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865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讲讲稿婚姻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一般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为了结婚,结婚以恋爱为前提,而婚姻的形成产生家庭,家庭 以婚姻为基础。由于恋爱、婚姻、家庭三者的内在联系,人们习惯把恋爱婚姻问题和家庭 问题统称为婚姻家庭问题,但婚姻问题与家庭问题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侧重于男女两性 特别是夫妻关系问题,后者则关注包括孩子、老人在内的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必 须指出,当我们关注、研究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的时候,并不意味都会所有人的婚姻 和所有的家庭都出现了值得关注的严重问题,更不是说,天下不存在恩爱夫妻和幸福家庭。 而只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特定阶层和部分人群中,已经显现的婚姻家庭

2、问题及其社 会后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婚姻问题 宇宙有多浩瀚,两性关系就有多复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缔结婚约,走进婚姻的围 城,成为夫妻,从此,两个人的世界就开始出现交叉、重叠、兼容、磨合、摩擦、矛盾、 紧张、冲突甚至战争等现象,在剧烈变化的当代社会,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包括离婚率离婚率 攀升、婚外情,甚至同性恋在内的诸多婚姻问题攀升、婚外情,甚至同性恋在内的诸多婚姻问题,在我国都已经出现且有趋于严重之势。 离婚率上升。有关离婚率的统计,永远是一个模糊的数字。它一方面与结婚的人 数有关,另一方面,每天都在变化。此外,还有更难统计的所谓隐性离婚夫妻双方感 情已经破裂,在家庭内部分居,

3、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财产、孩子、手续麻烦、好面子、 不想叫人知道等,双方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离婚手续。据我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 年,中国 离婚对数为 34.1 万对,1990 年为 80 万对,2001 年为 121 万对,2003 年为 133.1 万对, 2005 年为 161.3 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离婚人数增加迅速。另据一 项不完全统计,在离婚人群中,因夫妻双方无法沟通、感情冷漠离婚的占 60%,由于第三 者的出现而离婚的占 20%,因性生活不和谐以及夫妻社会地位悬殊等原因离婚的占 20%。i 从总体上来看,离婚率的上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社会的进

4、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功能的精神层 面,对包括情感满足在内的婚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可以“凑合着过”的,现在就 不再容忍。其次,改革开放以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他们原先是 相对较低的离婚风险的农村人口,现在已经成为高离婚概率的城镇居民或游走在城市和农 村之间的边缘人。再次,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和协议离婚条例人性化取向的改革,结婚和离 婚手续的方便,离婚程序成本的降低,也使得一部分非理智的冲动型离婚变得非常容易。 又次,整个社会对离婚行为的理解、宽容甚至莫名其妙的艳羡,都诱导着许多人走向离婚。 此外,离婚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结婚太草率、志不同道不合、

5、家务矛盾纠缠、第三 者插足、性生活不协调或没有性生活、遭遇生活事件、寻求浪漫、生活变迁、妇女的自立 和解放,等等。 与结婚一样,离婚本应是一件普通、正常的事情,有人甚至认为,离婚离上升是社会 进步的一个标志和象征。但是,在中国“劝和不劝离”的传统婚姻文化里,离婚并不是什 么好事。事实上,过多的家庭破裂,的确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导致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经验的事实表明,孩子往往是男女婚姻破 裂的最大受害者。与此同时,离婚对当事人来说,也不可能是一段愉悦的人生经历,对在 婚姻的力量对比中相对弱势的一方,根本就是一场噩梦!离婚,不仅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财 产损失

6、,而且会使当事人及其亲人精神痛苦。 要解决离婚率上升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首先必须引导全社会成员,特别 是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适龄人群,要进行正确的恋爱观、婚 姻观和家庭观教育,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婚恋观,不可能正确处理好两性世界中的一系列问题。必要时,可以考虑开办专门的婚恋学校或在社区开设专业的培训班。 其次,要完善婚姻法中对离婚事件处理原则的可操作性,建构能够具体衡量和评估 “感情是否破裂”的量化指标体系,使那些玩感情游戏的人、恶意离婚的人受到应有的惩 处,付出必要的代价。与此同时,在保护正常离婚权利的同时,还要注意特别保护不正当 离婚的受害者,使之少受损

7、失,少付出代价。 再次,要尽可能地减少离婚给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应给由于家庭破裂而形成的 问题孩子以关爱和帮助,使之能够与别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健康成长。 婚外情。就人的感情而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它本身并不存在“内、 外”的问题。之所以把“情”分为婚内婚外,说明人的情感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表现, 是具有道德属性的。因此, “婚外情”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概念。一般来说,由于它的非道德 性,婚外情是一种比较隐秘的情感。当事人采取的惯常态度是:不张扬、不宣示、保持低 调、故作平静、对其他人不愿承认,他们有点像战争年代的特务或“地下工作者” 。婚外情 是一种非理性、相对猛烈的情

