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940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校长如何营造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 作者:郭德侠 来源:摘自:中国校长协会网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与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在当今的学习化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生活及工作。随着“大科学“、“大技术“的出现,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人们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信息社会,这一素质尤为重要。合作能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能提高学校组织的效率及效益。学者卡耐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 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 85要靠人际关系,

2、即与他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所以,合作对于现代人的成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合作无论对其个人进步还是学校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合作,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沟通、对话与交流等方式而联合起来的协作行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而教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合作性的职业。这种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合作。 校长是学校组织的核心带头人,校长的意见对学校的政策方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的政策方针会影响到教师的行动方向。因此,要营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培育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就必须从校长开

3、始。校长要带头鼓励教师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而不是一味地竞争。即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领导要给教师合作创设一个宽松的合作环境和氛围,要激活教师合作的意识,支持教师合作团队的领导方式,构建合理的合作机制,为教师合作搭建平台。 一、激活教师的合作意识 要在全校营造教师合作文化,首先校长自己要有合作意识。校长要意识到合作本身对学校的综合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其次,校长要有意识地激活教师的合作意识。作为校长,在自身具有合作意识之外,还有责任和义务向自己的教师灌输团结、合作的理念,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职业意识和习惯,在全校营造一种合作、互动的文化氛围。 1.帮助教师认识合作的好处 在中小学

4、新课程改革中,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综合课程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了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化、融合化和广域化。显然,单靠某一科的教学,是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班级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所以,合作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积蓄能量;有利于保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不仅同类学科的教师要密切合作,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也要尽可能进行广泛的交流、协作。 2.帮助教师形成“双赢“的思维模式,改变“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式 在植物界,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与另

5、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这就是“共生效应“。教师之间合作得好也可以产生这种“共生效应“。作为校长,在鼓励教师竞争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双赢“的思维模式。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合作的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只有合作,大家才能共同进步和发展。二、充分肯定合作团队的自我领导的方式 校长要积极推进以民主的方式而不是强行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来产生教师合作团队的领导者。以民主方式产生的合作团队及其领导,在教师中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倍受教师们的支持,它可以使校长在开展相关工作或计划时事半功倍;也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使教师们各尽其才,各展其能。这种团队的民主的、自我领导的方式,与学校行政人员对

6、教师的教学督导方式相比,更易被一般教师所接受,它可以减少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直接摩擦和冲突,从而有助于学校形成和谐的合作气氛。所以,作为校长,应该积极、热情地提倡和推动以民主的方式产生教师合作团队的领导而不是搞行政命令。 三、构建教师合作的机制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间的合作潜力,最重要的是构建教师合作机制。这种机制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奋斗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合作形成的前提。教师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会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利益,并把合作组织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因此,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基础。目标统一,才能产生合力,才能使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以校长为首

7、的学校领导,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邀请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的近、远期目标总规划,让教师能看到学校的发展前途,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把这一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个人的教学、科研中去。 2.制定合理的合作制度 校长既是主持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领头人,同时也是制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核心。教师合作团队的制度和规则是在学校大的制度框架下产生的,所以,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合作团队的特点,邀请教师代表广泛参与,以民主的形式来共同制定教师合作的具体奖罚制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自觉地按照所制定的制度去行动,否则将会遭到部分教师的抵制。合作制度的确立是关系到教师合作能否成

8、功的大问题,也是影响教师合作生命力的大问题。另外,还要建立广泛的民主参与制度。在具体的合作活动中,应实行广泛的民主,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和协作。 3.构建和谐的竞争机制 教师之间的竞争只是手段,共同发展才是目的。竞争是暂时的、局部的,合作才是永恒的、全面的。校长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教师进行和谐竞争,有限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使竞争的双方、多方的经验得以互补,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要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和两败俱伤。 四、为教师合作搭建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有效、愉快地合作,作为校长,要积极地为教师的各种合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尽量减少来自学校行政方面的

