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3184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名词解释 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现代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经营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 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 2、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被审计 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3、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证实审计事项、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 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4、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重要性就是审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的最大错报。 5、审

2、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 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所作出的全部记录。 6、业务循环业务循环:业务循环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循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 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 7、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8、管理建议书管理建议书:管理建议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 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误报告的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2、简答题 1、固定资产

3、的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1)岗位分工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业务。 (2)授权批准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3)取得与验收控制外购、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其验收应符合相关规定。 (4)日常保管控制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 (5)处置与转移控制企业处置、出售或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须经有关部门授权或批准。 (6)监督检查企业监督检查机构对固定资产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2、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取得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 (2)实施分析程序,验证

4、其总体合理性 (3)检查固定资产增加,验证其真实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4)检查固定资产的实物,验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5)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验证其确属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6)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验证其合理性 (7)检查固定资产的保险,验证其投保的恰当性 (8)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验证其是否确属融资租赁 (9)调查年度内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状况 (10)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验证其合规性和正确性 (11)检查固定资产清理,验证其合规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12)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验证其合理性 (13)检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财务报表中的反映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3、针对报表

5、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针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1)、强调保持职业怀疑 (2)、分派胜任的审计师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考虑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 (4)、提供更多的督导(5)、实施未被预期的审计程序 (6)、修订审计计划 4、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么情况下不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么情况下不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过程紧密联系,并且两者的内容也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

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是两项计划活动并不是孤立、不连续的过程,而是内在紧密联系的,对其中一项的决定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对另外一项的决定。对此,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在具体审计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并相应调整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作出是否利用信息技术专家工作的决定。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对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予以调整。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将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结合进行,可能会使计划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及效果,并且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采用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合并为一份审计计划文件的方式,提高编制及复核工作的效率,以增强其效果

7、。6、应付债券实质性测试的实施程序应付债券实质性测试的实施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 :2.检查应付债券的增加 3.对应付债券向证券承销商或包销商函证。4.检查债券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资本化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5.检查到期债券的偿还。检查偿还债券的支票存根等相关会计记录,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否将负债和权益成份分拆,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为股票时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7.如发行债券时已作抵押或担保 ,应检查相关契约的履行情况。 8.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其他审计程序。 9.检查应期债券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