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055089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题 号一二三作文总 分得 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121 分)分)1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工整。 (2 2 分)分) 智智 者者 不不 惑惑 , 仁仁 者者 不不 忧忧 。2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 1)(2 2)题。)题。 (共(共 3 3 分)分)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

2、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绩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分)惊骇( ) 瞥见(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2 分)分)A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 D二男新战死(最近)4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2 2 分)分)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

3、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5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2 分)分)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得分评卷人2013-2014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

4、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6 6、下面每行两个成语中,各故意漏掉了一个字,你能用一个成语把漏掉的字、下面每行两个成语中,各故意漏掉了一个字,你能用一个成语把漏掉的字包含进去吗?(包含进去吗?(2 2分)分)如:如: 心狗肺心狗肺 十十 九空九空 引狼入室引狼入室(1) 通广大 光天 日 ( ) (2)巧夺天 事如神 ( )(3) 不暇接 面兽心( )(4) 飞凤舞 谈 色变 ( ) 7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2 2分)分)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

5、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1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8 8、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6 6 分)分)桃花源记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 , 。陋室铭中点明陋室环境的句子: , 。爱莲说中表达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 , 。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 ,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

6、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8 8 分)分) (一)阅读(一)阅读望岳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完成后面的题目(6 6 分)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被人尊称为“ ” 。 (2 分)2013-2014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答: 3、想像并描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现的画面。 (2 分)答: (二)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二)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

7、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 2 分)分)据新华社南京 5 日电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人员与 4 月上旬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 ,得到国际关注。根据这个地图,我国的实际稻田甲烷 排量仅为之前国际测量的四分之一。2000 年全球稻田甲烷排放总量为 25.6 百 万公吨,远低于当前普遍采用的估计量 80 百万公吨。据了解,1990 年,IPCC 第一次出具了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为 110 百万公 吨的评估报告,当时国际上估计中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为 30 百万公吨,这 是南京土壤所研究组估算结果的 4 倍。二、阅读(二、阅读(3131 分)分) (一)(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

8、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010 分)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1、在文中画线处填上空缺的句子是:(、在文中画线处填上空缺的句子是

9、:(1 1 分)分)2 2、解释加点的字。、解释加点的字。 (1 1 分)分)便舍船 ; 便要还家 。3 3、翻译句子。、翻译句子。 (4 4 分)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得分评卷人2013-2014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4 4、作者写桃源人、作者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见渔人,乃大惊”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2 2 分)分)5 5、辨别古、今异义。、辨别古、今异义。 (2 2 分)分)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二)比较阅读:(二)比较阅读:(1111 分)分)甲

10、文: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乙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是:( )(1 分)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11、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世人盛爱牡丹 何陋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13-2014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4、下面对两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2 分) A、甲文表现了作者身居陋市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B、乙文以莲为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 C、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高洁傲岸的节操和独善其身,保持君子美好品格精神。 D

12、、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都是从正面衬托。 5、两篇短文都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试写出其中一种,并作简要分析。(2分) 三、弱种子也要发芽(共三、弱种子也要发芽(共 1010 分)分)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 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 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 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 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 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

13、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 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 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 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 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 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 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 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 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 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