9、硬性规定,不使合作成为教师的负担和压力。 教师之间的合作,往往会涉及两个或者更多的教师,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要给教师提供一个合理的时间以保证合作活动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学校还要尽可能给教师提供舒适的合作场所,使他们愉快地分享教学经验与资源,从交流与沟通中体验到快乐与帮助,进而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一般来说,教师合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人为合作;一是自然合作。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管理者,有责任为教师合作提供两类平台,即人为合作平台和自然合作平台。 1.铺设人为合作的平台 学校通过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官僚程序而增加教师相互讨论和学习的机会,就是一种人为合作形式。在教育

10、部组织的两次对新课程实验区的评估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教师合作的要求,即教师之间应有较多的沟通与交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等等。人为合作的重要性,在于体现一种组织导引的价值追求,旨在通过操作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培育教师自下而上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人为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鼓励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分享,协助教学改革中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实施。 人为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举办学术研讨会;请校外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在教师合作的过程中,如仅靠本校教师作为引导群体专业发展的主体,必定势单力薄。虽然教学一线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理论上的

11、积淀尚为不足,专业知识还较为欠缺。因此,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需要前沿的教育信息的引领,而专家的介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师与专家的合作,可以更好地革除彼此隔离而造成的重实践轻理论,或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弊病。所以,校长要高度重视为教师铺设专家走进学校的人为合作平台,促进教师与专家合作,互相沟通、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这样既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也让指导者在实践中得以启迪,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学校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加类似专家讲座的活动。 虽然人为合作对教师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它是在行政的干预下,教师屈于行政的压力而进行的“刻意的合作“、“表面的合作“。这种合作

12、关系不是自发的,不是自由选择的,是被迫的,是一种行政上的责任,是以实施他人命令为目的的。人为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之间自然合作的状态。因为,自然合作更能唤起教师的合作兴趣与热情,彼此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流畅、自然、随意,合作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所以,自然合作更值得提倡,更有针对性,更受教师的欢迎。 2.铺设自然合作的平台 哈格里夫斯(hargeaves)对教师的合作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刻意设计的同事合作“是以具有一套形式的、具体的官方程序为特征.诸如在特别提供的房间里进行的同事辅导、名师教学、联合计划等。这种合作导致教师之间不必要的接触迅速增加,还消耗了本来就不充足的时间。根据哈格里夫斯的

13、研究,真正的合作文化是深度的,个人的和持久的。它们不是按具体的方案或事件计量的。合作的文化由教师的日常工作组成,并以其为绝对中心。也就是说,只有当合作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事风格,成为自然状态下的教师的无意识习惯行为时,才形成了真正的合作。 通过自然合作平台开展的活动,不必强制教师人人参与,它仅仅是一种自愿参与的活动,通过这些平台来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例如英国的学校就建立有“commonroom“的教师沟通平台,它是教师用来交流的一个房间,在这个房间会放一些咖啡、茶、饼干、小吃等等。“commonroom“也可以说是教师休息的地方,教师可以随时到那里去,大家一边喝茶、咖啡,一起交流、沟通

14、。教师们会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彼此分享教学经验,在有意和无意中都会有所提高。 一般来说,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都胜于科研能力,而要提高教学效果,又必须重视科研,科研是教学发展的动力。对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来说,合作科研是良策。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科研合作伙伴、自由地参与教师们自己组织的科研活动。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探索,这要比单兵作战的效果好得多。教师的自然合作行动,更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既需要精神上的鼓励,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可以说,校长的支持,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合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合作的动力,从而使合作更具成效。目前,我国还有不少地区的办学条件还相当落后,还不能给教师的

15、交流、沟通提供舒适的环境,但是,作为校长,在主观上应该有为教师提供合作平台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为教师的合作提供时空保障,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享受合作代来的益处,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另外,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特别是校长要充分认识到,仅仅靠行政命令来要求教师进行“合作“,其效果远远不如教师自主合作所取得的效果。因此,校长要有意培养教师的自主合作意识,积极引领学校的人为合作文化逐步向自然合作文化过渡。11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教师学习一点阅读理论是必要的。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有两种不同的阅读理论对教学有启示。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教师学习一点阅读理论是必要的。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有两种不同的阅读理论对教学有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教师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识字教学方法,传统识字教学的精华是十分宝贵的,而是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用开放的态度继承成功的识字教学成果,创新字理识字教学的形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