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737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理论创新有时也称知识创新。它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我们党 80 年的奋斗史,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可以说明,理论创新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

2、断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发展,不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就将成为历史的陈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进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没有创新,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是随着新的

3、实践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就公开2宣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才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及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列宁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列宁在斗争实践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

4、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某种一成不变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他主张应在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所以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也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

5、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对理论创新的发展,都有许多重要论述。早在 1932 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向各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理论必须遵守,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必须创造新的理论。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真正的马克思3列宁主义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

6、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阶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形态,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通过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这一伟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7、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意境辽阔高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创新的典范、胜利前进的指南,对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理论创新是“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标志注重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回顾党的 80 年奋斗历程,面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针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8、,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就无法应对时代的新挑战,也就4不可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正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发表了鼓舞人心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回答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和历

9、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那么,讲话中新的理论观点究竟在哪里呢?新就新在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洞察并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回答了新世纪建党治国强军中一系列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新就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升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新就新在以开拓创新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整体结构,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党的先进性的内在本质和衡量标准,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等敏感性问题,理直气壮地作出

10、了新的阐释和概括;新就新在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为我们党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从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说出了具有科学根据和时5代精神的新话,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理论上更加成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讲话的主线和灵魂。“三个代表”作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们党 80 年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

11、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导,也为我们观察形势,判断是非,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三、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里,江泽民同志从民族、国家兴旺发达和政

12、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高度论述了创新的意义。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着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人只能站在世界高度,时代潮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生存。这不仅可以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失败中明显看出来,而且从资本主义国家兴衰成败中也能看出来。比如法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 20 年代初到二战结束,积极投身工人运6动,大力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二战期间不失时机地举起捍卫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二战结束,法共如日中天,可谓是“兵强马壮

13、”,1946 年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同期法国的社会党由于主要热衷于议会斗争,当时影响并不大,然而 50 年代以后,特别是 70 年代以来,两党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法共一路下滑,到 1988 年党员人数比 1946 年下降了近 70% ,传统阵营大部分丢失。而社会党虽然也遭受过挫折,但很快走上了复兴之路。法共为什么由盛而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理论实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只能是基础越来越薄、威信越来越低、路子越来越窄。事实证明,一个党要长盛不衰,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们党 80 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

14、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怎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时代课题,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们不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而且较好摆脱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不断巩固了执政地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李立三、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井冈山时期,王明号称百分之百的布尔

15、什维克,满口马列主义词句,把毛泽东称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坚持把俄国革命的道路和革命战争的模式生硬地搬到中国,其结果却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7失败,导致苏区丧失,党和红军的力量受到严重打击,迫使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上,我们党彻底清算了王明的教条主义,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建国初期,我们党并没有照搬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那一套做法,而是从我国的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在后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又犯了僵化的错误,不顾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指导思想

16、,导致“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脱离国情,对国内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的错误判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再次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面对“文革”的灾难性后果、极左思潮的泛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面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国情,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适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纵观党 80 年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什么时候党的指导思想僵化、脱离实际,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抚今思昔,兴衰成败,的确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吸取。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追求什么样的理论创新呢?江泽民同志在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一文中针对我国理论创新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在论述理论创新有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