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1779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从夏王朝的大禹治水到公元前 270 年的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古往今来,水利一直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性、公益性工程,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水利事业腾飞的翅膀,同时,水利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水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学科,博大精深,IT 应用的空间也十分广阔。本报道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最新 IT 技术进入并服务于水利信息化领域。概况介绍辽宁省水利厅对于 IT 技术的应用,从管理层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应用,二是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应用。从应用层面划分,可

2、以分成内网(水利系统内部办公局域网)和外网(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信息网站) 。目前,辽宁省水利系统处于内、外网并用,行政和业务并驾齐驱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正轨”状态。在上世纪 80 年代,辽宁省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应用不过是今天买一台 PC,明天购置一台打印机的个别系统和部门的“小打小闹” ,没有形成规划和系统,信息孤岛的现象也存在。从 2000 年开始,辽宁省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按国家水利部有关文件和“金水工程”的要求逐步开展,辽宁省水利厅厅长仲刚等相关领导,对辽宁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将水利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系统工程,安排在每年工作规划之中。由于水利项目属于国家

3、基础设施类项目和社会公益性事业,所以,水利项目工程经费的 90%以上都来自国家直接拨款,而全国各地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由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非统一的分散式,向 2000 年以后在“金水工程”统一规划下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向发展。据辽宁省水利厅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张闻波介绍,辽宁水利系统的 IT 应用中,占据辽宁水利系统 IT 经费投入绝大份额的是各业务部门 IT 系统的建设项目。并且,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主要占据各类专项工程费用额度,有的业务部门每年都有较大数额投入。行政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和投入要远低于业务部门,不过,随着 IT 技术和产品的成熟与发展,行政类信息化应用也在逐年增长,主要

4、是电脑等设备的采购与更新。“亲近 IT”的业务职能张闻波介绍,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和各地区自然、经济情况不同,辽宁水利系统的某些业务部门和下属单位,如果在某一时期担负着较重要的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届时其信息化需求将明显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也比较充足。所以,了解各职能部门业务范围,有利于 IT 业界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介入水利行业,并为该行业带来有价值的帮助。首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中委200035 号)和辽宁省省委、省政府的任命,辽宁省水利厅的主要职责很多,记者仅列举一些业外人士能够一眼读懂的,目前和今后已经或可能利用 IT 技术建设业务系统的部分。比如,

5、发布全省水资源公报;组织、指导全省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省内大江、大河及河口、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跨省辖市的重要水利工程;组织、指导全省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并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监督国家和省有关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规程、规范的实施;组织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组织水土流失的测控和综合防治;承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省防洪和抗旱工作,对大江、大河及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指导全省农

6、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建设和管理水利系统的水电站;组织协调农村水电电气化工作;指导全省水利行业的供水、水电及多种经营工作等。“目前来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监测及传输等,是应用 IT 技术比较多并已经具有比较成型的信息系统的领域。 ”张闻波对记者说。“涉及信息化”的主要业务机构采访中,张闻波向记者概括介绍了辽宁省水利系统的主要职能部门,以及当前比较重要的,项目和工程比较多的业务部门,尤其是他谈到了一些“涉及信息化”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目前,辽宁省水利厅下属有 11 个处室和 20 个下属单位,其中下属业务类处室有:水资源处、建设与管理处、农村水利处,这些处室主要负

7、责相关业务的规划制定、管理、评价、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有关方案的实施进行组织和指导。省水利厅下属单位是各个具体项目或工程建设及应用单位。在介绍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时,张闻波提到的省水利厅下属单位有:省地方水电总站、省水文局、省水土保持局、省河务局、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省直属水库。“凡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一般情况下,省水利信息中心和各个下属单位共同承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起总指挥的作用。有些工程和项目还是以下属单位承担建设任务为主,不过,全省水利部门的信息化系统的运作和维护是以省水利信息中心为核心的,我们负责水利信息的采集、分析、发布;负责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和相关资料的管理;

8、负责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开展水利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张闻波对记者说。采访中,张闻波重点谈到了水文、水土保持、水资源勘测、水库监控、数据的监测与采集、传输、发布等几项主要工作,并介绍了几个下属单位的主要作用。比如,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水文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全省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和旱情监测分析;负责全省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监测并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全省水水资源信息的收集、汇总、审定,并为水事纠纷、水行政案件裁决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实施水文分析计算;负责全省防汛通信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负责全省水文自动遥测系统的审查;负责编制

9、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 地下水通报 、 水质月报等水文水资源信息;负责全省水平衡测试等工作。张闻波介绍说,近几年,防汛抗旱、水资源勘测、水土保持、水库的水利工程等方面,一直是国家和省里投入建设经费、人力、物力较多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一直是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张闻波认为,水利信息化是一个非常笼统和模糊的概念,原因在于涉及水利事业的部门很多,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能多,业务系统非常复杂,非“信息化”三个字能够概括得了。如果 IT 行业想要进入水利领域,首先要对水利行业的业务有个整体了解,并对某方面业务有个从熟悉到精通的过程,然而,从局部某项业务入手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大范围撒网式的运作

