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152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大伟成稿)100(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教师成长促教师成长 引源头活水引源头活水学院附小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学院附小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葫芦岛市学院附小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基地,全国红旗大队、辽宁省双语教学先进单位、省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2010 年,又先后荣获首批“辽宁省生命教育先进校”和“奥林匹克华罗庚金杯荣誉学校”两项殊荣。学院附小的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葫芦岛市中小学的“示范学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着力打造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

2、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党的几代领导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问题:毛泽东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邓小平人才观的主要特色是尊重事实尊重人才;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精髓是科教兴国创新为本;胡锦涛旗帜鲜明的提出以人为本,人才强国。这样看来,几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学院附小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积极促进教师的全员成长,近年来的飞跃发展,验证了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育上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令人称道的成绩。感悟教育的幸福家园感悟教育的幸福家园葫芦岛学院附小创办于 1993 年,位于龙港区莲花小区。我校的前身是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子弟学校,2000 年 11 月

3、份归属地方成为市教育局唯一直属学校。由建校初的学生不足 800 人发展到现在的 2000 余人,教师接近百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1 人,本科学历 29人,专科学历 44 人。中学高级教师 15 人,小学高级教师 47 人,国家级骨干 1 人,省级骨干 11 人,市级骨干 9 人,省市学科带头人 2名,全校教师平均年龄 35 岁,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更是一支需要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的队伍,同时也给学校创造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能。学校在几任校长的辛勤耕耘下,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从中有过发展的无奈、有过痛苦的思索、有过辉煌的喜悦2005 年 9 月,以杜禹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老校长

4、好的做法,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勾画出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的良好愿景-一、让校园如阳光般灿烂让校园如阳光般灿烂。市政府、教育局领导对学校基础建设工程十分重视,葫芦岛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多次亲自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学校调研,听取学校汇报并现场指导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进行大幅度改造,使校园面貌和教育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2007 年 7 月,在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开始了对校门、操场的改造,铺设了全市首家 400 米塑胶学生专用跑道和天然草坪足球场地。2010 年 8 月又对原有的教学楼的进行综合装修,对各种线路进行改造、楼道走廊铺设精美壁砖、吊顶等,保证学生有

5、一个较舒适、安全、优美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对实验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厅进行了全面改造,投入资金达百万元,配置班级现代化黑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班级教师都享有课上演示操作台,这一切使学校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利用校园改造的契机,在科学合理调配教师办公室布局的基础上,为每位教师配置办公桌椅、更衣柜,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 根据学校统筹安排统达到了人手一机,校园网不断升级,建起了学校自己的网站,教室和专用教室实现 100%多媒体化。办公室安装了 IC 卡专用电话机,教学楼周围都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现在的校园每当春暖花开,绿草如茵,鲜花争妍,树木芬芳。操场百鸟园旁孩子们与动物和谐相

6、处,楼道里那一句句充满哲理的阳光心语,使你仿佛置身于一个阳光的家园。在这样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幸福的,所有这些都为学校着力打造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把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搭建教师的成长舞台搭建教师的成长舞台二、二、 让教师绽放生命的光彩。让教师绽放生命的光彩。(一)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干部培训上,注重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几年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队伍逐渐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干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干部例会制、理论学习制、岗位责任制,制定并实行学院附小干部工作职责;注重干部队伍的培训。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100%的干部参加过市级以

7、上组织的专业培训。学校还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走出本市,面向全省、放眼全国,脚步遍布京津、江浙、中原各市。2008 年,杜校长带领主抓学校管理的多位干部走进北京、天津名校考查学习,将兄弟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实践于本校,从此“日清周结”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登上了学校管理的舞台;不断增强干部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树立校长、干部要服务一线教师、服务学生的服务理念。 学校要求干部要具备“三个意识”,即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发展改革的创新意识和争创一流的领先意识;“三个品质”即善于共事的合作品质、终生追求的学习品质和培养新秀的人梯品质。还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模范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表

8、率,有奉献品德,有实干与苦干精神,懂业务、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当好内行领导。每个学期的周五下午校长都亲自组织领导干部进行读书交流汇报会,谈人生,谈事业,说工作,说感想,在读书中进一步锤炼干部队伍过硬的管理技能,同时也加速了干部队伍的专业发展。(二)教师队伍的建设。1、唤起教师自我发展的热情。教师要发展,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本身是否“想发展”。教师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要使教师产生内驱力,必须使教师热爱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要唤起教师自我发展的热情。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刚柔相济,侧重于柔”的管理模式。(1)尊重与信任。新的学期伊始,由于学生数量陡增,需要新的班主任加入。

9、学校领导商量确定几个人选,可是找他们谈话时,却出现了为难情绪,害怕自己教不好,影响学校声誉,其他老师也存在这种忧虑。领导通过调查了解,这些教师是有潜力可挖的,最后还是让他们走上了班主任岗位,安排工作后,学校坚持对这些教师做好思想和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给予“压力”。当他们完成任务取得成绩时,及时肯定、表扬,强化其成就动机。现在他们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得心应手,成了科任教师转型班主任岗位的成功范例。尊敬和信任让这些教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还成了年级组的骨干。(2)实施激励策略。激励,可以激发人们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目标激励。2005 年,杜校长上任后,我们

