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29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十四 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悉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与要求; 2 掌握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指身体抵抗细菌 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1) 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 病; (2) 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 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 生。 2 机体的免疫力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 NK

2、细胞活 性 4 个方面,通过检测动物实验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1) 200 目筛网; (2) 24 孔培养板; (3) 96 孔培养板(平底) ; (4) 玻片架; (5) 微量血凝实验板; (6) 血色素吸管; (7) 手术器械; (8) 打孔器; (9) 计时器; (10) 二氧化碳培养箱; (11) 超净工作台; (12) 恒温水浴; (13) 离心机; (14) 酶标仪; (15) 721 型分光光度计; (16) 显微镜。 2 试剂 (1) 生理盐水; (2) 丙酮; (3) 甲醇; (4) 盐酸; (5) 异丙醇; (

3、6) DNFB; (7) 麻油; (8) 硫化钡; (9) Na2CO3; (10) RPMI1640 细胞培养液;(11) 小牛血清; (12) 2 巯基乙醇(2ME) ; (13) 青霉素; (14) 链霉素; (15) 刀豆蛋白 A(ConA) ; (16) Hanks 液; (17) PBS 缓冲液(pH7.27.4) ; (18) SA 缓冲液; (19) 琼脂糖; (20) 印度墨汁; (21) SRBC; (22) 鸡红细胞; (23) YAC1 细胞; (24) 补体(豚鼠血清) ; (25) MTT; (26) Giemsa 染液; (27) 乳酸锂或乳酸钠; (28) 硝基

4、氯化四氮唑(INT) ; (29) 吩嗪二甲酯硫酸盐(PMS) ; (30) NAD; (31) 0.2mol/L 的 TrisHCl 缓冲液(pH8.2) ; (32) 1%NP40 或 2.5%Triton。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1) 对于水溶性样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对于脂溶性样品, 用调和油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 (2)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 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3)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 的乙

5、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 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 15%,允许将其含量 降至 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 6070减压进行浓缩。浓缩的倍数依具体实验要求而定。 (5) 对于以冲泡形式饮用的受试样品(如袋泡剂) ,可使用该受试样品的水提取物进行功 能实验,提取的方式应与产品推荐饮用的方式相同。如产品无特殊推荐饮用方式,则采用 下述提取的条件: 常压,温度 8090,时间 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

6、10 倍以 上,提取 2 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浓度。 (6) 必须经口给予受试样品,首选灌胃。如无法灌胃则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中,计算受 试样品的给予量。 (7) 以载体和功效成分(或原料)组成的受试样品,当载体本身可能具有相同功能时, 应将该载体作为对照。 2 动物实验 (1) 动物选择: 推荐用近交系小鼠,20g2g,单一性别,每组 1015 只。(2) 剂量分组: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 10 倍为其中一 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3) 样品给予时间: 所有试验动物均食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动物自由摄食、摄水。给 予受试物的灌胃体积为 20

7、ml/(kgBw)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30 天,必要时可延长至 45 天, 免疫模型动物实验可适当延长。 3 指标检测 (1) ConA 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 法) 试剂配制 a 完全培养液: RPMI1640 培养液过滤除菌,用前加入 10%小牛血清,1%谷氨酰胺 (200mmol/L) ,青霉素(100U/ml) ,链霉素(100g/L)及 510-5mol/L 的 2 巯基乙醇, 用无菌的 1mol/L 的 HCl 或 1mol/L 的 NaOH 调 pH 至 7.07.2,即完全培养液。 b ConA 液: 用双蒸水配制成 100g/ml 的溶液,过滤除菌,在低温冰箱

8、(-20)中保 存。 c 无菌 Hanks 液: 用前以 3.5%的无菌 NaHCO3 调 pH7.27.4。 d MTT 液: 将 5mg MTT 溶于 1ml pH7.2 的 PBS 中,现配现用。 e 酸性异丙醇溶液: 96ml 异丙醇中加入 4ml 1mol/L 的 HCl,临用前配制。 脾细胞悬液制备: 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 Hanks 液平皿中,用镊子轻轻将脾 磨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经 200 目筛网过滤,或用 4 层纱布将脾磨碎,用 Hanks 液洗 2 次,每次离心 10min(1000r/min) 。然后将细胞悬浮于 1ml 完全培养液中,用台酚蓝染色 计数活细胞数(

