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46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 肝硬化的病因和症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消化性溃疡:(GU) 1、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胃液和胃蛋白酶(当胃液 PH 在 4 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去活性,是溃疡形成的直 接原因)其他:吸烟、遗传、十二指肠运动异常、急性应激 2、临床表现:腹痛(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呈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反酸、恶心、嗳气、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失眠、多汗、脉缓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体征:溃疡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固定而局限的轻压痛,压痛点长偏右,缓解期无明显体 征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多见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溃疡大,表现不典型,疼痛无规则, 消化道症状突出,需与胃癌鉴别复合型溃疡,DU、GU

2、 同时存在幽门管溃疡,胃酸分泌过高球后溃疡,夜间痛,背部放射痛多见 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1)疼痛:腹痛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和机制 a. 对服用 NSAID 者,若病情允许应停药,若必须用药,可遵医嘱换用对胃黏膜损伤 少的 NSAIDb. 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刺激性饮食,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c. 嗜烟酒者,劝其戒除,与病人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督促完成指导缓解疼痛:观察病人疼痛的规律和特点a. 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空腹痛或午夜痛,指导病人疼痛前或疼痛时进食碱性食物, 如苏打饼干,或服用制酸剂,也可局部热敷或针灸止痛活动与休息:溃疡活动期且症状较重者,

3、嘱其卧床休息几天至 1-2 周;病情较轻者 鼓励其适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用药护理:a.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应在饭后 1 小时和睡前服用;避免与奶制品同时服用, 也不宜与酸性的食物与饮料同服。b. H2 受体拮抗剂: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一天的剂量在睡前服用。若同 时服用抗酸药,两药间应间隔 1 小时以上。c.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引起头晕,嘱病人用药初期避免开车或做其他必须高 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d. 其他药物:硫糖铝片应在进餐前 1 小时服用,不能与多酶片同服,枸橼酸铋钾餐 前半小时服用。(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 进餐方式:规律定时进餐,少时多餐,每天 45 次避

4、免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b. 食物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重病人以面食为主,忌食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性 强的食物。c. 营养监测:定期测量体重,监测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2、肝硬化: 1、病因: 病毒性肝炎(我国最常见) 慢性酒精中毒(西方国家多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长期接触药物或化学毒物 胆汁淤积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肝静脉回流障碍 免疫紊乱 隐源性肝硬化 2、临床表现: (1)代偿期肝硬化: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以乏力、食欲不振、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 有腹胀、恶心、厌油腻、上腹隐痛及腹泻等。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可 缓解。病人营养状况一般或消瘦,肝脏轻度增大,质地偏硬,可

5、有轻度压痛,脾轻至中度 大,可有蜘蛛痣、肝掌等表现。(2)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a. 肝功能减退:全身症状:一般状况差,疲倦乏力,消瘦,面色灰暗黝黑(肝病面 容) ,皮肤巩膜黄染、干枯粗糙,水肿,舌炎,口角炎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最常见。 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胰岛素增多。b. 门静脉高压: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食管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出现呕 血、黑便及休克等表现。腹壁静脉曲张。腹水(最显著的表现) 。c. 肝脏情况:早期肝脏增大,表面平滑,质中等硬;晚期肝脏缩小,表面呈结节状, 质地坚硬;一般无压痛但在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或并

6、发肝炎和肝周围炎时可有叩击痛和压痛。(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 3、护理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 (1.52.0g/d) ,进水量限制在每天 1000ml,严禁饮酒,适当摄入脂肪,动物脂肪不宜过多 摄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b. 避免损伤曲张静脉c. 营养支持: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d. 营养状况监测:记录患者,出入量(2) 体液过多a. 体位:平卧位有利于增加肝肾血流量,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故 应多卧床休息。可抬高下肢,减轻

7、水肿。大量腹水者卧床时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运动。b. 避免腹内压骤增:大量腹水时,应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c. 限制钠和水的摄入d. 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利尿速度不宜过快,每 天体重减轻一般不超过 0.5kg,有下肢水肿者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 1kg。e. 腹腔穿刺放腹水f. 病情观察: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体重,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变化。3、肝性脑病:1. 病因:各种肝硬化,特别是肝炎后肝硬化时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2. 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镇静催眠药、麻醉药、 便秘、感染、尿毒症、低血糖、外科手术。3. 临床

8、表现: 一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 样震颤。二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定向力障碍,有腱反射亢 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Babinski 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异 性异常。三期(昏睡期):昏睡,可唤醒,醒时可应答,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 续存在或加重,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 或加重,脑电图明显异常。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等强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 张力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减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由于病人无法合作,扑翼

