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46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实体店沦为电商试衣间 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商家忌讳顾客查看货号在实体店看好商品的款式型号,回家转投网店购买,既不用担心号码款式不合适,又可以享受相对便宜的价格,这个“线下选、线上买”的群体让实体店颇为头疼。如今,这个群体已经扩展到家具、家电、图书等诸多领域。看似是占小便宜,实则折射出实体店和网店之间对客源的争夺战。一些实体商家甚至感慨:“这生意没法做了。”他们也绞尽脑汁开始反击。逛商场逛商场手写价签盖货号 图书穿上塑封套日前,记者在来福士三层的 collect point 专卖店无意中发现,所有衣服的吊牌上都有一个手写的价签,不仔细看会误以为是商品打折之后的价格,而实际上这

2、些吊牌上都已经有打印好的价格,有些价签上的手写价格和打印的价格甚至完全一样。记者仔细查看发现,秘密在于这些手写价签的位置,它们盖住的正好是吊牌上印着货号的条形码。记者留意到,其中有一些手写价签有被人撕过又重新粘上的痕迹。还有消费者反映说,有的品牌直接用不干胶粘住货号,甚至直接拿掉商品吊牌,感觉十分不方便。类似的“不方便”也出现在书店,给书包上一层严严实实的塑料“外衣”,这一做法越来越流行,但读者想了解一下书里的内容却变得非常困难。记者在凤凰汇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书店看到,眼下热卖的莫言的十几种新书被摆在了显著位置,但都无一例外被塑封了。一位读者拿起一本塑封的图书刚准备拆封,便被店员及时制止。店员

3、给出的解释是,很多书里有光盘,塑封以后可以防止丢失。被制止的读者则失望地告诉记者,看不到书里的内容就没有办法判断值不值得买,只好作罢,“包上塑料封套的书越来越多了。”在另一些商家,消费者则能感受到导购“过分热情”的服务。在北三环一家商场女装专柜工作的小吴告诉记者,按照公司的要求,客人试穿外套等不需要进试衣间的服装时尽量“贴身跟随”,顾客去结账时也要寸步不离,“我听说有的品牌要求导购必须把票据拿在自己手里,陪着顾客排队,直到轮到他才把票给顾客。”消费者王女士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她独自去某商场购物,进了试衣间后,导购不停地在外面询问大小是否合适、需要不需要换颜色,“根本没法集中精力试衣服,热情

4、得过头了,试衣间也算是私密空间吧。”“我们也没办法,很多人试完衣服感觉挺满意,但一看价签,直截了当地就说太贵,要去网上买。”昨天,银座 MALL 欧时力店的一位导购一语道破了商家这些“不为顾客着想”做法的原因。她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前天下午接待了两名结伴而来的年轻女顾客,试了七八件衣服,还问了很多细节问题,她跑前跑后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但最后一件都没买,“她们走了我还得把这些衣服都一件一件叠好,挺郁闷的。”这位导购抱怨说,有些顾客会试个没完,有些顾客只看款式,对导购来说,后者就算是帮大忙了,“至少不用我们叠衣服。”对网上盛传的拿掉吊牌和用不干胶粘上货号的做法,她觉得现实中不太可能那么做,因为入库

5、和销售统计都要用到上面的货号,如果真那样做的话,连每晚的结账盘点都得先把吊牌恢复原状才可以。对于“过分热情”的服务方式,这位导购表示可以理解,不停询问是为了不让顾客在试衣间捣鬼,陪同结账是为了不让顾客中途溜走,“如果顾客通过这些手段记住了商品的货号,再去上网买就非常容易了。”她最后抱怨说:“我们工资挺低的,没有销量就没有提成,长期下去,这生意都没法做了。”究原因究原因实店沦为试衣间实店沦为试衣间 回家网上下订单回家网上下订单实体商家之所以如此忌讳顾客查看货号,是因为凭着这串数字,顾客就可以从网上寻找到售价更便宜的卖家。这种情况在服装行业尤其突出,实体店也因此有了“网络试衣间”的尴尬别称。“大概

