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87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人民版 必修必修 2 2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案 人民版 必修 2(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交通和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通过掌握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状况,思考分析推动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

2、的必然性。 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和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西部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历史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 本课内容分为两目: 交通工具的更新 这一目的教学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

3、显著。这一切与城市乡村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1)人力车:也叫东洋车,因其传自日本,故名。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伴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人力车夫辛劳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地位难以维持温饱。(2)自行车:教师可以展示近现代自行车样式的图片,由学生来比较归纳自行车的发展情况。传入在 19 世纪中后期,仅限于宫廷所有;20 世纪初期,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绝大多数为公车;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3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1)电车:出现于 1906 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

4、统。(2)公共汽车:出现于 1924 年的上海,在解放前处于车少人多的状况。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成为城市交通的中枢。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谈一谈它与其他人力交通工具比较的优势。 4先进的交通工具。(1)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出现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5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邮政通信的发展。(1)发展开始时间和标志:1866 年海关试办邮政。(2)发展的四个阶段:第

5、二次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至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今。(3)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第一阶段邮政事业经历从试办到正式办理的过程,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初具规模;第二阶段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邮政工具的变革;第三阶段开创了邮电合一的新时代,独立发展;第四阶段崭新的历史阶段。 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出现标志-1877 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起步阶段特点-外商垄断对外电信交通;国民政府时期-收回部分电信主权,增开业务,技术与服务逐步提高。(2)电话:出现标志-1882 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建成电话交换所;民国时期发展特点-业务增多、设备更新

6、、服务范围与内容扩展;改革开放后特点-技术发展迅速,普及率增长迅速。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答案提示:包括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信件。 自我测评 1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

7、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下材料是 1865 年一 18

8、69 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各省将军督抚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们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材料略) 答案提示: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 评价: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官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也是符合其阶级立场的。对于官员来说,西方机器的引进必然破坏社会结构,造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这是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技术的传入,不会

9、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它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后,必将势不可挡,进而更加加速社会的变动。后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概括的能力。 评价方法 材料收集法、讨论法。 评价过程 提出讨论问题,谈谈自己对近代交通和通信变化的看法。学生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可以就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入手,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在限定时间内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评价。 评价总结 将学生的发言作记录,放入其个人档案袋。 东洋人力车输入,大受城市居民欢迎 1874 年 1 月 29 日, 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

10、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若不能家内自置一轿,则每苦逼于步行矣。今设二轮车,想于此类大为得便宜之举也。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天津试行土路火车 申报1872 年 9 月 30 日:天津新置土路火车已试演数次,甚为合用。先是于八月初七(9 月 9 日)试演,观者甚多,天津道宪亦在焉。演时将火车一辆于租界往来数次,乃以载货车一辆接连其后,又令华人五十人坐于火车内后行数次,观者皆称美。继又加载火车二辆,又绕行租界一转,遂将火车解去而令人满坐火车内

11、。车分上下二等,天津道宪与英领事坐其上等客位,其一切从人皆坐下等客位,车外四面则满载中西杂客,又周遍租界,毫无阻滞。天津道宪与众人及观者皆欣喜而散。次日,天津道宪致书英领事,其大意云:此火车之来中国,可谓创观,其制作亦可谓精美之至,至于行动一切均极便捷,甚为适用之物,但尚无称名,鄙意拟赠以佳号曰“利用“,未知有当尊意否云云。逾数日,火车又去游都市,则上面已标明“利用“二字焉。伏思此火车为初来中国之始,将来通行无滞,遍及四方,皆此车开其先也。 天津海关与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津海关开始的。中国历史上公开发行通用邮票-大龙邮票,是由津海关 1878 年

12、组织经营的。津海关就是天津海关的前身。 1878 年 3 月 23 日,奉总税务司赫德之命,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将海关邮政对社会开放,收寄华洋公众、商民百姓的邮件。开始是邮件寄件人到海关交费,海关造“邮资登记册“,并在邮件上加盖戳记,然后由海关或交华洋书信馆负责邮运。不久即深感手续繁杂,很不方便,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实行的贴邮票的办法省事。同年 6月 15 日,德璀琳致函上海海关造册处税务司夏德,“为了避免复杂的操作和账务处理“,提出“即请造册处给我们准备一批我们最迫切需要的邮票“。7 月份德璀琳收到首批五分银和三分银邮票,并在天津、北京发行。后来又增加了面值-分银邮票。 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体现了我国文化习惯。面值有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三种。由海关发行的第一套大龙邮票,对中国近代的邮政,特别是邮票的设计发行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