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18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四川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届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届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A.绯闻(fi) 说服(shu) 亲家母(qng) 混水摸鱼(hn)B.信笺(jin) 强调(qing) 间奏曲(jin) 解甲归田(ji)C.剽窃(pio) 尽管(jn) 软着陆(zho) 唯唯诺诺(wi)D.档次(dng) 盥洗(gun) 电饭煲(bo) 汗流浃背(ji)【解析】A 混水摸鱼(hn)C 软着陆(zhu)D 档次(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上阕 老俩口 察言观

2、色 貌合神离 B寥阔 莫须有 全神贯注 春光融融C提纲 绿茵场 死心塌地 竭泽而渔 D糟蹋 号码簿 各自为阵 颠扑不破【解析】A 俩两 B 阔廓 D 阵政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A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B改革开放 30 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年青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C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D.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以便我们渡过难关。【解析】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 ,如“终生大事” “终身教育” 。 “终生”:一生(多指事业) ,如“奋斗终身” “终生难忘

3、” 。B“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 “年轻”:(1)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2)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此处是指相对年轻,应用“年轻” 。C“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此句中与“没想到”重复。D“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此处望文生义,将“抬手“理解为了请别人帮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拓宽了诗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诗的表现技巧,对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C “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

4、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Ww.kao8.c【解析】B配搭不当, “创造的”应为“创造了”;C句式杂糅,不合逻辑, “抵制” “防范”都是表否定态度的词语,可改为“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或“自觉增强对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D 介词滥用,去掉“由于” ;或语意重复,保留“由于” ,去掉“导致” ;。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文明的多样性是

5、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构建了不同的社会。在文明初启之时,世界蒙昧,很少对话和交流,因此,各种文明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至今世界上存在许多文明体系,共处在一个地球上,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等。多元文明的并存和差异是历史形成的,是客观存在。正是文明的差异显示了世界的丰富斑斓,精彩纷呈。失去了差异,世界就会变成简单的同一,就会走向僵化和寂灭。但是,文明的差异也会导致摩擦,冲撞,对抗,以至战争。自古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文明的隔阂对立引发了无数次战争,毁灭了大量的生命和财富,造成了人类的悲剧。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速拉近了

6、各个国家和各种文明的距离,文明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越来越频繁。异质文明之间由于彼此不熟悉不理解,不能相互适应,就会产生矛盾和冲撞。人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并存的多元文明,将决定世界的未来:是通过文明对话,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还是坚持冷战思维,猜疑、歧视、挤压其他民族,最后爆发战争?令人欣慰的是,多元文明的对话正在全世界人民中成为强烈的共识。各国的领袖和人民大众应该推动文明对话的趋势,使各国人民之间有更深的相互理解、更多的相互宽容、更好的相互学习,使得构建和谐世界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和谐世界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多元文明固然有其差异性,但也有其同一性。文明不同于野蛮,它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

7、中凝聚的历史智慧和美好理想。各种文明的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西方文明中的“博爱” ,中国文明中的“泛爱众” ;佛教文明中的“慈悲为怀” ,伊斯兰教义中说, “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 ,都证明了各种文明中的这些核心内容可以联结,可以相通,可以携手共进。多元文明既是互异的,又是趋同的,实现文明对话,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谓和谐世界,至少有以下几点内容:维护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通过对话解决矛盾,不采取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世界各国应平等相待,反对大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经济上相互合作,互利双赢;承认和鼓励多元文明的共存,

8、每个国家都有维护发展自己文明的权力,每种文明都有值得学习和欣赏的精华;追求天人合一,即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文明强调“和谐” ,“和谐”的本质是理解、包容、尊重,是和睦共处,和而不同。今天的中国已经和世界连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中国的复兴离不开世界的帮助。世界的稳定、繁荣也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人民真诚愿意通过文明对话,将一个开放的、和平的、友好的中国展示给世界。5.下列关于“文明多样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世界各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区,因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构建了不同的社会。B.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主要是由于文明的隔阂而引起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的悲

