约 4000 亿美元的社区投资提供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庭和社会关系、收入和福利、医疗保险、教育、退伍军人、残疾人、在哪工作及如何上班、在哪居住和基本生活支出等。所有这些信息与统计数据结合来帮助政府决策,从学校午餐到医院建设,等等。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和行动介入社区从来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换句话说,面对工业化和市场化的侵蚀,政府创造条件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责无旁贷。大转型时期,美国人还形成了一种观念, “界定清晰的经济等级和社会等级的存在,应当被视为对美国民主理想的违背,而予以抵制

14、。当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人为了看上去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而一起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7在公共生活中,社会等级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东西,它破坏了人们一道工作的气氛,人为地造成隔离、歧视和敌对。在社会等级下,以志愿精神为基础的公共参与是难以形成的。平等是社会参与的基础,人们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平等,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放弃特权、差异、歧视而一道工作确实可能的,而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公共生活中和平等的气氛之中的。在公共价值和公民意识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奢谈公众参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三)现代化对生活共同体的冲击(三)现代化对生活共同体的冲击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社区的解体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15、而这一点往往为大多数关注社区的人们所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成果,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 “在那些为自己的现代头脑而自豪的年轻男女当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把教会的工作、或社会服务工作、或者当得起促进社会进步这个词的其他东西,统统都看作是有害的 ,是毫无根据地侵扰别人的隐私;此外,一个人有享乐的权利,再者说,礼拜日早上驱车兜风总比上教堂要有趣的多” 。8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在经济繁荣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利己主义替代了利他主义,物质生活挤占了精神生活,经济的满足替代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人类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精神迷失,是人类对于生活的意义和自我本质的迷失。 “我自己的明确印象是,在这半个世

16、纪的前三四十年里,上教堂的人数逐步减少,对教会及其信条和机构的认同感稳步减少,至少在比较富裕的美国人当中是这样(或许罗马天主教徒除外,他们的纪律格外严格) 。在这个国家数量越来越大的殷实公民当中,礼拜日睡懒觉已经成了习惯,起床之后,便拿起分量越来越厚的周末报纸,或者跟人约好了 10:30 去打高尔夫球,或者驱车去邻居家参加正午鸡尾酒会,或者把家人塞进汽车里去海滨或山里远足” 。9现代市场经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它们改变了价值意义上的社区。一些从事社区研究或社区建设的人们也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7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大转型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9 年,118 页。8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大转型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9 年,152 页。9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大转型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9 年,280 页。5其实,对于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存有种种疑虑不仅在工业革命开始就有了,至今人们还是在对它进行反思并探索新的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