9、样震颤无 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4. 护理措施:(1)意识障碍 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关a. 病情观察:密切注意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观察病人思维及认知的改变,可通过 刺激或定期呼唤等方法评估病人。b.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清除胃肠道内积血,减少氨的吸收,可用生理盐水和弱 酸性溶液灌肠,禁用肥皂水。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避免应用镇静催眠药和麻醉药。防止及控制感染。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c. 心理护理d. 用药护理:新霉素类会导致听力下降和肾损害,不宜超过一个月;乳果糖易产气, 应从小剂量用起;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时注意监测血清钾和钠的浓度;尿少时少用钾剂,明显腹水和

10、腹胀时慎用钠剂;大量用葡萄糖时,警惕低钾血症和心衰。e. 昏迷病人的护理:仰卧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给氧; 保持床单平整,干净,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眼睑不闭的人用生 理盐水纱布覆盖;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尿量、颜色、气味;给病人肢体做 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a. 给予高热量饮食:56.7MJ(12001600kcal) ,入量不宜超过 2500ml,量出+1000= 入量。b. 蛋白质的控制:保持正氮平衡。急性期首日禁蛋白饮食,给予葡萄糖;慢性肝性 脑病病人无禁食蛋白质的必要;蛋白摄入量为 11.5

11、g(kg.d);植物和奶制品蛋白优于动物蛋 白,有利于维护结肠的正常菌群及酸化肠道。c. 不宜用维生素 B6。4、急性肾小球肾炎:1. 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常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2. 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男性多见。(1)尿液改变: 尿量减少:大部分病人起病初期,尿量降至 400700ml/d,12 周后逐渐增多,但无尿少见。血尿:首发症状。蛋白尿:多数有,常为轻至中度。(2)水肿:首发症状。晨起眼睑水肿,可伴有双下肢水肿,严重者全身水肿、胸水 和腹水。(3)高血压:80%有,多为一过性的轻至中度高血压,其发生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4)肾功能异常:早期尿量减少而至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常于 12

12、 周后随尿量增 加恢复正常。(5)并发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3、护理措施:(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a. 饮食护理:严格限制钠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低于 3g;还应控制水和钾 的摄入,尤其尿量减少者;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足热量及维生素。b. 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23 周,部分病人需卧床休息 46 周,待 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12 年内避免重体力 劳动。c. 病情观察d. 用药护理:注意观察利尿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5、慢性肾衰竭:1. 病因:我国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

13、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 化、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炎、多囊肾等。2. 临床表现:(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2)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糖耐量减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蛋白质营养不良、血浆清蛋白水平降低。(3)各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最常见,最早出现)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里衰竭;心包炎;动脉 粥样硬化呼吸系统:气促;若酸中毒,深长呼吸;循环负荷过重、心功 能不全时可发生肺水肿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倾向皮肤表现:皮肤瘙痒(最常见之一)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神经、肌肉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内分泌失调:性激素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主要死因之一)常见肺部感染、尿路感

14、染、皮肤感染。3. 护理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 饮食护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给予足够热量b. 改善病人食欲c. 用药护理:病人蛋白质摄入低于 0.6g/(kg.d)时,应补充必需氨基酸,静脉滴 注时注意速度d. 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体重、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 水平等(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a. 评估皮肤情况:颜色、弹性、温湿度、有无水肿、瘙痒,受压部位有无发红、 水疱、感染、脱屑b. 皮肤一般护理:用中性肥皂或沐浴液,洗后涂润肤剂,指导病人修剪指甲,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止痒剂c. 水肿的护理(3)活动无耐力a. 评估活动的耐受情况:活动

15、时有无疲劳、胸痛、呼吸困难、头晕b. 休息与活动:慢性肾衰竭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较重者需绝 对卧床;能起床活动的病人,鼓励适当活动,以不出现心慌、气喘、疲劳为宜;贫血严重 者应卧床休息,坐起、下床时动作缓慢,以免头晕;长期卧床者,指导病人床上活动肢体。c. 用药护理:贫血者,遵医嘱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4)有感染的危险a. 监测感染征象:监测病人有无肢体体温升高;注意有无寒战、疲劳无力、食 欲下降、咳嗽、咳脓性痰、肺部湿罗音、尿路刺激征、白细胞计数增高等b. 预防感染: 安置单人病房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生活护理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接受血透的患者预防性注射乙肝疫苗并尽量减少输入血液制品c

16、. 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使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抗生素,观察药物疗效与 不良反应。6、贫血:1. 病因及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造血微环境受损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2:主要临床表现:(1)一般临床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与骨髓 肌氧的供应不足有关。(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血,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3)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加快及不同程度的护理困难。(4)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时贫血病人心血管系统的主要 表现。 (5)消化系统症状: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6)泌尿系统症状: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7)生殖内分泌系统症状: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 导致月经失调。 六(缺铁性贫血)1. 病因:铁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铁吸收不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