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之我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1559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念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理念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理念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念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念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念之我见教育理念之我见段志薇(中北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51)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教育理念的阐述以及自我理解,总结了在高校教育中应该重视的内容,重申了教师的“向导”和“路标”的作用。本论文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如何将每一名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拥有高素质的毕业生的方法。关键字:教育理念、教师、课程、心理素质My Own View on Education principleDUAN Zhi-wei (Dept.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Chin

2、a)Abstract:Through expatiating education principle and the self-understanding, the thesis summed up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high-school education, restated the teachers effect of “orientation” and “signpost”. In this paper, it combin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and explained the

3、 method which foster an undergraduate to be an all-side developed and holding high-diathesis graduate.Key words:education principle, teacher, course, psychology diathesis1.概述概述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

4、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教育理念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内外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名刚刚踏进高校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我对教育事业有着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看法,针对当前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下面就将我的一些教育观点讲述一下!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看到,尊重受教育者,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中外教育家的目标和理想。如追求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学生自由发展等等。中国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为追求受教育权的平等;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提出以“儿童为中心”

5、的教育思想,要求学校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尊重。我认为在高校教育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 ,既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身条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我认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不仅与所受的教育有关系,而且与自身的条件存在很大的关系。2.教育理念的内容教育理念的内容首先,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学校课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载体。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因此要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地设置课程

6、,并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促进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完整认识。学校要通过对课程实施效果的反思,实现对课程开发的质量控制,把教育理念贯穿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全过程之中。其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即不仅把学校安排的课程学好而且适当地开展兴趣课程。兴趣课程的学习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另一种是参加社团组织。选修课由学校各专业的教师来授课,在课堂上主要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掌握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开展这一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社团组织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在学校监督下运行的学生组织,

7、而参加学生社团的同学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加入的,学生社团在实践方面的机会比较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以后参加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同学对自己在高考时报什么志愿,考哪一所大学都比较盲目,主要是听从家长的意见来填报志愿的,对所报的专业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自己的特长科目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现在,一些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完成固定的课业就可以,或者是让学生完成他们安排的一些课程或者是比较热门的特长班,而没有考虑到应该结合学生自己的意愿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只有在他们选择的兴趣之内学生才会很认真地参加一些兴趣活动,如果只是一味的像布置作业一样安排学生学习一些内容,很可能

8、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我们学校现有的社团大部分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大力度支持这些社团生存所需的要求,让社团在学生素质全面形成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最后,在学生教育中还要确保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我认为:教育应当着眼于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上强化选择性;另一方面则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一种能促其一生更好生存、不断发展的素质,比如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性创新教育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等等。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必须的一个前提。所以,在对高校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不仅做到

9、要求他们认真完成学校计划内的教育内容,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且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特长小组,以确保学生在完成固定课业的情况下能够开展自己的兴趣。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是择业这一人生大事,如果能够在学校里很好地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毕业前对自己的特长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并且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那将会对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3.3.结论结论教师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向导” 、 “路标” ,起着“引路” 、 “架桥”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知识,怎样去加强个人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史宁中走向“尊重的教育” 中国教育报,2002 年 1 月 4 日,第 3 版作者:段志薇单位:机电控制工程学院 机电控制工程系 联系电话:13803432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