6、是三四年前吧,我读大四要找工作了,需要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去面试。”如今已经在一家民营公司工作了好几年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去商场转了转,发现价格实在不是一个大学生能承受的,“动不动就上千,我回来在淘宝上一查,一般能便宜一半左右。”工作以后,刘女士也经常到商场去试衣服,选好合适的款式号码后回家网购。她指着身上的黑色长款羽绒服告诉记者,这件衣服在专卖店里标价 1999 元,她在淘宝上 1250 元“收”的。商场抄号、网上购买,既降低了尺寸不合适的风险,又享受了网购相对较低的价格,颇受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记者逛了多家商场后,对商品的货号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基本是一串数字和字母的组合,似乎毫无规律可循,记忆

7、起来难度很大。但刘女士却颇有心得:“很多服装品牌的货号会用年份打头,比如 2012 年的款就用 112 打头,111 代表的就是 2011 年的旧款,后面几位数代表的是具体款号。”在国瑞购物中心的无印良品专卖店,记者刚掏出手机打算给一件心仪的大衣拍照,立刻有店员走过来礼貌地告知:“对不起,我们店不让拍照。”为了躲开导购的监控,刘女士的一些同道中人会选择到试衣间等隐蔽的地方,用手机把货号拍下来。“有些店会说不购物不能抄号,那就买双袜子什么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抄号也有策略,“可以用换颜色、换号码等借口把导购支开。”她告诉记者,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先让导购开票,票据上肯定会有商品货号,“专柜和收银不

8、在一个地方,直接拿走票据导购也没办法。”除了服装,购物达人们还可以通过相同的办法为家里添置家电、图书、家居用品等。在他们看来,到卖场里打探家电的价格最省事儿,根本不用躲着藏着,因为家电品牌都会准备一些产品宣传资料,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导购把价格和型号写在上面,然后“回家考虑一下”。做调查做调查店里大衣价上千店里大衣价上千 网上半价不新鲜网上半价不新鲜一边是千方百计“抄号”,一边是想法设防制造障碍,商家和消费者如此步步紧逼地斗法,网店的“魔力”真的有这么大吗?记者对此作了一番探访。昨日,记者在银座 MALL 一层的欧时力专卖店随机选取了一款夹棉外套大衣,吊牌上的价格为 939 元。导购告诉记者,目前

9、此款大衣不参加任何优惠促销活动。记者留意到,近千元的价格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留恋地看了几眼就放弃了。然而,在代购开出的价目表上,这款大衣的报价至少便宜了一半。在淘宝网输入“欧时力”和它的货号 1124302900 进行搜索,出现了 238 个相关商品,仅从图片判断,全部和记者在专柜看到的一模一样。其中,欧时力官方旗舰店的报价和实体店相同,其他卖家中报价 610 元以上的商品有 108 个,近一个月内的成交量仅为 4 笔。在这 238 个商品中,报价最低的仅为 135 元,大多数报价在 500至 600 元,大部分人选择购买的是这个价格区间的商品。而图书的价格显得更为透明。记者从卓越亚马逊购买

10、了目前畅销的大故宫等 6 本书,总共花了 111.9 元,隔天送货上门,而且满足了商家的免费送货条件,没有再支付额外的送货费用。在这些书的各自页面上,商家都提供了“在线试读”功能,可以看到书的封面、目录、版权页、封底等信息,还提供了 8 页的正文节选。通过试读,记者初步了解到了书的一些情况。记者算了一下,如果在实体店购买这些书,基本是按照书上标注的原价,总共需要 205.6 元,网购的价格相当于打了 5.4 折。由于工作需要,大学教师王女士每个月都会购买一些新书,日积月累,她开始为这笔开支心疼了,“后来网上书城开始多了起来,除了个别书因为专业性太强发行量小之外,基本上都能找到,新书一般最贵也能

11、打七折。”王女士告诉记者,在书店翻翻就知道这本书该不该买,记下书名和出版社,回家就上网下单,“送货快,包装好,装在规整的纸箱里,不管刮风下雨都送到家门口,最重要的是省钱了。”家居用品也是如此。家住朝阳区的董小姐家里刚装修完,需要购置大量的收纳用品,包括塑料抽屉柜、藤编筐和放在橱柜抽屉里的分隔篮等等。“这些东西在超市里贵了去了,个头不大的一个竹筐要 65 元,我在网上买的才 30 元,店家还包邮。”董小姐上周几乎天天逛超市,看中了什么收纳用品,先把牌子和价格抄下来,回家确认尺寸后网购。她告诉记者,买得最成功的是一套六层抽屉式整理柜,价格是 206 元,“这个柜子我在超市里看卖 339 元。”她比

