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331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建筑理论系列(转)看过觉得对我们有所帮助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

2、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 、 “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

3、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 、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 “有”与“无” ,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 、 梓人传 、 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 “窗棂以

4、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 、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

5、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

6、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 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 ”20 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 50 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

7、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 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 80 年代初开始发展到 1995 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 6.5 万余家,从为职工 400 余万人;1995 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 800 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 年 8 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

8、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

9、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 ,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 ,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

10、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形势大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事业、城市建设都面临史无前例的好机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城市设计呼唤多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切实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这些问题并非杞人之忧,其原因是多

11、方面的,在积极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发展建筑学的理论既显得迫切又属根本。我认为要从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发展道路。 基本理念 回归基本原理 建筑理论汗牛充栋,眼花缭乱,似令人无所适从。有关部门热衷于举办国际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竞赛,外国优秀的方案对我们建筑创作可以有所启发和推动,但并不能解决中国建筑的方向问题。尽管历史上国际竞赛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何况竞赛的成功与实施,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任务书指导思想的明确、具体评选人的水平与业主的决策,*办不当将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当前混乱的局面,就像 1999 年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所强调的,建筑学的发展要回归基本

12、原理,我们需要朴实的理论。 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建筑方针:实用、经济、美观,这仍然是建筑发展的基本之点。 实用 建筑的根本功能还是为人们目前和未来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经济 建筑总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现在国力大增,但社会追求奢华成风,铺张浪费惊人,堪称“时弊” 。1992 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政府作出了承诺,国际建协号召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建筑发展的一条基本准则。建筑设计不当带来的是单幢建筑或成组房屋的浪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失误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甚至难以扭转。因此,我们要对城乡建设的经济予以更多的关注,重

13、新认识评价标准,建立建筑经济评价体系,重视可行性研究。 美观 求新是对的,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不能抛弃整体性的原则。何况建筑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文件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同的、更宽阔、更复杂的新内容。如安全问题,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 掌握基本理念 建筑工作者要将种种基本理论融入到观念中去。以人为本、结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 20 世纪后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战略,现在不能流于空谈。深邃、宏大的哲理都需要落在实处,要深入到各个方面去。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许多问题和口号每每对不上号,如城市

14、道路建设,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小汽车为本?名曰“生态建筑”之类的设计很多,但真正节约了多少资源和能源? 宏观与微观并进 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要宏观与微观并进。宏观方面包括世界的、洲际的、区域的整体性思考,全球化、全球经济活动、全球城镇体系的形成等,要促进建筑学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微观方面,如建筑物理环境研究,要向深层次推进。 “911 事件”后,在反对恐怖主义的罪恶之余,西方有识之士认为,对有些已习以为常的事情应该重新思考。如超高层的摩天楼是否合理?城市 CBD 规划是否能按“华尔街模式”如此密集?城市的安全工作怎样纳入城市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我们是否要在各个方面重复上个世

15、纪西方发展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从中吸取哪些教训?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拟定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都应当有所启发。 地域文化 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从

16、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解。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市、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 12 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 50 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新式的追求。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但近 100 多年来,科技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在国际竞争中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批判地发扬优秀区域文化,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