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11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十六大精神对企业新在何处?这是本次会议中广受好评的精彩演讲之一。它不只是分析了我们企业界最想了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分析得清晰、透彻。它告诉我们政企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这就便于企业摆正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国有企业。我认为“十六大”报告中,针对我们企业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述,就是关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应该说这一次论述,在党的历次报告中论及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是论述最多的一次。因此,通过“十六大”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央已经意识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十六大十六大”后政企新关系的十大特征后政企新关系的十大特征 我们在座的有国有企业的老

2、总,你们可以查一下我们以往的党的会议报告就会发现:本次“十六大”报告是第一次没有把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标题提出来,而是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从更高的层次来考虑企业的问题,也就是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关系。那么未来我们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怎么重新界定?我理解“十六大”报告里面,有关未来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有十大要点:第一, 政府不再作为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不是政府,政府要退出资源配置的主角,未来资源配置的功能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这个问题“十六大”报告中做了多方面的论述,而且即便有一些资源需要政府配置,政府不能采取行政的方式,而要采取市场的方式。

3、一般人认为有三种资源政府还要统一配置: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公共建设项目,一个是政府消费。但是需要政府配置的资源,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那就是土地不能批给,必须拍卖;公共建设项目不能审批,而要招标;政府消费必须走向政府采购。这是世贸组织对我们的要求。第二, 政府不再是企业制度设计的主体这种所谓企业制度的设计主体应是企业本身的事,政府主要职责是搞好企业外部环境,这条很重要。我估计“十六大”以后, “公司法”就应该修改,以前好多应该企业自己做的事,却在由政府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政府还是企业制度设计主体。未来企业制度设计主体2是企业本身,而不是政府。第三, 政府不能再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如

4、果政府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就会导致有的企业有政府背景,有的企业没有政府背景,最后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比如说:四大国有银行,明明大家知道它的呆坏帐问题不少,但是老百姓照样存款,因为它是国家的银行,决不会破产。然而,现在大家可能知道要构造一个国有资产的专门机构,专门管国有资产。要设立这些机构,这就涉及到这个机构放在哪里:放在政府?还是放在人大?还是政府以外?我主张放在政府以外,就是它不属于政府体系,但是法律赋予它权利可以管国有资产,就是在政府以外设管理基金,成为一种非政府法定基金。国外管国有资产的机构基本上都是非政府法定机构,有的可能属于政府系列,但不是政府法定机构。因为政府不能作为某些企业的后

5、台老板出现,必须退出去,所以这也是“十六大”以后要解决的难点问题。第四, 政府对企业剩余的收取要有服务意识所谓剩余的收取,就是收税、收费。政府对企业剩余的收取多少,要以政府的服务内容来界定。政府到底收多少税、多少费,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决定。因此对于预算,就是你先告诉我你拿钱干什么。预算不是基金:预算是先有事后有钱,基金是先有钱后有事,因此界定收取数量的标准是政府服务。2001 年好多企业反映税率太高,但最终税率依然居高不下,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很快,这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哗然。因为任何国家税率调整都不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而是根据服务好不好来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增加,但是税率照样增加,那是

6、因为根据服务来界定,你要告诉我你拿钱干什么。这次“十六大”对此做了非常清楚的界定。第五, 政府对企业的挤出效应必须受到约束什么是挤出效应?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虽然我们说要加大政府投资,但是要注意政府在什么地方投资。一般政府应提供公共产品,只要是商务投资,都应该交给企业来做。比如说:高速公路,商务投资是企业来干,你不能把好的项目抱在自己手里,死活不放,最后把企业挤走。3最近我下去跟有的地方政府领导谈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好的事情当然我要干,我不能给企业干” ,所以抱着好的高速公路不放。但收费是商务投资,你政府就不能干,不收

7、费你才可以干,否则无法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第六, 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现在国际上提出服务性政府,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是公共部门,是为企业服务的,如果这个关系界定不清楚,我们企业很难得以快速发展,小康也很难实现。我们好多政府都没有转变过来,它就是喜欢管企业。最近我去一个地方,发现一个街道办公室主任把一个很大的企业折腾得没有办法。老总找我后,我就去问这个地方官,我说:人家这么大的企业,一年交税一个多亿,你怎么把人家折腾得晕头转向?结果他说:它再大也是个企业,我再小也是政府!我终于明白他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不是在服务,而是习惯于管人,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接受政府是服务性组织的观念,这

8、次“十六大”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职责是服务于企业。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可以看一下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去年申奥的时候,我们挺担心,因为小布什一上台对我们不太友好,又卖军火给台湾,又说我们不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我发现经济学界一些人年初就强调,2008 年申奥会顺利拿到,因为翻翻美国的商务报道,就会感到美国企业很关心 2008 年奥运会由谁来办,而大部分美国的企业都认为在中国办奥运会给他们带来利润最大。所以美国政府就表示应该支持中国承办,甚至在中国申办奥运会一个月前,就宣布说中国承办奥运会能体现美国人民的意愿,其实它这是在为它本国的企业服务。所以,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实力取决于该国企业的实

9、力,要想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就必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服务上,否则国家目标也难以实现。第七, 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应改为备案制度也就是说政府主要制定准入的条件,谁符合条件谁就进。而我们现在是审批制度,所以“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严禁繁冗的审批制度,大量的政府审批制度要取消,推广备案制度。我甚至觉得原来有一个审批应该取消,就是进出口审批权应该取消,但是至今没有取消,我估计会推迟到 2005 年。因为那时政府全面入世,再像现在这样就不行了。42001 年“911”之后我到南美跑了五个国家,当时墨西哥接待我们的是经济部的部长。他说,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有一个企业跟他讲:“你应该跟我们做生意,因为我们有进出口权。”他

