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497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0 引言 北京城建七公司成立于 1992 年 10 月,前身为基建工程兵,1983 年兵改工后,隶属于 北京城建集团,目前公司已形成了立足北京、遍布全国的市场格局,外埠市场也逐渐巩固 并不断扩大,近年来,在做好施工总承包主业的同时,先后成立了多家专业分公司,为经 济增长点多元化做好了铺垫。公司共有 630 名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占 72.8%。据 2009 年 7 月底统计数据表明:1995 年以后引进的本科学历以上人员的流失率高达 65%,而某家高 科技民营企业的流失率却仅为 5%,两者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把国企比喻成其 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一点不为过。

2、近年来,单位人才流失严重,技术骨干纷纷流向 外企、合资等企业,企业成了人才培养的摇篮。 1 通过对公司现状进行分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 1.1 社会环境因素 1.1.1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个人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树挪死、人挪活” 的思想普遍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如果说整个社会都对人才的合理流动持肯定态度,那么人 才从满意度低的企业流向高的企业也是人之常情。 1.1.2 对于经过国企多年培养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比如一级建造师、工程造价师、质 量工程师等在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些人才能够轻易的在建筑行业人才 市场上找到无论薪酬福利上还是社会地位都比原来更具吸

3、引力的职位,面对外面世界的高 薪诱惑,加上一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经常到国企挖墙脚,企业人才的流失率就会不断提 高。 1.1.3 社会信用的缺失导致人才流失。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然而,就国有建筑 施工单位来看,为每年招聘的外地应届毕业解决北京户口,签订 5 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但 是能将合同完全履行的不足 10%,在落实好北京户口就离企业而去的大有人在,建筑施工 企业还没有一套有效的信用惩罚机制,对于那些不守信用的人, 失信成本很低,还没有行 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1.2 企业自身原因 1.2.1 企业文化缺乏。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太注重,所以员工缺乏共 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

4、同感不强,没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1.2.2 薪酬、福利待遇相对市场水平较差,工作、生活环境比较艰苦,随施工项目的地 点不断更换办公地,每天工作时间长,经常无休止的加班,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等原因 导致一些新毕业的天之骄子们都很难坚持到见习期满就纷纷跳槽,当经济收入很低或者无 法体现个人价值时,流失成为必然。 1.2.3 缺乏有效的人才开发和培训机制。施工企业为了承揽更多的施工任务,常常对招 投标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认识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人才往 往只重引进不重培养。而且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以及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员工没有一 个成型的人才培训计划,更谈不上对人才职业生

5、涯规划的设计。 1.3 职工个人因素 1.3.1 技术骨干的个人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导致人才流失增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国企中的骨干人才早已超越了低级别的需要,而对于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比其他员工更强烈,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关注自己的发展机会和前途。如果现在的企业缺乏这样的机会和满足感,不能实现个人价值,他们很可能就会选择离开, 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1.3.2 社会信息化透明度的提高导致个人不公平感的增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员工对和自 己做着类似工作的人的收入、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的认识变得非常容易,因此,也就有公 开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就可能产生对现实的不满

6、,同工不同酬导致不公平感的增加,最直 接的结果就是离开所在的企业。 2 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2.1 企业文化留人。要实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工程建筑企业,就必须培育富有企业 自身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1 创新企业的文化理念,要明确的企业使命,实现用制度管事,用文化树人,改造经 营者和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念,以思想观念更新不断推动企业的变革和创新。 2.1.2 积极宣传全新的企业文化。企业要真正实现良好的文化氛围,就要建立一个与企业 发展相适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配套的全员文化培训和传播体系。 2.1.3 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员工中倡导“全员学习”、 “终身学习”的理念;根

7、据不同岗位(比 如工程造价、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的任职 条件及考核制度,制定各种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岗位培训计划等学习制度;把创建 学习型企业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上,保持知识不断更新,从而推动企业内 部管理的不断变革与知识创新。 2.2 薪酬激励制度留人。原有的薪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激励手段单一, 或者激励不能因人而异。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注重多种激励方式的使用,针对不同的 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2.3 个性关怀留人。将员工安排能最大限度施展其才能的工作岗位或职位,体现他们自己 的价值,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8、,同时将员工的考核、提升、晋级有机地结合 起来,及时为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努力为人才提供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 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重视,从而产生归属感更加忠实于企业。另外建议给员工做职业生涯 规划时,分批分次进行,不同专业系列人员目标规划也可不尽相同,让员工的发展与公司 的发展同步进行,以达到最佳效果。 2.4 发展空间留人。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企业更需要一专多能,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 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包括: 2.4.1 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我们确定对企业未来一年或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结构和人员的 总体需求,并同时确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方式、对象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此

9、外, 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过程要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员工个人的学习要求,做到因 人而异,因材施教,符合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4.2 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制度。在向员工提供培训之前,要建立相应的竞争制度,尽可 能地向那些有能力,有潜质的员工提供机会,作为一种福利奖励给员工,不断激发其潜能。 并且建立培训与员工的考核、晋升等个人发展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激发该员工不断追求进 步,心系企业,培养忠诚感,能够同企业同进退。 2.4.3 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为进行下一轮的培训计划提供资料。 定期测算培训回报率、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贡献等相关指标,衡量企业的此项投资是否

10、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回报等。2.5 创新的用人机制留人 为使公司的优势人才能够“才尽其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人才 的选拔、晋升、加薪机制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重真才实学,重工作业绩 的用人标尺;全面积极推行“干部聘任制”、 “职务任期制”、 “任前公示制”等制度;保障全体 职工在选人用人上具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体现企业的民主管理,也便于日后经营管理。 3 结束语 基于对以上种种人才流失原因的分析,我们在 2009 年 7 月马上行动起来,对日常人力资 源管理中存在的弊病进行及时诊治,通过半年多的有效管理,自 2009 年 7 月至 2010 年 1 月期间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流失率为零,建立了良好的企业与员工互动的机制,可谓力挽狂 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维持的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