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98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主观题设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亮点”主主观题设观题设置置【 【亮点亮点 1】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 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专家解读】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全会的最大看点。本次会议 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六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组。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2、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经济全 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 基本国策。只有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要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 部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 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亮亮点点 2】 】

3、国国家家治治理理体体系系和和治治理理能能力力现现代代化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 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 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专家解读】 治理体系关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与时俱进,治理能力则是指执党和政府如何在保持较小 成本的同时跟上时代要求。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治理 水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

4、代化。相较于管理,治理倾向于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公 共事务,一字之差,代表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转变。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与和谐。在我国,人民 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能够充分发挥 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充分地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坚 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好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亮

6、亮点点 3】 】市市场场的的决决定定性性作作用用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基础。 【专家解读】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 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 战略判断。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7、起决定性作用”, 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 达,这彰显出决策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我国应怎样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 现资源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

8、滞后性等固有的弊 端,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 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 运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划来维护,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规则、市 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开成以道德为支撑、 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

9、强商务诚信、社会信用建设,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 律、道德的规范与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 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发展。经济体制是影响全局的关键部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要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更要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 适当处理各方面改革的关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既要重 视

10、市场 的调节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好经 济体制改革这一重点,又要全面推进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改革。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坚决破 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亮亮点点 4】 】公公有有制制经经济济和和非非公公有有制制经经济济都都是是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市市场场经经济济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

11、、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 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专家解读】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不同所有制经济放 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不同所有制经济。由此体现了市场机制的决定性 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的,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简要分析我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经济意义。1、从经济制度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 展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12、部分,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 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并不相同。从市场地位来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从国家政策来看,两个“毫不动摇” 表明,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有利于让一切创 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增加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国家税 收,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亮亮点点 5】 】建建立立现现代代财财政

13、政制制度度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 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专家解读】 财税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 相适应,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 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 制结构。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

14、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完成增值税改 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 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建议。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应该怎样发挥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 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税收具有强制性、无 偿性和固定性,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完善立法、改革

15、税制、稳定税负,有利于协调国 家与集体、个人的利益,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国家应制定合理的 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要完善财政法规,依法管理财税,提高效率,要根据具体情 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财政体制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 久安的制度保障,要从制度上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以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调整财税政策,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稳

16、定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通 过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建立现代财政 制度必须从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反对盲目冲动,又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亮亮点点 6】 】发发展展成成果果惠惠及及全全体体人人民民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系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 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专家解读】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 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 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发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