10、问我别的中国企业难道就没有?我说没有。他说我们墨西哥也是行政干预太重,但是进出口审批权没有搞,看来你们比我们墨西哥行政干预还要严重。而这次“十六大”反复强调,要解决审批问题,不能再“审批”下去了。但有的官员很担忧:不审批了,出了什么问题谁负责任?好像一审批就不会出问题了。我看不对,其实即使出了问题,也不是审批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企业加大自我约束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企业长期审批惯了,一下不审批会感到不自然:老说让政府盖章,不盖章就怕出问题。所以审批问题必须加速解决,2005 年我们要全面取消不合理的审批制度,恐怕“十六大”之后将会进一步推动解决不应该有的行政审批问题。第八, 政府和企业

11、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平等主体政府是依法管理,企业是依法经营。企业依法经营,与政府就没有关系。政府依法管理,咱们企业也不要破坏人家的事情。都是以法律为基础,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是构建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各司其职,这一条是很重要的。现在我发现我们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还是太多,结果导致政府官员自己也很累,星期六、星期天都没有。但是我不同情你们,因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你也管,而该你干的事没有干,反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2001 年我专门问墨西哥政府一件事,就是他们政府如何扩大出口,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要做的事情。他们告诉我: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即只干一件事,想办法构建所谓自由贸

12、易区,最后他们成功地使墨西哥的产品顺利进入了美国。至于企业怎么出口不是我的事,那是企业的事,叫各司其职。还有吸引外资,墨西哥政府主要是完善两个法律:一个叫“外资法” ,就是坚持外资国民待遇原则;第二是原产地产品法,就是外国到墨西哥投资,如果符合原产地产品法,产出的产品就是墨西哥的产品,而不是输出国家的产品。而如果是墨西哥产品,就可以顺利进入美国。如此一来,你当然愿意在我这儿投资,所以说我们靠完善法律来吸引外资。第九, 不具有司法权力的政府行政机构,不能查封企业的财产5这一条很重要,实际上政府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司法权力的政府行政机构,另一种是没有司法权力的政府行政机构。没有司法权力的政府行

13、政机构,不能随便查封企业的财产,如果谁违反法律,对方可以向司法机构起诉,司法机构能动,你不能动,这是重要的原则之一。 我的印象中,我们国家人代会赋予的司法机构就是海关、警察等司法部门,工商税务都没有这方面的权力,这是原则问题。但是好多地方政府机构动不动封人家的门。所以工商税务都想自己拥有司法权,我是坚决反对的。不能给政府行政部门过多的司法权,这是非常重要的。第十, 企业对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诉讼权如果政府干预出了问题,企业完全可以起诉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诉讼权。所以我非常支持大家要维护自己业务的一种权利。我想这一条要不了多长时间,因为大量的外资会冲进中国,如果有关部门干预外资企业,他们会起诉的。要不

14、了多长时间,这一条关系也会建立起来。所以,我想学习“十六大”新精神到底新在哪里?就是重新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十大要点,它分散在“十六大”报告各个部分中,这对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将会有非常大的力量。“十六大十六大”的国企管理创新五原则的国企管理创新五原则 “十六大”报告中还有一点对我们企业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论述,就是强调创新。甚至“十六大”报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我觉得“十六大”报告中间,有好多理论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比如说:我刚才谈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说这一次是最完整的创新。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种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我们要构建一个专职机构。我们从来没有出现专职机构,但大家都知道过去

15、有一个机构,叫做国有资产管理局。这不是一个独立的专职机构,是二级的。当时它想转为专职机构,结果一出生就没有对,所以只有打仗,跟谁都打,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打到被取消。这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专职机构,而且提得很高,我发现我们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里面没有一次是专门6对专职机构做论述,这次提出来了,这是一个创新。第二,专职机构责权利的问题。这个专职机构不仅管人管事,还要管市场。原来正常运转是经贸委管理,投入是计委管理,领导人是大工委来派,是多头管理。现在是专职机构提出管人管事管市场,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之一,是专职机构责权利的统一。第三,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在国家层面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行使国家出

16、资的权利,我主张搞集中所有,搞分开不易界定。我看“十六大”报告就界定得非常好,提出中央地方分级管理。如果地方没有买卖权,好多事情很难办,而且国有股减持所有企业都反对,因为没有任何的积极性,我们要尽早解决这个问题。第四,最大限度地放开企业。因为这一次我们反复强调政府是出资人的问题,我们原来叫做国营企业,国家不仅所有还要经营;后来是国有企业,国家所有,国家不一定经营;而现在国家仅仅是出资人。所以,未来企业没有形态的问题,只要注册就是完整的独立法人。比如说:你有 3000 万资金,在你身上就是你的,但是一旦投资到企业中,就不能说企业是你的。因为企业是独立法人,现在查上市公司动用母公司的资金,也因为企业不是你的,你仅仅是出资人。你只能按规则派人进董事会,另外就是分享收益。因为我们对企业定义都发生变化了,所以我们要完全地放开企业,就要学习“十六大”报告。第五,重新界定国有资产的作用。国有资产干什么?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全社会服务,尽管国有资产有各种表现形态,但不一定都表现为国有企业,也可以表现为社会保障,还可以表现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之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如果社会保障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