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514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对市场份额的贪婪,让中资保险公司穿上了魔力的红舞鞋,但是能力与速度的平衡往往需要高超的技巧,一旦失去平衡,巨人难免上演英雄气短的悲剧。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文/秦强 黄英 向睿作者简介:秦强,华泰财险重庆分公司营业总部副总经理黄英,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九龙坡支行行长助理向睿,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引子2005 年 7 月底,保监会向太平洋人寿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显示,太平洋人寿 2003 年资产有 715 亿元,负债却高达 741 亿元,净资产为-25.88 亿元;2004 年太平洋人寿的净资产依然为负值,存在 90 亿

2、元的偿付能力缺口。太平洋人寿的红牌警告并不意外。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太平洋人寿大举扩张,旗下拥有了 5000 个县级以上分支机构,但是相应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赢利能力稀释。其偿付能力不足正是其高速扩张之后的代价。无独有偶,前年 9 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也曾因为偿付能力严重不足,被保监会下发监管意见书;而新华人寿由于连续 3 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已被保监会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标准普尔的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寿险行业平均偿付能力只有大约33,若要达到 50的安全水平,至少需要再注入 100 亿元的资本金。偿付能力不足已经不是个案,是保险全行业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生大规

3、模的赔付,将直接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自然成为关系到国内保险业生死存亡的要害。现象是明摆着,但我们需要搞明白,为什么在保险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会出现这种危机行业生命安全的隐患?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这种行业现象?催生的蓝海“体制的转型直接催生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蓝海市场,但是政策性的行业准入又让各路诸侯望洋兴叹,在蠢蠢欲动的窥视中准备这一饕餮大餐的开场。 ”应该说,保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在计划体制时期,国家大包大揽了企业、个人的生老病死,保险职能弱化。虽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保障网络,但由于这张网是国家计划体制下的孪生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已经尾大不掉。国家计划保障体系的逐步推出和市

4、场保险体系的逐步建立,为中国的保险奠定了快速起步的基础:1980 年以后,中国商业保险业开始恢复,前十年以平均速度增长为 44.9%;19912003 年仍然保持了30%的速度增长,保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保险业尚处于市场进化的初级阶段,险种和机构设计都是模仿和照搬西方的一套;政府的指导逻辑也是通过保险市场化,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分级管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因此,这种思维从一开始就和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有着颇深的渊源。因此,恢复时期的保险,主要品种集中在财险方面,并且基本上集中在汽车险为主,而人民群众所需的各类财产险和责任险非常少(责任险占财险的比重才 4%

5、) 。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启动,寿险和财险方才慢慢分离;人寿保险虽然迟到,但在后期发展势头惊人。尤其是最近四、五年,其增长速度远高于产险。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从 1985 年的 4.41 亿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3228.24 亿元,增长了 732.03 倍,年均增长 36.6%;大大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速度。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由 1985 年的 16.9%上升到 2004 年的 74.76%。这种爆发性巨量增长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寿险增长的背景是建立在中国比较系统的福利体系,和全民经济概念较弱的环境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过去多年实行的社会

6、福利体制的惯性逐渐淡化,大部分人依赖“国家”养老送终的心理逐渐回归本位,几方面力量的作用凸现了一片崭新的蓝海市场。失衡的跷跷板华尔街有一句话评价银行业, “你要想知道哪一家银行会出问题,就看哪一家银行扩张得最快。 ”这句话对于保险业有着同样的借鉴意义。面对这样一片金灿灿的蓝海宝藏,难免不让人欣喜若狂;吸引了各路诸侯窥视这一饕餮大餐。但是,国家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对保险行业必然是逐步放开的过程,所以,面对蓝海的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大把掘金。 因此,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结构是:中资保险公司虽然数量多,但集中度高。这种市场的高度集中并非是竞争的产物,而是行业垄断的结果。仅中保人寿、中保财产、太平洋保险和

7、平安保险四家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 90%,四个行业巨头中又属中保人寿和中保财产两家占有绝对优势,目前达到 79.71%的市场份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中,如英国前五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总计只有 38%。并且,从保险行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根据大数法则,保险标的数量足够大才能够有效分散风险,而且标的越多,风险越容易分散;保险公司对未来风险的预测与风险发生的实际状况也越接近,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也就越有保障。这种规模经济效应的驱使,自然使得对速度和扩张的追求成为保险公司最容易接受的经营目标。 但这种过分追求保费规模的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留下了种种隐患:一些保险公司

8、放松承保条件,为了搞大资产(资源)规模,忙于闷头圈钱而不怕寅吃卯粮,致使偿付能力下降,潜在风险积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资保险在推销业务时已经偏离了保障的轨道,慢慢地走上了储蓄理财的市场轨迹,通过现金分红和避税来吸引投保;2005 年 110 月,全国人寿保险保费收入 355.1 亿元,其中寿险普通型产品 26.3 亿元,分红产品 297.9 亿元,投资连接产品保费 5.7亿元,万能寿险 25.1 亿元,健康险 28.3 亿元,意外险 4.4 亿元,分红产品占寿险公司总保费已经告到 76.8%,除了帮助客户抵御风险之外,还过多地承担了为投保客户赚钱打工的责任和义务,纯属自讨苦吃。这种危机是隐性

9、的,沉重的利率差损对企业的健康带来了痛苦的伤害。1997 年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就曾引发了中资保险公司销售高预定利率保单的狂潮;而外资公司在其业务受到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依旧坚持不调高预定利率,这都是对风险的充分认识和估计。更多保险公司热衷于抢占市场规模,而忽视精算、核保、核赔、法律、管理及其销售等环节的基础积累。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获准开设超过 100 个中心支公司,新设了多家分公司和 200 余家营销服务部,但直接后果是资本充足率由 27.54%下降到 11.35%,市场份额分别从 57.05%和 28.10%下降到 53.82%和 19.56%。增员而不增效的现象存在明显差异,太平洋寿险公司的

