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08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定信心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团结奋进 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快发展做出新贡献在市总工会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同志们:我受市总工会三届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2008 年重庆工会主要工作2008 年是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工会工作始终围绕大局、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在市委和全总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

2、精神,按照市第三次工代会的总体部署和市总工会三届二次、三次、四次全委会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为总纲,围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工会组织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坚持推动发展,广大职工建功重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更加明显。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推进重庆科学发展作为工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紧密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建功立业活动。一是一是

3、着眼于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了“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和“创新创造创业”竞赛活动。表彰命名了 60 个市级“工人先锋号”,其中 23 个被全总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三创”竞赛活动的覆盖面达 90%以上,“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已在全市初步形成。工人日报在头版头条介绍了重庆的经验和做法。二二是是着眼于创建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开展了“节能减排”系列劳动竞赛活动。活动覆盖了全市 3600 多个企事业单位的 150 多万名职工,征集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 13000 多条;取得创新成果 295 项,经济效益百万元以上的达 21 项。三是三是着

4、眼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做好劳模有关工作。推荐表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8 个、五一劳动奖章 19 个,重庆五一劳动奖状 22 个、五一劳动奖章 108 个,组织 100 余名劳模和优秀工会工作者进京观光。认真贯彻市委领导指示精神,对直辖前重庆、万州、涪陵市健在并保持荣誉的 4660 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和建档,并向市委提交了专题报告。通过一系列争先进、比贡献、学模范的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重庆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特别是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情系灾区,共克时艰,倾情

5、倾力抗震救灾,有序有效重建家园,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激诗篇。市总工会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代表全市工会组织先后四批次向四川灾区捐赠和运送了 30 辆大卡车、重 425 吨、价值 460 多万元的急需物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六一”儿童节前购买 3万余元的物品慰问地震灾区来渝治疗的儿童。号召全市工会会员为地震灾区缴纳“特殊会费”734.9 万余元。高度关注市内受灾区县,及时为 32 个重点受灾区县划拨资金 118 万元,并捐赠 200 万元支持受灾最重的梁平县文化镇初级中学的重建;由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 69 名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重庆籍农民工的家人进行了慰问,给每个家庭送

6、去 3000 元的慰问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夺损失”劳动竞赛活动,号召广大职工最大限度地夺回地震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在对口支援四川崇州市灾后重建工作中,已经拔付了 300 余万元进行对口支援,并自筹资金对在渝读书的 124 名崇州学生每人资助 1500 元。重庆工人阶级和各级工会组织在危难时刻显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国总工会的肯定,有 50 家企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有 8 户企业被全国总工会评为“

7、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有 4 人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二)坚持促进和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成效更加显著。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始终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机制为重点,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主线,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实效。一一是是着力加强源头参与。主动向市人大汇报,将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修正案)列入立法计划取得进展;与市政府举行了第四次联席会议,就在全市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文化宫改造工程等有关事

8、项进行了专题研究。年底,市政府办公厅已正式发文出台推进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 700 万元的补助得到了落实,并纳入了财政预算。二是二是着力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以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为重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会;指导和帮助沃尔玛 4 个在渝分店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璧山县家具行业平等协商、签定集体合同试点、规范工作。特别是在出租车停运事件发生后,市总工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分管副主席带队深入出租车行业,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工作,通过协商维护了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利,这项工作得到了全总和市

9、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孙春兰副主席还为此作出了专门批示。成功化解了 61 名公交公司售票员的劳动纠纷。三是三是着力推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的岗位责任制、责任检查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四是是着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成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责任制。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民工工资拖欠专项整治,仅“两节”期间就为 18000 多名农民工追讨欠薪 5380万元。同时,及时启动省际城际工会维权机制,圆满解决和成功处置了重庆农民工新疆讨薪被打等农民工维权案件。(三)坚持提升素质

10、,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效果更加突出。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目标,以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一是一是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广大职工,凝聚力量落实“314”总体部署。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十七大精神,其中知识竞赛就吸引了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 90%以上的职工参与,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群策群力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二是二是坚持用先进的科技提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