10、就制定出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在校门正墙上镌刻着“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的工作训言。教师们目睹自己所处的学校环境如此的惬意,办学条件如此的先进,加上我们提出的目标如此的振奋人心,都产生了荣誉感和向心力,都以“我是附小一份子”而骄傲和自豪。赏识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多看到下属的好,少指责教职工的错,这是学校领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利用每周工作简报或学校网站及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和肯定。甲流期间,陈永强老师主动承担起每天一遍的喷药消毒工作,一直坚持一个多月的时间,还积极联系医院为学校免费发放一次性医用手套,校长便在全体教师大

11、会上给予表扬;同时学校还在教师中间设立“好建议,金点子”奖,奖励为学校出谋划策的老师,学期末在全体教师中评选出“特殊贡献奖”。每当教师节来临或某项比赛取得好的成绩,或年终评选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领导都会亲自为他发放一套精美的图书作为奖赏,由于赏识策略运用得当,教师们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工作。参与激励。学校制定重大的规划、目标、管理制度之前,从尊重教师的情感出发,广泛的征求、采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在教代会期间,不少老师提议学生值周弊处多,经过论证学校取消了值周制度,换而改之的是更为教师接受的“大年级组区域管理制度”。此外,还通过

12、工会及时将教师中存在的困惑、不解及时反映到学校,进一步激发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情感激励。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则又是管人心。学校收集了全校教师的生日,并联系定点花店,购买了生日贺卡,写上温馨的生日祝福,并由校长亲笔签名,在教师生日当天送到教师手中,为教师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生日送鲜花,送去的不是鲜花,是爱或祝福。元旦来临,学校领导都会在新年贺卡上写上温馨的语言送给教师及其家属,联欢会上,采访教师家人送上对教育的美好祝愿,制成光盘在茶话会上播放,深情话语响彻耳旁;“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的厨艺我做主”,既是比赛,更是团队和谐的写照,学校领导品尝着教师们自己做的饭

13、菜,逐桌给教职工带去慰问和节日的祝福,让全体教职工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的浓浓关爱。2、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师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这需要一个终身持续进修、提高的过程,教师要获得发展,必须要加强在职的学习与培训。(1)教师读书,让心灵诗意地飞翔。校长带头学习。校长爱读书,读书是他的习惯。几年看来,杜校长带头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参加了全市“骨干校长培训班”学习,坚持网上学员培训,研究生班函授学习,还应邀到葫芦岛市、辽阳市进修学院讲学,亲自指导徒弟谢迎峰老师参加青海省骨干教师培训;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校长亲自组织教师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我的课堂我思考”,还经常性的走进课堂和孩子们

14、在一起交流,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50 节,甚至亲自走上讲台为学生上课;日本访问归来给孩子们进行“我眼中的日本印象”专题讲座,让孩子们受益匪浅,校园文化建设也要倾听师生们的心声。校长的著作上好一堂课的 22 个关键要素、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新教师走进课堂、新课标怎么教、新课程怎样学分别由光明日报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发表;通过学习校长引进高效阅读与作文学评的先进成果,在全校 36 个教学班进行实验,效果显著,他带出了国内、省内知名的青年教师解迎峰、张素贤,学校教师队伍中更是人才辈出,20 余人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奖,多名教师在全国、省、市讲学、上观摩课。正是由

15、于校长卓越的工作业绩,不久前喜获辽宁省“五一奖章”和“辽宁省十佳中小学校长”殊荣。通过读书学习,校长把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教师从校长身上收到了极大地感染,内心产生无限的向上欲望,并在潜移默化中,跟随校长一起走进书的海洋。积极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一是创造阅读条件,鼓励教师多读教育专著。学校开放学校图书馆,设立教师阅览室;每学期都为教师新增订几十种教育报刊杂志;购买并赠送教育专著,每当新教师到校,学校就会赠送做最好的教师和新教师一百个新建议,假期又给每位教师赠送了李镇西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一书,同时让老师观看教育光盘,学会教育礼仪,那一个个浸润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教育者

16、的心灵!二是营造读写氛围,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每次赠送教育专著后,学校都要求老师认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一万字,学校管理人员专门组织评委进行审阅,从中选出的优秀笔记进行全校交流。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教师基本功展示。学校有计划地开设了教师论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交流的平台,今年刚刚进行完不久的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现场演讲比赛,全校老师积极参与,演讲内容真实感人,述说精彩教育故事,展示教坛华彩乐章。四是学校在硬件上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随时供教师查阅教育信息,提供教育资讯,开设班级教育博客,进行网上交流。3、狠抓骨干教师锤炼成长。以打造“名师”为根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扬鞭策马。为了真正唤醒全体教师的工作热忱,学校始终坚持把打造好教育教学骨干队伍放在首位。通过广泛交流观察发现人才,凭借教学实绩挑选人才,立足日常工作考察人才,努力形成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人才氛围,多方树立才高为范的教育风气。突出骨干教师培训,走出去,请进来。人才是兴校之源,师资是立校之本。我们学校有近 100 名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