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32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编者按:编者按: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而“一带一路”这两条通过陆路与海洋的“新丝绸之路”,正是将广袤亚洲连接成“命运与责任共同体”的关键。搜狐财经在博鳌前期推出“华人看亚洲”系列特稿,邀请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工作、旅行多年的中国人,写下他们对所在国的所见所闻,以平民视角解读变动中的亚洲共同体。第四篇,我们谈新加坡。“城邦国家”新加坡,有着被外界评为“最廉洁高效、治理最杰出”的政府,是亚洲重要的航运、金融、化工中心。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曾学习过新加坡模式。如今,新加坡令人羡慕的软硬件环境,让很多中国人移民前往。那么,新加坡经济成功的

2、秘诀在哪?如今又面临什么挑战?作者:谢至理从我 2003 年赴新加坡求学,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新加坡从儿时听到的“花园城市”的模糊概念,逐渐变成了我每日生活的环境,我在这里读书、工作,与我的太太相识、相恋,新加坡算是第二个故乡了。同期赴新的朋友们,多已有了家庭,有些已经开始生儿育女,生活的种种琐事慢慢变得非常现实,小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不断影响着我们这些人的生活。初到新加坡,被安排住宿在学校的宿舍。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坐落于新加坡的武吉知马山附近,是标准的富人区。宿舍周围是很多的独栋别墅,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游泳池,一些政府高官,比如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还有不少部长级的高官,都住在附近。这就

3、是我对新加坡的最初印象一个非常富裕,人人家里住泳池别墅的地方。现在看来这种印象是可笑的,一旦从那边富人区搬出去后,就见到了更多样化、更有魅力的新加坡。新加坡是个城市规划非常好的地方,要让 500 多万人舒适地生活在面积只有 719.1 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城市规划着实是不容易的。在新加坡,有摩天大楼密集程度不输给任何大都市的金融区,有世界游客聚集的众多商业街和购物中心,保护的非常好的热带雨林和自然保护区遍布于小岛各处,有宽阔的道路,高效整洁的公共交通,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还有各种各样的住宅区。只看数据,新加坡真的是个很理想的适合年轻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人均国际投资头寸表中,新加坡仅次于卢森堡,排

4、名第二;外汇储备排名全球第十位,介于印度和德国之间;人均名义 GDP 一直排在世界前列,领先美国;平均寿命、医疗基建、婴儿死亡率等反映国民健康程度的指标都是世界排名前列;政府出了名的清廉、高效;教育质量更是有目共睹,很多华人艺人、名人会把孩子送到新加坡接受教育,可见一斑;加上较低的通胀率,和常年保持在 2%左右的失业率,还有远低于其它国家的个人税收,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工作生活的地方。李光耀的审时度势李光耀的审时度势但是很多东西只看数据是看不出来的。邓小平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出访过新加坡,而李光耀先生也是那时候起,就早早意识到了中国崛起对新加坡的影响。邓小平先生出访后第二年,新加坡政府就开始了

5、讲华语运动。彼时的新加坡,华人因为各自不同的籍贯,而说不同的方言,讲华语运动旨在新加坡华人中推广北方官话,着重口语。讲华语运动至今还在每年举行着,其实早在我到新加坡求学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华人基本都能用华语进行口头交流。虽然很多新加坡人讲华语不像讲英语那么流利,但是与我们这些中文母语者的日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在华人居多的办公室里,虽然办公时都用英语,但是同事间的闲聊反而是让人更有亲切感的新加坡式华语一种以普通话为主,混合了少数华人方言词汇和马来语词汇的交流语言。和李光耀先生的很多其它政策一样,讲华语运动对于新加坡有着长远的正面影响。中国现在是新加坡的第三大出口经济体,仅次于马来西亚和

6、香港,同时中国又是新加坡仅次于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进口国。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就业、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互相投资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能最好的体现这一点的就是“胃”。我刚到新加坡时和朋友一起吃火锅还要去滨海湾的大排档,用的是中间一个小汤锅,外面围了一圈很容易烤糊的烧烤架,这种锅吃的也不是特别过瘾。这么些年过去,正宗的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开了不少,各地菜肴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大学食堂甚至卖起了煎饼果子。而当年滨海湾大排档的地方,早被改建成了新的地标金沙酒店,前两年,海底捞火锅也跟着谭鱼头的步伐,开到了新加坡金融区附近的克拉码头。政府治理水平政府治理水平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去年搬到了伦敦生活

7、暂居。期间和一起来伦敦的新加坡同事谈起,觉得伦敦虽然有各种美好,但是在新加坡住久了,还是更想念岛国的生活,理由无非是税收、安全、气候和饮食这些。我今年年初回了一趟新加坡,除了家附近新开的购物中心外,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鸡蛋的价格涨了我刚毕业的时候一大盒三十个鸡蛋约是 4.5 新币,去年我搬去伦敦时候是 5 新币左右,而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快 6 新币了。新加坡的农产品几乎全部靠进口,进口国从近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到远的美国、巴西等等,都有。这种农产品的分散式进口,一是保证农产品的种类丰富,同时也为了预防国际关系问题造成的农产品供应的问题。鸡蛋价格的升高只是一个小的参数,伴随着这个的,是新加坡

8、连续两年保持了经济学人杂志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的第一名,高过纽约、伦敦、东京等。造成新加坡的高生活成本,私家车是逃不开关系的。新加坡私家车售价是伦敦等地的数倍,最新的拥车证竞拍价格更是在 60000 多新币(约 30 万人民币),历史上甚至到过 90000 新币,使得拥有私家车变得非常昂贵。但是即使抛去私家车,新加坡也有其它方面的各种挑战。80%的新加坡居民生活在政府组屋中,这种组屋由政府建造,然后低于市场价卖给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而这里的“符合条件”很多时候就是购买人要结婚,有个玩笑说到新加坡人求婚的时候说的不是“嫁给我吧”,而是“我们一起去申请套组屋吧”。旨在解决住房问题的组屋是有够买限制

9、条件的,对于初次购买者来说有一项是夫妻双方收入,当收入过了一定水平后,就只能够买私人公寓,预算更加充足的则可以够买别墅等。政府组屋和私人公寓的同时存在,使得房价成为一个敏感话题。保证人人有房住,但是又不能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就像走平衡木一般。过去十几年,新加坡房价增速非常快,也因此造就了很多隐形富翁,而政府为了稳定房价,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于外籍永久居民的政府组屋限购,对于房屋贷款的额度限制等等,同时也加快了新房建设,使得过去两年,新加坡房价居然缓慢下降了一点。新加坡面临的挑战,当然不是房价和车价这么简单。2013 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人口政策白皮书,目标在 2020 年将人口从 530 万提

10、升到600 万,在 2030 年提升到 690 万。新加坡本身的生育率非常低,和日本相当,所以这一部分的人口增长非常倚赖人才引进。这种大规模的人才引进,除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摩擦外,文化融入、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等,都需要新加坡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这两年已经出现了医院床位不够而需要临时架设病床的问题。产业方面,新加坡经济支柱之一的港口,也逐渐面临着上海、宁波等港口的影响,而石油化工和晶圆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也很大范围上受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是我对于新加坡未来的发展是有正面期望的。这个不大的国家,一直都像个保养良好的机器一样,高效、准确的运作,我相信在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人才政策的推动下,新加坡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