12、较得意的“作品”还有一块“大达”牌长条形地垫,店里卖 49 元,网店里最低价才 28 元。谈观点谈观点实店价格该调整实店价格该调整 消费体验须提升消费体验须提升多跑几步路,就能省钱,所以对价格敏感但对时间成本不看重的中低消费群体对“抄号”非常热衷。“抄号族”的出现,折射出了电商的发展优势和实体商业的无奈。一种观点认为,这说明商场确实该适当降价。著名互联网分析师、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表示,理论上,“抄号族”对实体店不太公平,他们只看不买,这样实体店就成为了“展览厅”和“试衣间”。但是,这也说明实体店需要在价格上做适当调整,吸引消费者。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水平尽管电商来势汹汹,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实

13、体商业并非无路可走,提升购物体验是把消费者拉回商场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商业专家黄华军看来,防范“抄号族”的措施都不能治本。“有的消费者愿意先跑去商场抄号,再回家上网下单,可见他们比较在乎差价,对来回商场的时间成本却看得不重,理论上他们不是高收入者,购买的是中低档服装。事实上,除了价格,购物体验也是消费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套头衫上网买不要紧,因为套头衫标准统一、价位较低。但如果要买中高端品牌的西服、衬衫,恐怕就得亲自到店里去试穿甚至定做了。这不仅限于高端品牌,稍微上点档次的服装都是如此。服务水平带来的购物体验,是实体店与网店的主要不同。”做足消费体验做足消费体验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

14、认为,电商很难取代实体商业,尤其是购物中心,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购物中心提供给消费者的体验和个性化。“目前消费趋势中出现了网络化趋势,对于实体商业而言,应当加强消费过程的体验性和服务的针对性。在购物中心,消费者可以感受来自不同国家的品牌、流行时尚与经典商品的协调、零售服务与其他服务结合的多样化构成、多样性的价位选择与丰富的品牌组合等等。”郭增利认为,在电商的强势围攻下,“做足体验”可以说是购物中心的发力点,具体做法包括:在业态上增加对客群特征的服务型业态;打造建筑亮点、提升购物的环境品质,引导客群的生活方式等。郭增利告诉记者,按照中国目前的数据,购物中心在整个社会销售中的比例在 7%左右,上海现在

15、达到 13%,从这个角度来看,占比高于电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对电商下一步的发展也会形成一些阻力和障碍。”不过郭增利同时认为,实体商业尤其是购物中心应该感谢电商,“它们给购物中心开发降了温,购物中心的阶段性过剩是不容回避的。”试调整试调整自开网店迎挑战自开网店迎挑战 多元经营求生存多元经营求生存购物中心:提供多元化业态购物中心:提供多元化业态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方面,郭增利以去年 6 月开始调整升级的悠唐购物中心举例,这家购物中心将定位调整成为“都市白领”一站式购物娱乐体验,并根据主题定位和客群实际消费需求调整业态和品牌组合,强调体验性和互动性。悠唐购物中心总经理罗松向记者介绍说,调整后的

16、新悠唐不光是卖商品,还增加了为城市白领提供各类服务的多元化业态,满足衣、食、住、行、学、玩等全方位的消费需求,如精品超市、瑜伽健身、美容 SPA(乐天超市、屈臣氏、佩霖国际自然养生会所、法国安杰玛国际 SPA 会所、佳丽美甲)、疯狂钢琴、证件快照等,用丰富多元的业态进一步强化了购物的体验性。百货:开设自己的网上商城百货:开设自己的网上商城相对于购物中心业态来说,百货感受到的来自电商的冲击更为迅猛和直接。记者注意到,多家百货店已纷纷“触网”,用“打入敌人内部”的方式来迎接挑战。西单商场、当代商城、上品折扣、新世界百货、王府井百货等都已经开设了自主运营的网上商城。品牌:推品牌:推“网络专供网络专供”款款“这衣服太贵,我还是上网买吧。”昨晚在东三环富力百货的某女装专柜,白领小刘的话立刻被促销员的“贴心提示”噎住了:“那您要等春天了,我们品牌当季新款三个月内不会在网上销售的。”据了解,一些生产厂商禁止代理商在网店里销售新款,如果发现将会重罚。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思加图、ZARA、only、天美意等热门代购品牌都已经开设了网络旗舰店,虽然有新款商品,但价格和专柜一模一样,优衣库、GAP、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