10、个人代理人均首年保费增加额从 4.3 万元下降到 2.32 万元。而从产品设计来看,各保险公司均青睐“模仿”战略,导致保险产品雷同,市场混乱无序竞争,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价格战已成了不得已的选择赢得了暂时的规模,就只能再一次牺牲效益。比如,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住院费用补偿和住院津贴等,市场有极大需求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和专项医疗保险等险种基本是空白;人身险的品种也不适应人的多样化的需求。 一切都证明中国寿险市场是一个急剧扩张的馅饼,并且皮薄馅厚,国资保险企业的能力与市场的巨大需求形成不相平衡的跷跷板。而太平洋人寿的危机预警,则不过是这种隐患的暴露;潜

11、伏在水面下的冰山,不仅体积庞大,而且更加错综复杂。几家欢乐几家愁市场是相似的,但是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打算,因此也有了不同的归属和结局。正像一句话中所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现代保险业不仅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且具有极强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作用。后一点,在我国宏观融资渠道不畅的背景下,对各路诸侯自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有了这些现金流,就可以拿去投资,可以使资金周转更加快捷。 ”因此,国有资本、不甘寂寞的民营资本,乃至虎视眈眈的外资巨头都不甘寂寞,纷纷争抢保险行业,直接导致了幕后投资者的多元化,寿险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最热的焦点。 。但是,各个不同身份的利益主

12、体其竞争逻辑各有千秋:1 盲人摸象的国企冲动国有资本自然是寿险的主角从招商局与工商银行合资设立平安保险以来,每一家中资寿险公司中几乎都能看见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子,而在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中方股东绝大多数都是此类企业。尽管数亿元的投资对于这些国有大企业来说算不上大数目,但直到目前,并没有多少企业从对寿险公司的投资中获取收益。真正吸引国企进入保险行业,不过是一种跨越实业和金融两极的渴望。应该这样说,中国企业渴望做大做强的心理已经压抑很久。有了金融杠杆的支持,就可以将企业的资源发挥得凌厉尽致,昔日的德隆、健力宝,现在的海南航空、世界 500 强企业中的通用电气,都是跨越两极的经典。虽

13、然有成有败,但这种渴望却如同伊甸园的苹果一样,对企业具有先天的诱惑。但是,这种冲动显然具有一种理想化的冲动,而对未来的风险想象不足。对于目前众多通过合资介入寿险领域的企业来说,基本上都是5050 的股权结构。现行的规定是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 50,而合资寿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额都不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寿险公司业务扩张到一定规模,增资扩股是必然的选择。这对国际性金融集团并非难事;但对并未将寿险作为主业的大多数中方企业而言,不断增资是一种现实的财务压力,很可能尚未见到收益便已不堪重负了。而一旦中方企业因无法追加资本金而抽身,等于白白为外资搭建了拓展中国市场的平台,自身却毫无收益。2 各怀鬼胎的民营

14、资本寿险公司最有诱惑力的不仅是长期的获利,充裕的现金流和跑马圈地的幻想才是真正的诱惑所在。在中国融资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寿险公司就等同于拥有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比从银行贷款成本要低得多。从东方集团、中国泛海、大连实德等知名大鳄,到极为低调的合升实业、武新实业等,都是各怀鬼胎先后进入。“道不合不相与谋” ,投机心理的联姻难免酿就悲剧。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寿险公司很容易受到大股东的控制,从而挪用、占用资金,甚至掏空,开业不久便停业的东方人寿就上演了这一幕。成立于 2001 年末的东方人寿注册资本 8 亿元,而由德隆系控制的几家企业天山股份、重庆实业和湘火炬合计持有其 1

15、8.75的股份,实现了实际控制。随着德隆危机的日益深入,东方人寿也难免被殃及。另一动机,则是因为国家对保险开放的一些限制,政策规定外资只能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寿险市场。自然,这种先期通过跑马圈地获取议价能力,然后再卖给外资也是一种“养猪”的获利策略。3 虎视眈眈的外(合)资企业中国的保险业,虽然还是一个初期阶段,但是潜力非常大,这就是外国保险业对中国关注的原因。一段时期以来,外国的一些总统总理到中国来访问,我们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出访,都会谈及保险业准入这个话题。 让这些高层感兴趣的是,被称为最后一块商业处女地和利润来源地的中国保险业,这几年发展迅猛,2003 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 4000亿元,

16、可运用资金总额达 8000 亿元,保险业总资产将近 10000 亿元,三项增速都在 30%以上。而纵观国内现有的少数寡头垄断型结构,无一不是通过历史上特殊政策的扶持而得不到竞争所形成的。有雄厚的资本金后盾再加上对保险的精深理解,外资对中国信心十足,于是开始了集体登陆。1992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 ,拉开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军中国的序幕。限于政策的规定,外资进入中国只限于一些特定的区域,并且只能以股份制合资或者参股的方式参与中国保险市场竞争,因此,那些已经拿到牌照但经营绩效较差的保险公司就成为“过河的桥梁” ,也成了进入这个市场必须承担的包袱。出路何在?中国企业都渴望快速出人头地,但是这种冲动往往以巨大的失误为代价。为了快速的拓展,大多依靠人海战术,竭力在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中间人佣金方面不惜血本展开原始性的争夺,一方面造成了费用支出的非合理增大,一方面则因承保质量的下降而造成了承保利润的日益下滑,更重要的是导致战略偏移既定的目标方向,直接导致核心能力的弱化。他们无一例外地信奉“先圈地,再精耕细作”的格言。但事实是圈地做到了,精耕却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