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鉴定辨伪之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5325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玩收藏-鉴定辨伪之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玩收藏-鉴定辨伪之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玩收藏-鉴定辨伪之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近日,笔者曾同一位画家进行了闲聊,谈及沪上某拍卖会上,一藏家以 48 万元购入一 件吴昌硕 4 屏条,如果加上佣金合计 50 多万元,买回去以后经人鉴定系赝品。由于此件赝 品知道人太多,日后恐难以再出手,甚为感叹。类似这类现象在拍卖会上可谓屡见不鲜。说实在的,不要说 50 万元买赝品,即使花百 万元买赝品也大有人在。所以,买不买赝品,价格不是衡量真赝的标准。一件拍品在拍场上 估的价高,如果眼力不好,极有可能吃进赝品,相反起拍价只有百元的未必就不是真迹。如 沪上有一家翰博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去年 10 月以来它们几乎每月都要举办一场“当代名家 国画油画拍卖会” ,推出的拍品

2、不论国画油画、名头大小,一律从 300 元起拍,为此,受到 了沪上众多买家的青睐和追捧。每次领牌竞投的人数少则 400 人,多则 600 人,成交率大都 在 100,其中不少名家之作都是在 300 元价位上成交。所以,翰博字画拍卖人气之旺、成 交率之高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翰博字画拍卖为什么会如此走红,根本原因是两个字:一是真;二是低。所谓真 是指翰博推出的当代名家字画油画绝大多数是真的。据翰博总裁陈铭介绍,它们每场推出的 700 多件字画 99以上是真的,其中绝大多数名家字画都是签约画家提供的,只有少数是社 会征集的,但都经过严格把关。像翰博这样亮出底牌的恐怕极少。实际上,翰博字画拍卖的

3、人气和火爆场面已经给了最好 的回答。相反有的拍卖行推出的字画恰好与翰博相反,即少数拍品是真的,大多数拍品是假 的,这样的拍卖会恐怕很难吸引广大的买家。所谓低,主要指起拍价低,300 元的超低起拍 价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而其中 300 元的成交价更是让人兴奋不已。从市场上看,名家作品 价格越高,作假的概率越大,像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陆俨少、潘天寿、黄胄、 石鲁、吴昌硕等名家作品价位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元,因而这类大家的赝品在市场上满天 飞,买家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吃进赝品。相反,名家作品价格越低,作假的概率越小,像翰 博作品推出的当代名家绝大多数在世,作伪者一般不会瞄准这类名家,因为制

4、假也有个成本 问题。比如,现在北京、天津地区仿王雪涛作品的很多,高仿的价格很昂贵,一般也要万元 左右一幅;程度差一点要 5000 元以上;再差一点千元以上。之所以价格不一,主要是制假 成本不一样,高仿的往往制作成本很高。由于制假者也是以赢利为目的,如果不能赢利,他 是不会干的,就像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一样,厂商薄利多销,每罐只赚 5 分钱,如果造假者要 制假恐要倒贴 5 角钱。同样,字画作假也是如此,仿 价位不高的名家作品,往往会得不偿失。因此,对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来说,购买高价位的作品千万要小心谨慎,假如自己吃不 准,可以多请教专家,切莫盲目购入,因为,前车之鉴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水天文 来自:华夏收藏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