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48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大学,一个令我费解的地方二十载岁月荏苒,流转了童年,经历了青涩的牵绊,剩下的躯壳迎接了所谓无与伦比的美丽-大学。这个美丽的地方,却是一个让我费解的地方。没有鸟鸣,没有朝阳,或许是我们错过了吧,我们是迷茫的,因为当我们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再睡会。记忆的好学生都是讨人喜欢的,所以我努力成为一名好孩子,可是,现实扼杀了我,我做不到;现在,在大学里,我想做一名好学生,可是,理智扼杀了我。我同样做不到,因为这次是我自己不想去做,而是我在反思记忆中的好学生真的好吗?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想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诚然,大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除了特殊情况(身不由己) ,可以保证不逃课,是一件值

2、得称道的。对于这件事,我真的是无法去完成的。或许,逃课,有两个原因(我不想说那些因为游戏,恋爱逃课的人) ,一个是:老师很出色,可你无法领会,无法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另一个:老师很无聊,用的所有的课间,资料都是借用别人的。最可悲的是,无聊的课用无聊的方式强制学生听课-点名。走在校园里,可以看到一些忙忙碌碌疾走的人,也可以看到一些悠闲自得赏花的人,也可以看到一对对情意绵绵的恋人。当然有人会赞同第一种人,觉得后面两种人都是浪费时间。其实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我会产生一些想法,第一:第一种人这种忙忙碌碌的生活确实让他觉得充实,可是我想反问,这样忙碌为了什么?或许他会说:为了考

3、研!那我想说:考研你又是为了什么?生活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活呢?第二:后面两种人是在浪费时间吗?或许对于中国这样考试模式,成绩意义根深蒂固的国度会觉得那是一种对青春的亵渎。可是,你是否听过一个理论:简单而言,拿恋爱举例,一个人的初恋好似小学,如果分手了又开始了第二段恋情,就好似进入初中,每一次分手,就像每一次毕业,我们的智商会提升一个水平,而分手提升的情商。 (当然这是国外的科学家提出) 。又没有听说过,美国总统智商可能不高,或者很低,但是情商都特别高。赏花,这样拥抱大自然的行为,恋爱,这种体会异性美的做法,是不是应该被接受呢?(诚然,我不否认这里有对爱情的亵渎,对自然的轻浮。事情

4、没有完美和绝对,完美和绝对是对希望的禁锢。 )我心里知道,第一种人是有理想的,但是我只是说这样的理想真的可以符合你的人生轨迹吗?真的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吗?我所提倡的是一种方向,适合你飞翔的方向。我不想听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直到你滴穿了石头又能怎样呢,时间呢,青春呢?谁去负责!?何不用你的长处,去发展,去创造。正如我之前所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试,成绩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不得不提,为什么诺贝尔奖中国人得不到?我想说犹太人,英语系人他们的国度是一个发现天赋,创造天赋,培养天赋的地方,而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拥有的只是一盘散沙和扼杀天赋。记得上次有人问我:问什么杨振宁,丁肇中等,去了美国就能获

5、得诺贝尔奖?我想说的是,中国这样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群天赋极高,技巧极为熟练的解题高手,为什么中国可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但是却不能引领一个领域的未来。而西方恰恰与中国相反,所以当丁肇中等人,用他们在中国打下的基础学科的坚实功底加上西方创新,探索思想的整合,获奖可能大为提高。 (这里我避开了政治因素,诚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用中国的一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不喜欢这种僵化的教育制度。回到刚刚的话题,这些人追求什么呢?想必你心中已经有答案了,但是那只是你自己的答案,但是都离不开权力。有些人可能会说金钱,婚姻等等,但是,我想告诉你,中国,是一个被官场文化残害很深的国度,对

6、于封建时期的中国人来说,读书为什么?功名,功名为了什么?做官。做官为了什么?权力!中国人从祖祖辈辈开始就为了权力进行不懈的努力,从凿壁偷光到悬梁刺股,在中国只要有了权力便什么都有了,所谓升官发财。但是西方不一样,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的大背景下,首屈一指的是财富,是金钱。有了钱才有资本去玩政治,想想美国大选或许就明白了。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腐败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 )所以,大学生,如果你找到你适合的潜能,适合的领域便可以平步青云。这只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的追求,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比如人类美的艺术创造者,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者,人性思想的创造者,他们在自由,爱和美的世界里徜徉,精神

7、充实,自得其乐,只是被大部分权力追逐者排挤到了一个冰冷的角落,不为人所欣赏和赞美。但是,他们依然其乐融融。可是就是这些人推动了人类史的发展,但是他们失去了物欲上的享受,也许这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十分看重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视如粪土。在这一刻我理解了爱因斯坦。一个人,你可以名垂青史,只是你不可选择,而是它选择你。当你忘乎所以,当你心境澄澈,当你一如既往时,你书写了历史,历史也描绘了你。可是,这是要多么大的勇气。对于我们局外人来讲是勇气,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是心灵的需求,是生命的注定。我什么理解这种感觉,当我趁着夜色,游走霓色曼曼的青草池塘,看着柳梢上的半月皎洁,听着窸窸窣窣虫鸣,感

