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5292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长沙市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沙市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 沙 市 统 计 局 2006 年 3 月 7 日2005 年,长沙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构建和 谐社会,全市呈现出蓬勃发展、文明进步、安定和谐的崭新局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 效显著,呈现出快速增长、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一、 综 合2005 年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初步核算,全年长沙市生产总值(GDP) 为 15

2、19.9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4.9%,增幅比全国快 5.0 个百分点,比全省 快 3.3 个百分点。在 GDP 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2.59 亿元,同比增长 6.9%;第二产 业实现增加值 655.27 亿元,同比增长 18.5%,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 469.28 亿元,同比增长 1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752.04 亿元,同比增长 13.0%。在 GDP 增幅中,第一、二、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 0.5、7.9、6.5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3%、52.8%、43.9%。三次产业的比例为 7.4:43.1:49.5,与上年相比较,

3、一、三产业比重 分别降低 0.6 个百分点、0.7 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 1.3 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 达 23968 元,同比增加 3343 元,同比增长 13.9%;按 2005 年年平均汇率,人均 GDP 折合为 2926 美元。 “十五”期间 GDP 平均增长速度为 14.8%。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1.9,比上年的价格涨幅回落了 1.3 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分类指标中,同比上涨的有食品(价格上涨 4.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 0.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3.5%) 、居住(价格上涨 5.

4、6%)四大类;同比下降的有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 0.1%) 、衣 着(价格下降 3.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下降 1.5%) 、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 3.0%) 四大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100.4%,价格增幅比上年回落了 0.9 个百分点。生产投资价格总体水平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升 9.3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 5.96%。房地产市场价格运行平稳。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 升 2.9%,土地出让价格同比上升 6.2%,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上升 1.6%,物业管理价格同比 持平。劳动就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 358.81 万人,同比增加 2.78

5、 万人,其中城镇 就业人员达 126.48 万人,同比增加 2.07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8%。2005 年长沙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总量突破 1500 亿元;其二是工业和投资两大引擎继续强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二产业仍是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其三是消费品市场充满活力;其四是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 稳定增产;其五是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仍需进一步转变;工业化进程仍有待进一步加快,支撑经 济增长的大产业数量不多;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

6、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济外向度还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等。二、 农 业农业生产形势喜人。2005 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87.13 亿元,同比增长 7.0%,其中农业总产值 92.64 亿元,同比增长 6.9%;林业总产值 7.63 亿元,同比增长 3.9%; 牧业总产值 77.15 亿元,同比增长 7.7%;渔业总产值 7.60 亿元,同比增长 3.5%。粮食稳定增产,农产品生产全面升温。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 262.28 万吨,同比增长 4.1%;油料 3.08 万吨,同比增长 2.1%;棉花 0.1 万吨,同比增长 17.8%;糖料 0.67 万吨,同比增长 23.0

7、%;烟叶 2.16 万吨,同比增长 29.1%;茶叶 1.47 万吨,同比增长 27.0%;水 果 21.35 万吨,同比增长 5.3%;蔬菜 354.03 万吨,同比增长 1.5%。主要牧业、渔业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出栏肉猪 801.54 万头,同比增长 5.9%;肉类总产量 64.97 万吨,同比增长 7.0%;禽蛋产量 4.83 万吨,同比增长 0.8%;水 产品产量 10.42 万吨,同比增长 4.1%;牛奶产量 1.19 万吨,同比下降 28.1%。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 39.67 万公顷,同比增长 1.7%, 其中稻谷播种面积 34.43 万公顷,同

8、比增长 1.3%,优质稻种植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 为 65.4%;蔬菜种植面积为 11.79 万公顷,同比增长 0.4%;油料种植面积为 1.73 万公顷, 同比增长 4.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为 1.36 万公顷,同比下降 7.5%。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246.9 千公顷, 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业机械总动力达 330.65 万千瓦,同比增长 7.7%,农业机械总 值 17.77 亿元,同比增长 29.7%。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 5.13 万处,投入资金 10.70 亿元,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0.0 平方公里。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

