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24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切实加强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建立防治 腐败新机制贾 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重要精神,审计机关立足本职,积极探索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所谓的审计人员廉政风险,指审计人员在行使审计权的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而产生腐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这种可能性的发生而建立的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的防治腐败新机制。近年来,合水县审计局在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充分吸收了其他审计机关的经验,从本局工作实际出发,全面深入查找审计人员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制定相应

2、的防控措施,并结合现有的廉政工作机制,突出制度执行力。 一、合水县审计局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注重组织教育,着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合水县审计局专门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纪检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通过深化审计人员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审计人员充分全面了解廉政风险防控的基本内涵、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和工作方法,认识到审计机关实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性,自觉做到识别风险在工作之前,防范意识在行动之前,约束行为在审计之前,为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针对性管理,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 只有找准风险点,才能有针对性

3、地制定防控措施,开展防控工作。将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活动各个环节中,容易诱发腐败的节点称为风险点,根据诱发原因的不同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两类。针对审计权的运作特点,逐一查找各个审计环节的风险点,并延伸到审计事务各项工作。在具体查找风险点过程中首先由审计干部先行查找风险点,集体点评,领导审核,审核结束之后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查找方式。 (三)注重管理科学化,客观评定风险等级 合水县审计局通过两条途径实现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科学化管理:一是客观评定各类风险点的等级。廉政风险对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可能发生的概率、造成的危害程度即风险的大小会有所不同,据此,要

4、求全局干部在查找风险点时根据自身情况对风险点等级进行自评,核时由领导再行评估,将廉政风险分为一、二共两个等级。二是确定监控责任人。局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审计干部本人为直接责任人。 (四)更新防控管理理念,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合水县审计局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过程中,积极引入“过程”和“质量”管理理念,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制定思想道德风险防控措施和岗位职责风险防控措施。 一是“过程”管理确保程序合法畅通。根据风险情形做好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 。前期预防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中期监控主要是对各岗位制度机制落实、权力

5、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后期处置主要是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及时纠错和提醒,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的腐败问题发生。 二是“质量”管理确保实体公正。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中之重。提出防范的要点,明确目标责任;在审计环节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纳入考核环节;然后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修正风险内容,完善防控措施。 (五)整合廉政管理资源,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合水县审计局为保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切实有效运行,充分利用现行的廉政管理资源,注重将该机制与原有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一是与相关制度有机结合。在具体工作

6、中突出防控重点环节,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发挥相关制度的作用,并把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列入廉政管理的日常内容,形成一个长效的廉政管理机制,使两项工作达到“两结合、两促进”的效果。 二是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和重点内容予以分解、量化、纳入考核体系中,并在考核办法中加大了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 三是与审计公开制度有机结合。与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紧密结合,主动接受人大、政府、社会各界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设立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多渠道全方位接受监督,使审计权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假公济私、监督不公等廉政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利用外部监督制约,逐步完善廉

7、政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 四是与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为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拟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问责制度,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依法有序的原则,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及时化解廉政风险;不断探索和完善责任追究措施。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 合水县审计局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做法,有力促进了审计队伍廉洁公正审计水平,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使干部清楚

8、地认识到自身在履行岗位职责、开展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类廉政风险;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示岗位风险,实行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使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保障履职安全,促进了干部廉洁公正审计。提高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守纪意识。 (二)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的紧密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把反腐倡廉要求体现到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各个环节中,通过查找、分析岗位履职和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防控,将反腐倡廉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使各项业务工作的流程设计、制度安排、权力配置等要素既符合高效、快捷要求,有利于审计,又考虑到制约、监督,将风险防控落实到岗位,具体到人,细化到环节,全员参与,人人监督,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工作机制,有利于风险防控。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条线”问题,实现两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三)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合力。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我们通过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有效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合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益尝试,必将对审计队伍建设起到深远的影响,但又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任务。必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为促进公正廉洁审计、促进各项审计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制度机制上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