10、很难进入水利行业。 “目前,国内精通水利行业并具有成熟业务系统的 IT 公司很难寻找到,很多业务系统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开发的,如果有专业 IT 公司帮忙,可能辽宁水利信息化水平比现在还要高许多。 ”张闻波说。记者手记如果不能深入到某个行业中进行长期、持续的调研并亲自参与业务实践,是很难发现该行业业务特点的,该行业或部门对 IT 技术、设备的需求更是无法知晓,当然也不知道如何搭建合适的信息化平台。在产品和技术已经成熟的今天,IT 产业的获利在于根植行业并夺取行业优势,在解析辽宁水利信息化 (之二)中,记者将向您介绍辽宁水利部门的业务信息化系统主要有哪些,以及水利行业的业务特点,其业务系统对 IT

11、设备、IT 厂商有哪些具体要求。之二从古老的单片机到流行的奔腾计算机,从肉眼观测、手工抄写到 GPS 跟踪和电子传输手段,如果把辽宁水利系统从基层到总部各个地方走上一遭,既能了解辽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史,又能重温中国 IT 产业发展史。目前,辽宁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的地区差异性比较大,这与辽宁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状况密切相关。发展历程1986 年,辽宁省水利厅购置了一批单片机,这批设备主要用于水情和报汛方面的工作,但单片机的单一性能,使得很多时候仍要依靠人工预报与手工操作。 “当时我们的数据库用上了 1GB 的硬盘,大家认为这是很了不起、很奢华的装备。 ”张闻波说。尽管有了“先进的

12、武器”作为辅助手段,水情和报汛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是非常大,他们每天仍旧非常辛苦,如果赶上了大汛情,信息量就会成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数量级地增加,人工预报与手工操作显得力不从心。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IT 技术的发展使得 PC 机在国内出现,不过,当时一台单片机的价格是 4 万多块钱,一台 386 机也要一万多块钱。由于资金的困难,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经费只能满足内部基本运营需要,买计算机的钱只能从项目经费里面出,而每年有限的办公费用根本无法满足购买计算机的需要。张闻波介绍说,那时的最大问题还是技术力量不足,领导和同志们的观念还不够先进, “以前大家都没有见过计算机,我们搞信息化也是

13、摸石头过河。 ”2000 年以后,辽宁省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IT 产业的技术发展了,IT 设备的价格也一年比一年低了,设备性能更好了,这为辽宁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走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之路,大家对 IT 技术的神秘感逐渐消失,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辽宁省水利厅厅长仲刚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在仲刚的大力支持下,以及随着国家“金水工程”在全国的全面实施,辽宁水利信息化以飞跃般的发展速度走到今天。“现在,辽宁省水利系统都是联网的,虽然早在 1995 年的时候,我们就想实现联网了,可是那时候设备昂贵,通讯手段落后,通讯费用特别高,联网没有实现。到了 20

14、03 年,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我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全省水利系统的网连接上了。 ”张闻波说。截至目前,省水利厅骨干信息网(内、外网)建设完毕并投入应用,大部分业务进行了系统的建设。每年,上级主管部门都有一定数额的专项拨款,辽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走上了正轨。据张闻波介绍,目前厅里主要的业务系统有: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水雨情实时信息查询显示系统、浑河防洪预警系统、河库联合高度系统、可视化水资源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等防汛会商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等系统软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还进行了水库群远程视频监视建设、水资源自动采集站点建设等。业务特点水利系统的业务环境特点及其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概括地说,

15、大部分的水利工作是在室外的实地现场进行的,比如观测、数据采集、勘测、现场指挥等等,通常这些工作都在环境比较艰苦、恶劣,天气和温度变化无常的河流上或岸边、山区、大堤、水库等地方进行,还有一部分职能部门在室内工作,比如指挥中心、信息中心、监测中心等等,张闻波分别举了一些例子,对不同工作环境及其对IT 设备的要求进行了说明。他说:“我们对 IT 设备的要求是,硬件的质量要好,性能要稳定、耐用。目前,我们在搞视频监测系统,这个系统的要求一是速度要快,二是存储容量要大。以前,我们是用微波来做的,对于设备带宽、存储容量、技术指标、光纤传输等等都要考虑在内。 ”张闻波介绍说,水利工作的基础环节是测试和采集数

16、据,其工作场所是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基站和测站。他说,全省一共有 14 个测站,这些测站的功能是勘测、监测并采集、传输第一手数据,不过,各地不同测站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这些测站的名字也不一样,比如报汛站、水文站、水资源站、水土保持站等等,这些测站的基本功能是采集基础数据并上传。这些测站勘测和采集的数据有水位、降雨量、地下水、土壤墒情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层单位是取水站、专用站等等。测站的工作特点是自然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很艰苦,并且经常会碰到天气恶劣的情况,测站用到的设备有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通讯设备或技术有短波、GSM、固定电话,超短波等,一些重要的地方采用卫星通讯。测站的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不齐,测站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这些地方的设备不要求高配置、高档次,只要求使用简单、实用、耐用、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强。还有一种基层单位叫做报情点,作用是向上一级部门和省水利厅信息中心报告汛情、水情等信息,全省共有 332 个报情点,有了大汛情就要报汛。比如,在辽宁中部地区,平时要每 3 小时报一次汛情,如果有了大汛情则 1 小时报一次。如果是危急的情况,就要随时报告,这时,信息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