9、6 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 面积 4.0 千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48 万吨,同比下降 1.2%。全市帮助 6.0 万人 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 1.24 万个。三、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2005 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 1300.62 亿元,同比增长 27.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955.13 亿元,同比增长 28.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 345.49 亿元,同比增长 15.2%。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320.73 亿元,同比增长 20.3%,对 GDP 增长贡献 率为 31.7%。按轻重工业分组,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1

10、59.55 亿元,同比增长 16.5%;重工业 完成增加值 161.18 亿元,同比增长 24.5%。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09.78 亿元,同比增长 7.5%;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7.81 亿元,同比增长 26.9%;股份 合作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5.44 亿元,同比增长 26.2%;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40.94 亿元,同比增长 3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41.89 亿元,同比 增长 23.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4.87 亿元,同比增长 32.1%。在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28.14

11、亿元,同比增长 35.0%。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43.23 亿元,同比增长 8.6%。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214.19 亿元,同比增长 1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出卷烟 631.34 亿支,同比增长 7.5%;服装 1886 万件,同 比增长 9.8%;化学农药 8622 吨,同比增长 7.7%;油漆 4.92 万吨,同比下降 6.1%;合成 洗涤剂 9.41 万吨,同比增长 16.0%;水泥 537.37 万吨,同比增长 15.2%;铝材 8.94 万吨, 同比增长 20.9%;起重设备 3164 吨,同比增长 10.5%;混凝土机械 3429 台,同比下降

12、 21.1%;汽车 6.18 万台,同比增长 25.9%;家用电冰箱 55.54 万台,同比下降 3.9%;彩色 显象管 690.93 万只,同比增长 5.5%。规模以上工业技术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取技术开发费 3.76 亿 元,同比增长 125.1%;完成新产品产值 149.60 亿元,同比增长 33.1%,新产品产值率达 15.7%;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 268.72 亿元,同比增长 9.6%,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28.1%。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59.85 亿元,同比增长 25.48%,其

13、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润 22.34 亿元,同比增长 40.9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 22.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 59.14%。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86.46%,同比提高 13.05 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 产率为 105589 元/人,同比增长 21.12%;总资产贡献率为 18.32%,同比提高 0.09 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9.48%,同比提高 0.21 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 1.77 次,同 比提高 0.13 次;资产负债率为 52.97%,同比下降 1.85 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7.88%, 同比下降 0.06 个

14、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 116.97%,同比提高 5.47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主要能源消耗增长水平远低于规模工业产出增长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消耗煤炭 195.53 万吨,同比增长 1.94%;消耗汽油 1.72 万吨,同比增长 3.77%;消耗柴 油 6.45 万吨,同比下降 21.51%。全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 42468 个,从业人员 33.0 万人,其中企业 6400 个,从业人员 21.48 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177 亿元,同比增长 14.37%;工业个体户 36068 户,从业人员 11.52 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168 亿元,同比增长 4.70%。建筑

15、业生产经营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 值 550 亿元,同比增长 25.6%;实现利税总额 19 亿元,同比增长 25.0%;房屋竣工面积 214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6.0%;房屋建筑竣工率为 39.0%。四、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5 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1.44 亿 元,同比增长 31.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791.17 亿元,同比增长 33.97%。在城镇固 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56.35 亿元,同比增长 46.04%,所占比重为 29.08%;更 新改造投资 123.87 亿元,同比

16、增长 30.65%,所占比重为 14.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536.9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4.13%;住宅销售额为 88.41 亿元,同比增长 9.00%。全年新增固定 资产 343.72 亿元,同比增长 15.2%。在投资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市城镇及以上固定资产 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4.62 亿元,同比增长 74.34%;第二产业 完成投资 177 亿元,同比增长 1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609.55 亿元,同比增长 42.54%。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带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 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 608.83 亿元,增长 42.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 到 69.1%,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重点工程为龙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年全 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137.15 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 15.6%,比上 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五、 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05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