9、剧。C.文明的差异性显示了世界的丰富斑斓,若失去了差异,世界就会走向僵化和寂灭。D.在文明初启之时,世界蒙昧,加上缺少对话和交流,各种文明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解析】 “主要”原文无据,原文第二段中还提到有“经济利益的冲突” 。6.根据原文,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拉近了各个国家和各种文明的距离。B.多元文明的趋同性,为人类实现文明对话,避免对抗和战争提供了现实可能性。C.不同的文明虽然有其差异性,但其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D.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多元文明的对话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解析】第三段中提到“多元文明

10、的对话正在全世界人民中成为强烈的共识” ,把未然说成已然。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A.异质文明之间由于彼此不熟悉不理解,不能相互适应,就会产生矛盾和冲撞,所以维护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不能采取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B.文明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凝聚的历史智慧和美好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人类的文明程度达到一个高度,就不会发生对抗和战争。C.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各民族和睦共处,追求各宗教间的和而不同,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世界的最高目标。D.在中华文明强调相互理解、包容、尊重等和谐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凡事总是讲究一个“和”字, “和气生财” “以和

11、为贵” “家和万事兴”【解析】A.推断绝对 B.强加因果 C.内容概括不全,见文章第五段。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已为乡邦所推重。延祐初,诏以科第取士,有劝其就试者,赡思笑而不应。泰定三年,诏以遗逸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倒剌沙柄国,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倒剌沙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戚里有执政陕西行省者,恣为非道,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

12、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远藩为之震悚。三年,除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即按问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赃罪,浙右郡县,无敢为贪墨者。复以浙右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谓道人、道民、行童者,类皆渎常伦,隐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嘉兴一路,为数已二千七百,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庶以少宽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为令。赡思历官台宪,所至以理冤泽物为己任,平反大辟之狱,先后甚众,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有妇宋娥者,与邻人通,邻人谓娥曰:“我将杀而夫。 ”娥曰:“张子文行且杀之。 ”明日,夫果死,迹盗数日,娥始以张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为非

13、共杀,且既经赦宥,宜释之。赡思曰:“张子文以为娥固许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枢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 ”赡思曰:“是谓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种阴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其审刑当罪多类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谥曰文孝。(节选自元史卷一九 O)【注】遗逸:指遗才。契勘:查证。大辟:死刑。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时倒剌沙柄国 柄:执掌B俾供王赋 俾:使、让C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 狱:案件D夫果死,迹盗数日 迹:踪迹【解析】迹:追踪、追捕。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4、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A西域人多附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B按省臣之不法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张子文行且杀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以:来,表目的连词/因而、以致表结果的连词 A 焉:他,代词 B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D且:将,副词。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赡思淡泊功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劝其就试”,他只是笑笑而已。赡思不攀附权贵,当时擅权的倒剌沙多次让人去请他,他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B赡思自幼好学,九岁时已能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二十岁左右,师从名儒王思廉,博览群书,并付之实践;所以,他

15、虽然还年轻,但已名著乡里。C赡思为政正直,为整顿吏制作了许多具体工作;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以伸冤昭雪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狱, “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D赡思体察民情。他曾到嘉兴深入调查,发现逃避官府徭役的达二千七百人之多,于是建议将他们遣返乡里,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解析】 “宋娥案”不是平反冤狱,是处理刑狱定罪得当的案例。 第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四、 (23 分)11把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 (5 分)(2)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

16、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5 分)【解析】 (1) (5 分)赡思揭发他的罪行并要追究责任,那人就离开职守连夜逃走,刚巧皇帝有令,可以不追究此人,但赡思还是杖责了那人的亲信。 (译出大意给 2 分, “按” “会” “私人” ,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 (5 分)这说明宋娥与张是同谋,宋娥估计不能隐瞒到底,所以才揭发出来了,这怎么可以赦免释放呢?(译出大意给 2 分, “是”“隐” “发” ,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参考译文:赡思字得之,他的祖先是大食国人。赡思九岁时,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到二十岁左右时,他的学业得到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的指导,由此得以阅读大量图书,并付之实践,这些全是扎实有用的学问,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为大家所推崇器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通过考试录用人才,有人便劝赡思去应试,而赡思只是笑笑而已。泰定三年,皇帝因征问遗才将他诏至上都,在龙虎台见了皇帝,皇上对他礼遇极厚。当时倒剌沙主持国务,许多西域人都依附于他,而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