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交流材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310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生产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粮食生产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粮食生产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粮食生产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粮食生产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生产交流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技引领科技引领 大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大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中共*县委 *人民政府(20*年 2 月)近年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政策激励、科技驱动、优化服务等措施,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连年上升。2011 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209 万亩,总产 20.2 亿斤,实现“九连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具体做法是: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每年都把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事来抓,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涉农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建立

2、健全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补贴等组织机构,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分包等制度。在粮食生产中,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度,帮助农民解决良种、植保、技术和销售等实际问题。二、强化项目实施,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玉米小麦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国家各种惠农补贴资金。2005 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小麦良种补贴24455 万元,玉米良种补贴 3165.7 万元,种粮农民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 57393 万元。通过实施各项补贴项目,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 90%。同时,我县还相继实施了科技入户、配方施肥等项目。通过实施

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1 年全县配方施肥覆盖面达 95%以上,肥料施用量减少了 10%,化肥利用率提高了 8 个百分点。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100 多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确立科技示范户 2000 户。在粮食收购上,严格执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坚持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压级压价。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整合资源,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整合良种补贴、科技入户、配方施肥等项目,先后在朝城、十八里铺、张鲁等粮食优势产区乡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十亩攻关、百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建设玉米、小麦高产创建

4、示范方。通过优选补贴良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方式,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强。2011 年项目区 20 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73.8 公斤/亩,较去年增产 25.8 公斤,增幅达 4.7%。两个万亩示范片小麦单产达到 740.6 公斤/亩,百亩展示田单产 670.8 公3斤/亩,十亩高产攻关田单产 721 公斤/亩,创*小麦单产最高记录;项目区 20 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到 647.5 公斤/亩,较去年增产 15.6 公斤,增幅达 7.0%。万亩示范片玉米单产 660.5公斤/亩,百亩展示田单产 805.5 公斤/亩,十亩高产攻关田单产 814.

5、5/亩,创*玉米单产最高记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四、科技引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近几年来,全县共引进推广了济麦 22、聊麦 18 号、良星 99、良星 66 等小麦优良品种和郑单 958、莘州 158、丰聊 008、浚单 20、鑫丰 1 号等玉米优良品种,全县优质粮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 95%以上。同时,大力推广专用玉米、优质小麦高产示范、节水栽培和抗旱保水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在 2009 年遭遇多年不遇的大旱和 2010年持续低温灾害的情况下,由于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喷三防”等关键

6、技术措施,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五、强化宣传培训,搞好为农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办电视专题讲座、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植保、信息、农经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结合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实施,抓好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4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先进实用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送到田间地头。2011 年,全县共录制电视专题讲座 16 期,举办各类培训班 3000 多场次,印发明白纸 20 多万份,农业科技挂历 1 万多份,培训农民 15 万多人次。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县财政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沟渠清挖、机井建设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抵御

7、自然灾害的能力。2011 年,全县共清挖疏浚各级沟渠 98 公里,动土 236 万方;新打机井 385 眼,维修旧井 590 眼;引调黄河水 9000 万方、金堤河水 3600 万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1.5 万亩。同时,还实施了彭楼引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五期、沉沙池清淤、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俎店干渠综合治理、安庄清水河治理等工程,为全县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每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部分用于购置粮食生产机械。截止 2011 年底,全县小麦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 1600 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60 台、免耕播种机 400 台,小麦耕播收全过程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 55%,农机总动力达到 235 万千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