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达标·训练 2.4.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57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达标·训练 2.4.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层达标·训练 2.4.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层达标·训练 2.4.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层达标·训练 2.4.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层达标·训练 2.4.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层达标·训练 2.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达标·训练 2.4.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此套此套题为题为 Word 版,版,请请按住按住 Ctrl,滑滑动动鼠鼠标滚轴标滚轴, ,调节调节合适的合适的观观看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分层达标分层达标训练训练【基础达标基础达标】1.从哲学上看,对下图认识正确的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任何事物都是意识反映的产物D任何事物都能被人类所感知2.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学习能增加脑神经细胞的部分机理,为“大脑越用越灵”找到了科学根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3.唐诗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2 -它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既要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也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4.在太空遨游了 13 天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于 2012 年 6 月 29 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无几。三名宇航员顺利出舱。我国“神舟”九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

3、和利用规律B.人们可以改造或创造规律,造福人类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按客观规律办事,事事都必然成功5.(2013南京高二检测)2012 年世界末日是虚构的,但人类面对的危机是真实的。 “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循它的法则。 ”本杰明惠奇科特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遵循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6.虽然地球自身引力巨大,但我们的宇航员却可以乘坐飞船遨游太空,在太空生活工作十几天;月球离地球有三十八万千米之遥,我们的“嫦娥”卫星依然圆学子梦想 铸金

4、字品牌- 3 -能绕月舒广袖;火星离人类异常遥远,但人类的火星探测器却不断迈上探索其奥秘的征程小李同学认为,上述材料说明了规律是可以被创造和利用的。请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相关知识反驳小李的观点。【能力提升能力提升】1.在轨道上运行,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将保持每小时 28 440 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运转。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被地球吸引撞向地球。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C运动就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D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2.(2012广州高二检测)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

5、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动就是静,运动与静止没有区别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3.(2012银川高二检测)下列哲学命题正确地反映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4 -B.芝诺的“飞矢不动”说C.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4.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一个仿“月球温室” ,通过水栽技术、矿物质营养液,不需使用土壤,用光纤将太阳光输送给植物,成功种

6、出了西红柿、花生、土豆等。研究人员计划在数年后将其发射到月球上,远程操控这个温室让其自动工作。这样,当宇航员到达月球时,食物或许就已经准备妥当了。这项科学研究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们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植物生长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可循只要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就能为人类造福人们只有认识规律及其作用条件才能利用规律A.B.C.D.5.(2012常州高二检测)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宋陈与义白居易和陈与义的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

7、思想?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5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基基础础达达标标】 】1.【解析】选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 A 项错误;图示反映了蛋类价格的运动变化,B 项符合题意;C 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D 项明显错误。2.【解析】选 A。 “大脑越用越灵”表明的是大脑运动对大脑的积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 项没有表明运动对大脑的作用,不选;C 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说明意识的产生问题;D 项本身错误。3.【解析】选 C。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镜湖水的波浪还与离家前的模样一样,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 C 项。A、D 两项强调的是

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B 项说法错误。【规律方法】广记多思解诗词哲理题近年来,高考哲学试题青睐于以古诗词、名言名句、成语等为载体来命题。这不仅能考查学科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和鉴赏能力,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搜集和整理一些常用成语,把握其中的哲理,还应积累一些哲理性的名言名句和古诗词,并善于结合哲学知识进行分析,做到多积累多思考。4.【解析】选 A。 “神舟”九号的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无几,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 A 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改变,故 B、C

9、 两项错误。D 项说法错误。5.【解析】选 C。题目观点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选 C 项。A、D 两项观点错误,A 项否认了主观能动性,D 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6 -【方法技巧】与规律相关观点的辨别方法(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凡是认为“创造”“改造”“改变”“废除”“消灭”规律的说法都是错误的。(2)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凡是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消极无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说法是正确的。6.【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解答本题,要明确观点,

10、卫星和飞船上天并没有改变或创造规律,而是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的结果,是利用规律的表现。作答可分两步,按从原理到结合材料分析的顺序进行。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被改变,也不能被创造。但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2)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不能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而是表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解析】选 D。本题考查物质与运

11、动的关系。 “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强调的是运动的意义,D 入选;A、B 不符合题意;C 观点错误。【素材链接】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大小为 7.9km/s。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所需要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 -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 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 16.7km/s。2.【解析】选 A。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

12、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反映了事物的静止不是绝对的,静中有动,故选 A 项。运动与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 项错误;C 项表明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与题意无关;D 项观点错误。3.【解析】选 C。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A、D 两项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B 项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C 项看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知识拓展】“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

13、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4.【解析】选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改变、创造和消灭,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错误,正确;认识规律,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为人类造福,说法不科学。【变式备选】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在抢险救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救灾,要科学安排、科学处置、制定科学方案及科学实施。这反映了我国在战胜自然灾害过程中( )坚持把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结合起来已经掌握了客观规律,做到万无一失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8 -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ABCD【解析】选 A。坚持科学救灾,

14、实质上就是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故正确;掌握了客观规律也不意味着万无一失,故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故错误。5.【解析】本题以古代诗词的形式考查有关哲学知识。白居易的诗反映了变化发展的观点,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等。陈与义的诗反映了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辩证关系。答案:(1)白居易的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陈与义的诗:大意是“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