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4169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未满未满 16 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新京报讯“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的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 61 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

2、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我国现行刑法第 61 条的内容是:“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司法解释明确,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行为人在年满 18 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对其年满 18 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在年满 18 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 18 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剥夺政治权利,解释规定“除刑法规定应当附加

3、剥夺政治权利外,对未成年犯罪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司法解释已于 2006 年 1 月 23 日起施行。关键词关键词 1 1 “年龄年龄”年龄无法查明推定不负刑责年龄无法查明推定不负刑责司法解释明确,本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周岁的案件。刑法第 17 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 2 天起算。司法解释要求,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查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的年龄。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

4、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过去的规定是:“年龄没有查清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关键词关键词 2 2 “性过错性过错”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不算犯罪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不算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第六条界定了这一情形的“罪与非罪”,而过去只是规定“可以不认为是犯罪”。这一新规会否在无形中助长少年性行为蔓延的势头?一位基层法院法官这样表示:“控制性行为的低龄化趋势

5、,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种社会力量配合。而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首要考虑的是司法公正,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尤其要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这一新规并无不当。”关键词关键词 3 3 “赔偿赔偿”赔偿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补齐赔偿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补齐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并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数额

6、。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 500 元人民币。对被判处罚金刑的未成年罪犯,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人自愿代为垫付罚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司法解释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关键词关键词 4 4 “量刑量刑”明确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明确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标准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量刑标准予以明确。司法解释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

7、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司法解释明确,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 269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刑法第 269 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 263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 263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

8、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具有上述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9、,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关键词关键词 6 6 “盗窃盗窃”盗窃近亲属财物可不算犯罪盗窃近亲属财物可不算犯罪“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财物,或者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处理。”这是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司法解释同时明确,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盗窃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认为是犯罪。根据这件司法解释,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 3 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下列 3 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

10、大”,不认为是犯罪。这 3 种情形是: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具有其他轻微情节的。关键词关键词 7 7 “缓刑缓刑”具备监护帮教条件应宣告缓刑具备监护帮教条件应宣告缓刑司法解释对未成年犯罪宣告缓刑的具体情形予以明确,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 72 条第 1 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第 72 条第 1 款规定了人民法院量刑时“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司法解释则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量刑时“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如果同时具有下

11、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初次犯罪;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具备监护、帮教条件。”关键词关键词 8 8 “假释假释”假释比照成年罪犯适度放宽假释比照成年罪犯适度放宽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3 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 6 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 37 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这 6 种情形是: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未成年罪犯能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即可视为“确有悔改表现”予以减刑,其减刑的幅度可以适当放宽,间隔的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符合刑法第 81 条第 1 款规定的,可以假释。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间已经成年的,对其减刑、假释可以适用上述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