8、受着晚风拂柳。心声呼啸,随即赋诗一首,简直是张口就来,不假思索。当我回味此诗的时候,不禁回忆那晚的美景,心中依旧泛起涟漪。正如有人说,美景,如果没有人去欣赏和描写刻画,便失去了它的意义。或许我是在拯救意境美吧。可是,没人可以理解我,只是觉得我情感丰富,调侃我,奚落我,但是我只能像唐寅那样,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自己依然自得,或许是我离爱因斯坦的境界还差太多,没有完全融入自己的境界里。这是从宏观上分出两种价值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学生应该想一下到底人生应该怎么走。下面我想谈谈大学。大学,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有一个大跃进时期,整体蒸蒸日上,但是内部漏洞

9、百出,效率低下,这是个充满虚假的国度。首先来说,大学没有一个崇高的精神作为支撑,这里充满着政治和利益纷争。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尚?睿智?或者我们都想错了,学生会老师,都是些什么人,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想必读过大学的人都了解。在大学,真正有本事的老师教授都去做科研,因为可以赚钱,要么去晋升了,可以获得权力。去教学生的老师,可想都是什么人,诚然,作为学生没有资格去这样评价老师,就算他在无能,但是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个信服的态度,怎么去让学生去认同他。这里有着都是关系,金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我不知道一个学术环境夹杂了这些会变成什么样,总之不会促进。书上说,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一点都不错,这里有

10、我们不能学的,有我们学不到的,或者被抹去的,剩下的就是给我们的洗脑,让我们如果以后有幸接触了反对统治者的言论就会义愤填膺的给予反驳。这就是教育所达到的目的,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为什么汉朝独尊儒术,为什么孔子成为我们圣人,为什么儒家成为我们首推的思想。那是因为,孔子,一个实实在在,忠心耿耿的捍卫封建统治的世纪导师,所以会这么流传千古,他推崇,性本善,所以就为官场,尤其是皇权有了一个理论道义上的支持,作为一个国家的帝王,思想品质必定比平常人要强万倍,要不然就不会成为龙种了。就在这种皇恩浩荡中农民受到最彻底的压榨,最终官逼民反,但是从始至终都是反对贪官,没有一个是反对帝王的,这就是孔子留给我们的故事。其

11、次,我认为,从小我们就对大学有了个错误的估计,或者说是没有与时俱进,我父亲那个时候大学就等于铁饭碗,但是时代变了,但是教育方式依然是那样,让孩子对于大学有个终极目标的憧憬,致使一旦到了大学出现了各种松懈,放纵的行为。而且,大学生特别浮躁,媒体也特别会利用这种氛围制造舆论,大学生就业,大学生了没,大学生创业等等,致使在这个最应该学习的时间段我们选择了浮躁的方式去生活,每天想着如何去赚钱,去创业。我不认为这是合理的。而且中国人的弊病就是投机取巧,以偏概全,每次都把比尔盖茨放在嘴边说事,我想问你知道为什么比尔盖茨能成功吗?诚然,比尔盖茨的确是一个奇葩,不得不说他有天赋,而且有着坚持不懈的品格,记住他

12、是在美国成功的,不是在中国,两个国度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仅是经济,更重要的文化,文化在一个国度就是一种习惯长期沿袭的结果,如果把比尔盖茨放到中国也许不会有什么作为,此外,就是盖茨有个很厉害的父母,企业家,家产万贯,而且关系网复杂,这些都是要分析的,不仅仅是辍学去创业,再说盖茨不是白手起家。还有些人会那白手起家的人,天天抱怨,要踏入社会,成功者学历很低的很多。确实,英雄不问出处,只问能否创造价值,也许是初中毕业。但是我想说的是,人和人是有差别的,举个例子,刘邦,汉高祖,厉害吧,但是就是个流氓,三十三岁才当上一个小官,满嘴粗口,对人也不好,为什么他可以打败项羽,原因很多,这里不作分析,但是有一点可以

13、说,刘邦是个自己不行,但是很会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的人。假如说刘邦是个初中毕业,那么张良,萧何那可算是大学生吧,但是还要为他出谋划策,始终不会作为帝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帝王的气质,只有军事辅佐的才华,所以要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做选择。不可以盲目。所以,大学生不能太浮躁,盲目,不知取舍。个人认为,为什么大学会每况日下,我觉得和扩招有关,木桶效应解释,一个团队,集体的实力不是最有权威的人决定,而是由最劣质的那个人决定,用污水定律解释就是,一个集体无论再好,假如加入了一个破坏分子,会把整个集体带向消亡。盲目做大做强也是一个社会,学校,可以说是这个国度的国民投机取巧的证明。但是,不这样又得不到生源,这就是这个社会教育存在的矛盾,没有办法不去走关系,没办法不去联系政治,利益,没有办法不去做法做强,这是社会的胁迫。大学所出现的种种迹象都是社会的映射,都是这个国度内部的矛盾所决定的,所以盲目进行教育改革不如先从文化层次中找到根源,找到中国人性格的本质。这样才是解决此问题的长久之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