8、感,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愈是隐秘,就愈是激烈。这 种情感经不起岁月的磨难,一般很难保持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婚外情具有一定的复 杂性,它的初期,也是它的高潮期。随着激情的逐渐消退,婚外情的理性成分开始增加, 在它的中后期,问题和麻烦会接踵而来,当事人一般会深陷苦恼之中难以自拔,产生恐惧 感、疲劳感,欲罢不能,欲休不止,进亦忧,退亦忧,不知何时而乐耶!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外情这样一种社会现 也在发展变化,它开始从“地 下”走到“地上” ,日趋公开、半公开化。在某些特定的阶层、人群、时空、婚外情开始变 得时尚、前卫、令人羡慕,一些人甚至把“情人”当做自己的资本、能力、人生的成功,

9、公开炫耀,究其原因,是由于整个社会对婚外情的接纳程度大大提高,有些人并不对这样 一种不道德的情感进行谴责,反而互相交流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分享拥有“情人”的秘密。 由此形成了所谓婚外情的亚文化。婚外情没有性别的专属性,男性和女性具有同等的发生 概率。但是,从总体上说,雄性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进攻性和好色本能,在情爱模式上, 区别于女性,男性可以把情与爱分开实现,他们一般是婚外情事件的策动者和主体因素, 有的人甚至把对貌美女子的无限占有,作为他们人生的最高追求,包括财富在内的其他东 西,也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无论如何,婚外情是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它只能在道德所调节的领域和范围寻求解 决

10、之策。在一个正不压邪的病态社会,再怎么完善婚姻法、成立什么民间婚外情调查事务 所,捉奸取证、依法治理婚外情,再怎么控诉所谓的“第三者” ,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从整个社会来说,以转变党风为轴心,净化社会道德空气,就是在为婚外情问题的解 决,做着重要的优化道德环境的工作。必须重建真正的信仰体系。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 作恶从不忏悔,作恶成为习惯,许多人对社会中那么庸常的恶视而不见,丧失了最起码的 道德敏感,无不与没有真正的信仰有关。此外,褒奖楷模、弘扬正气,充实精神生活,大 力开展建设幸福家庭活动等,也不失为治理婚外情问题的具体办法。 同性恋。同性恋是指对同性所产生的性爱行为或感情。同性也可

11、以恋爱,同性恋 也要走入婚姻且要求婚姻合法化。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自然进化的格局和秩序以及人们对 两性关系的基本理解。据性学专家李银河的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同性恋者已超过 4000 万人, 可谓非常庞大。作为中国社会隐蔽的部落人群,他们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成为艾滋病、 各种性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却长期被主流社会所忽视,普通民众也视他们为令人恶心的 “变态一族” 。 同性恋行为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感悟方式,除了性倾向与大多数人不同以外,其他 方面与其他人并无不同。如果说同性恋行为有悖性道德、有伤风化,那也是违反自然之伦 理道德。其对社会公德和婚姻家庭道德危害肯定是极其有限的。再说,同性恋者的性公德和婚

12、姻家庭道德的危害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客观存在的同性恋现象,应该得到社会的宽 容、理解以及正确对待。至于这个人群还有哪些基本权利需要维护和保护,还需要进一步 的探讨和研究。 试婚。我们把以缔结婚姻为明确的目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基于口头或书面合 同契约的婚前同居行为,叫试婚。凡是没有结婚目的,或者虽然有结婚目的,但是没有口 头或书面协议的性行为,称为同居或婚前性行为。 一夜情。 独身。 2、家庭问题 家庭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元素、细胞和基本单元,所有的社会人都是“家庭人” 。在 一定意义上,家庭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的面貌,而且制约着国家一系列国 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目前共有 3.74

13、亿个家庭,它们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正 经历着时代风雨的冲刷和洗礼,承载着社会变迁的压力和重担。目前,我国家庭问题的主 要表现有: 独生子女现象。 家庭暴力。 空巢家庭。 丧子家庭。421 家庭。 代际关系失衡。 家庭危机和家庭破裂。家庭危机是指家庭深陷困境、矛盾重重,家庭成员,尤其 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的局面和状况,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危机、沟通交流危机和精神 危机。家庭破裂就是指夫妻离异和家庭解体。一般来说,家庭危机是家庭破裂的先期征兆 和预警信号。由于家庭这个私域世界的极端复杂性,可以断言,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家庭 和家庭生活,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家庭甚至在危机时刻和家庭面临解体之际,付出了 惨重的生命代价!也给社会制造了大量的难题和麻烦。因此,在我国兴办大量的、专门的 家庭学校,以教育人们学会化解家庭危机,掌握挽救濒死家庭的艺术和技巧,是十分必要 的。现在,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家庭生活导师” ,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总而言之,无论婚姻家庭问题多么复杂,有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应该铭记:婚姻美 满,家庭才能幸福,家庭幸福,社会才可能稳定和谐。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我们自己, 让我们珍惜生命!珍视婚姻!珍重家庭!i 环球时报记者联合报道:各国离婚率调查 , 投林 ,2006 年第 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