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94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 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 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 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除了观察和实验两种主要方法以外,还同时运用其他一些辅助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 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

2、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重要 外部表现之一。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首先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 的话题和内容;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他的心 理活动的;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足以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状态的 具有灵活性而又恰当的问题;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详细的记 录,如能用录音机记录,则更为方便、可靠。 问卷法是用书面问题表让儿童填写,从而了解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如小学生阅读兴趣 的调查或中学生理想的调查等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易行,且同时可以研究很多儿 童。但缺点也比较多,儿童的

3、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状态;且仅仅依靠书面回答来判 断儿童心理发展情况,常常是不可靠的。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 如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儿童某一方面的 心理活动。如通过作文、日记,可以分析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儿童的兴趣和 理想的发展。 进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经常不是单独地采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综合 的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或者交错运用几种方法。例如,儿童心理 学上常常采用的追踪研究,就是以长期观察法(日记法、传记法)为主,而以其他方法为辅。 又如

4、,在个案研究中,可能是观察、问卷、谈话或访问教师或家长、作品分析、鉴定材料分 析、教育心理实验等各种方法互相配合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 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 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

5、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 解。(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 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它的主要问题是:作 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的心理经 过一定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的?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 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 特征

6、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和心理的发展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 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 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 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 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4)心理、意识虽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一种反映,但它不是

7、毫无作用的副现象。它一旦 形成之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这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 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 其次,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 展的历史。 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 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 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

8、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 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 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2)心理的个体发展。所谓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 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 (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中,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着什么规律发展变化 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 展史必须阐明的问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

9、究中,人的儿童时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 得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就组成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主要内容。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主要是儿童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 理学,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而儿童心理学则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儿童心理学是 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的部分。 儿童时期的主要特点儿童时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新生儿)到成熟(青年初期)个时期而言, 是一个人心理的发

10、生和形成的时期。 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一开始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 向着人类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儿童从出生的时候起,就过着社会生活, 在成人长期抚养和教育下,通过跟成人的交际,通过有系统的学习,去 掌握人类已有的社会经验。随着儿童的日益成长,他就不但能适应社会 生活,而且也能改造社会生活,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第二,儿童也不完全跟成人一样。当然,从人的社会性来说,儿童 跟成人是基本相同的,但从发展的水平来说,他们之间却存在很大差别。 例如,儿童的脑的结构和机能还是不成熟的,儿童的思维不完全等同于 成人的思维,儿童的劳动能力也不跟成人完全一样。

11、儿童时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育的时 期,是一个生长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可塑性 最大的时期,因而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时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心理学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涉及如下的一些理论问 题。 第一,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 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先天遗传,遗传只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 自然前提,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一切事物发展的 动力或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存在于

12、事 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也是一样。 第三,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 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它必须通 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第四,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儿童心理一 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只看到不断发展的一面, 或只看到发展阶段的一面,都是不对的。 这是我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理解。这几个问题是 儿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 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

13、 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例如,两三岁的儿童情感是易变的,自我控制力是较差的,因而很容易破涕为笑,转怒为喜。又如,有 经验的小学一年级教师把儿童初入学时在课堂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表现(如 坐不住、下位子、说话、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持久等)理解为这一时期的 特征,并且善于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特征而采取正确的措施。但是在一 个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往往引起厌烦、急躁的情绪,以致把事情越弄越 糟。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虽然同是小学时期的儿童,低年级和高年 级也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儿童还跟学前儿童有某些共同之处,思维带有 很大的具体性,有意注意还不很发展,因而在一堂课中往往运用着不

14、同 的作业形式,更多地注意直观性,而对高年级儿童就不需要这样做了。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我们作以下理解。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 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 是时间的标志,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它只能代表某一年 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这一年龄阶段所有儿童的 个别特征。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 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年龄特征是受许多比较稳定的

15、因素支配的,例如儿童脑的结构和机 能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知识本身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这就决 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不可能没有一定的、不能突破的 限度;另一方面,年龄特征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 有一定的变化的(当然,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 件下,一年级儿童的识字量,可以比以前多一些,算术程度也可以适当 提高一些,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第三,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但在教育的目的方向决定了以后,就不能不考虑:教材如何安排就能使 儿童既容易接受,又学得更好更快;创设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方法,就 更适合于

16、儿童发展的特点。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认识 和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 在教育中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必须同时兼顾:(1)积极发 展儿童的能力;(2)不使负担过重。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把儿童心 理年龄特征看成是固定不变的,限制了儿童的发展,这是片面的、错误 的,我们反对这种观点。积极发展儿童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使儿童 负担过重,不超越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首先,儿童心理学要以自己的科学规律来为新一代的教育事业服务。一个儿童出生以后,他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所有的父 母和教师,以及其他一切儿童教育工作者,如果要想有效地把儿童塑造 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只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理解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为 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作为新一代的每个儿童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的。母亲在 怀孕以后,要注意些什么,是与儿童出生以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儿 童心理学可以从心理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