11、”活动。在全市广大职工中组织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题的“创争”活动,吸引了全市3400 多个单位、12800 多个班组、近 100 万职工积极参加。举办了重庆市第三届“创争”活动三“十佳”表彰暨成果展示会,隆重表彰了“十佳”知识型职工、“十佳”学习型单位、“十佳”学习型班组。同时,精心举办了无损检测职工技能大赛、烹饪技能大赛和首届农民工焊接比赛等 18 场大型职工技能比武活动,参赛职工4500 余人,选拔优秀技师 150 人、中高级以上技师 28人,达到了以大赛促岗位练兵、以先进带动整体上档升级的目的。为了给一线职工业余学习创造更好条件,全市各级工会投入 5000 余万

12、元建设“职工书屋”1000个,并重点抓了 30 个“职工书屋”示范点、配送图书 30余万册。三是三是坚持用先进的文化陶冶广大职工,开展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成功举办首届重庆市农民工合唱节活动,全市各级工会举行 100 余场农民工红歌合唱比赛,10000 余名农民工登台演出,参与活动的农民工达 10 万人次。结合全国亿万职工迎奥运健康月系列活动,举办了 “巴士杯”重庆市职工篮球队甲级联赛和全市工间操比赛等活动。市总工会流动电影放映队深入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免费为农民工放映电影 200 余场,观众达 20 余万人,丰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四是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职工

13、,工会新闻宣传形势喜人。围绕党政关心的重点、职工关注的热点,结合工会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一年来,共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刊播各类新闻稿件 1950 余篇(条),既加强了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又展现了重庆工人阶级的良好风貌,扩大了我市工会工作的影响。(四)坚持服务职工,落实党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政策的举措更加有力。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工作要求,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各种扶贫济困活动为抓手,切实把党政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给困难职工。一是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深化。通过广泛开展工会“5.1”促进就业行动,

14、帮助 3000 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继续深化“主城库区携手促就业”活动,重点扶助库区零就业家庭人员及关闭破产、兼并重组企业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二是送温暖工程不断拓展。“两节”期间,开展了“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主题活动,筹集资金 5839 万元,慰问困难职工 10.8 万多户,其中劳模 1278 户,农民工 2.8万人;“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 2277 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 16688 名,其中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 1611人,发放助学款近 140 万元。同时,根据书记的指示,切实关心老劳模、老厂长(支书)、老车间主任、老工程技术人员、老工会工作者的生活困难,并在摸清重

15、庆计划单列和直辖前万州、涪陵市老劳模情况的基础上,参照目前国家级、省部级劳模管理政策和措施,给“五老”困难人员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三是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积极争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各区县努力创造条件,15 个区县实现了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并通过验收,使我市规范化建设的帮扶中心达到 20 个。企业工会积极争取支持,创造条件,相继建立了一批困难职工帮扶站(点)。四是四是职工劳动安全和职工健康工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参赛企业达到 1600 多户、班组 4 万多个、职工 67 万多人,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安康杯”优秀组织单位。认真组织职工参加“安全隐患治理年”、“安全

16、生产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程参与了南川“1.18”、武隆“10.28”两次死亡 10 人以上较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了对市属国有和中央在渝企业近 20 起事故的处理,维护了伤亡职工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五)坚持固本强基,工会工作的基础更加牢固。一年来,我们以推进世界 500 强在渝法人企业及分支公司建立工会组织为重点,以强化目标考核为手段,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积极创新工会组建模式和会员入会方式,使工会工作的基础得到了加强。一是一是组建工作和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 年,全市新增工会组织 4306 个,完成全总下达建会任务数 151.51%;工会会员(不含输出地农民工会员)新增 65.39 万人,超额完成了全总下达的任务。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 95.3%,世界 500 强等跨国公司在我市投资的 77 家企业法人公司已建工会 76 家,建会率达 98.7%。同时,通过积极实施“工会进村”工程,村、社区工会的覆盖面达到77%,有 72.4 万名农民工在输出地新加入了工会。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