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875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编辑整理: excel 视频教程下载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一、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际会计准则是在 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便利各国企业资金融通、资本运 作和业务合作而产生并渐次完善的共同的“会计语言”。1973 年,美、英、法、德、日、加、 澳、荷、墨九国会计界共同建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酝酿推出国际会计准则。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现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成为影响广泛的国 际性组织,至今已制定推出 40 多项国际会计准则(2002 年后推出的准则称为

2、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及 30 多项解释性公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是非强制性的,但随着准则体系的日益完善,它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 所接受和认可。2000 年 4 月,巴塞尔委员会决议支持建立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2000 年 5 月,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建议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 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要求本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 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已日益成为各国企业进行信息交流时障碍最小的会计语言,按照 国际会计准则核算和披露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已日益成为各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和 参与国际

3、资本市场竞争所必须掌握的工具。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已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实现首次公开发 行(IPO)的现实需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补充银行资本、完善公司治 理成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关键问题,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惯例进行财务核算 和经营信息披露,已成为关系战略投资者引进及首次公开发行成败的重要问题。因此,尽 快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商业银行尽快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 制度规定,熟练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才能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资本市 场,加快股改上市的步伐。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也是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需要。国际会

4、计 准则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改进,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会计目标设计 的科学性、会计确认方法的谨慎性、会计计量属性的公允性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性非常值 得我们在今后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中予以借鉴,同时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向国 际惯例靠拢的努力方向。在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今天,研究、借鉴国际会计 准则,不断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强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具有特殊意义 和现实针对性。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建设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体系的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历程也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断国际化、规范化发展的 历程。近年来,在银行业会计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

5、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本形成了比 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在法律层面上,1985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99 年重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统领整个会计业的基本法,适用于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所有 经济领域。在准则层面上,在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财政部于 1992 年颁布了企 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并于 1997 年后陆续颁布了 16 项具体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的概 念框架和原则。在制度层面上,针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的业务性质,2002 年财 政部专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它是专门规范金融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程 序的具体规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仅适用于上市和外商投

6、资金融企业。2005 年财政部 颁布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还相继颁布了 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这些金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及财务制度的陆续颁布 实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标准向国际惯例迅速靠拢。特别是近期财政部出台并将于2006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商业银行范围内实施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 (试行) ,吸收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32 号金融工具:列示和披露以及第 39 号金 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制度规定,将公允价值引入我国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中,在商业 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受体制及某些

7、因素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 则比较,在主要会计要素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具体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审慎性不足。建立稳健的会计制度,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在现行银行会计制度下,银行呆 账准备金计提严重不足,经营中面临着巨额不良资产的不断沉淀,形成沉重历史包袱;部 分银行没有严格按照贷款质量分类方法进行动态贷款质量监测,不能及时可靠地反映贷款 风险状况;抵债资产的变现损失不能及时确认等做法有违谨慎性会计原则,不利于保证和 提高银行资产质量,防范经营风险。其二,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不足。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8、,与社会各方面具有 广泛的债权债务和契约关系,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特别针对银行业作了更为详细的信息披露 规定。国际银行业的通行做法是,只要符合金融企业的属性,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也必须 在媒体上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以满足投资人、债权人和客户的信息需求。但过去我国 在银行业信息披露上一直采取保守的态度,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风险揭示不充分,信 息披露的管理力度不够。近几年我们充分认识到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制定了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但与国际标准仍有很大差距,而且在执行上 和管理上尚需进一步加强制度约束。其三,会计规范不统一。在规则体系上,未上市商业银行与上市商业银行会计制度

9、规范不统一,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只适用于上市商业银行,而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针对银 行业务的具体准则规定,未上市商业银行的制度约束还很宽松,距离国际标准相去甚远。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推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加快研究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努力使我国银行会计标准向国际惯例靠拢, 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议题。整体设计、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则是当前借鉴国 际会计准则,推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关键。具体而言,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分层次、有步骤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体系,适 应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要求。现阶段,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发展和上市步伐的加快,

10、我国国有商业银 行改革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其中研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加快商业银行会计改革是银 行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要鼓励商业银行合理确认和计量各类资产,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提高资产质量; 合理计提准备金,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保证银行的长期稳健经营;按谨慎的会计原则,确 认利息收入和各项费用开支;加强风险的披露和管理。同时要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体系, 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标准向上市商业银行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标准向国际标准靠 拢,使我国银行业会计准则和制度更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最终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 同,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综合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贯彻巴塞尔原则,

11、建立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增 强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防范金融风险。综观世界金融业兴衰的历史,我们认识到金融业的发展及其风险的防范不仅与会计 标准的制定,更与会计信息的披露息息相关。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在当前银行业经营环 境下,银行信息屏蔽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阿根廷金融危机、联合爱尔兰银行外汇交易诈骗案、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日本所受到的重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 金融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够。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危机爆发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 负面影响。在遭受金融危机袭击的国家,银行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缺陷, 都与缺乏适当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有一定的

12、关系。因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透 明度已日益成为一种国际性要求,巴塞尔原则的第三支柱-市场约束的实质内容就是强调增 加银行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并对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在 银行信息披露方面,本着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理念,以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 性为标准,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准则。借鉴上述国际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其一要提高会计报表项目的确 定性和可比性,提高报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其二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使信息披露更加 灵活和丰富,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会计信息,此外还要注重对预测性 信息和非财务性信息的披露。在研究借鉴国际

13、会计准则,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过 程中,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使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 实现良性互动。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提高银行透明度,使公众能在较易获得的媒 介上及时了解银行运作情况和会计财务信息,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市场约束。第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国际化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由于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来制定的,我国金 融体制的不健全、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财务会计人员业 务素质水平较低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局限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

14、 差异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环境, 完善金融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健全风险防范机 制和内控机制,改善财务状况,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 强会计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等。逐步消除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 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限制性因素。这是银行业各项会计标准得以贯彻 执行的基础,是银行业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 计准则的接轨仍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在学习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同 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目标、会计方法以及信息披 露的透明度,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会计改革,使商业银行的会计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商业 银行股份制改革等各项综合改革相互促进,实现良性互动。在引进中提高、在借鉴中创新,一直是我们自我提升和改革的重要思路。国际会计 准则的研究和借鉴,也应遵循这一思想,我们相信,在研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梳 理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必将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全球竞争和未来发展也必将获得新的更为强劲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