9、应在 95%以上) ,调整细胞浓度为 3106 个/ml。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 24 孔培养板中,每孔 1ml,一孔加 75l ConA 液(相当于 7.5g/ml) ,另一孔作为对照,置 5% CO2,37 CO2 孵箱中培养 72h。 培养结束前 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 0.7ml,加入 0.7ml 不含小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养液, 同时加入 MTT(5mg/ml)50l/孔,继续培养 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 1ml 酸性异丙醇, 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然后分装到 96 孔培养板中,每个孔分装 36 孔作为平行 样,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以 570

10、nm 波长测定光密度值。也可将溶解液直接移入 2ml 比色杯 中,721 型分光光度计上在波长 570nm 测定 OD 值。 (2) 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耳肿胀法) DNFB 溶液的配制: DNFB 溶液应新鲜配制,称取 DNFB 50mg,置清洁干燥小瓶中,将预 先配好的 5ml 丙酮麻油溶液(丙酮麻油=11)倒入小瓶,盖好瓶塞并用胶布密封。混匀 后,用 250l 注射器通过瓶盖取用。 致敏: 每鼠腹部皮肤用硫化钡脱毛,范围约 3cm3cm、用 DNFB 溶液 50l 均匀涂抹 致敏。 DTH 的产生与测定: 5 天后,用 DNFB 溶液 10l 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

11、攻 击。攻击后 24h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壳。用打孔器取下直径 8mm 的耳片,称重。(3)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 改良玻片法) SRBC: 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 脱纤维,放入 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 2 周。 制备补体: 采集豚鼠血,分离出血清(至少 5 只豚鼠的混合血清) ,将 1ml 压积 SRBC 加入 5ml 豚鼠血清中,4冰箱放置 30min,经常振荡,离心取上清,分装,-70保存。 用时以 SA 液按 1815 稀释。 玻片涂膜: 在清洁玻片上刷上一薄层琼脂糖(0.5g 琼脂糖加双蒸水至 100ml,加热溶 解)

12、,待干后放片盒可长期保存备用。 免疫动物: 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 3 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计数细胞, 每只鼠经腹腔或静脉注射 SRBC 51072108 个。也可将压积 SRBC 用生理盐水配成 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 0.2ml。 脾细胞悬液制备: 将 SRBC 免疫 45 天后的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脾脏,放在盛有 Hanks 液的小平皿内,轻轻撕碎脾脏,制成细胞悬液,经 200 目筛网过滤,或用 4 层纱 布将脾磨碎,离心(1000r/min)10min,用 Hanks 液洗 2 遍,最后将细胞悬浮在 5ml RPMI1640 培养液中,计数

13、细胞,并将细胞浓度调整为 5106 个/ml。也可将细胞悬浮在 8ml Hanks 液,测定脾空斑形成数。 空斑的测定: 将表层培养基(1g 琼脂糖加双蒸水至 100ml)加热溶解后,放 45水浴 保温,与等量 pH7.27.4、2 倍浓度的 Hanks 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 0.5ml,再向管 内加 50l 10%SRBC(V/V,用 SA 液配制) ,20l 脾细胞悬液(5106 个/ml)或 25l 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倾倒于已刷琼脂糖薄层的玻片上,做平行片,待琼脂凝固后,将 玻片水平扣放在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温育 11.5h,然后用 SA 缓冲液稀释的补 体(18)加到玻

14、片架凹槽内,继续温育 11.5h 后,计数溶血空斑数。 (4) 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血凝法) SRBC: 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 脱纤维,放入 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 2 周。 免疫动物及血清分离: 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 3 次,每次离心(2000r/min) 10min。将压积 SRBC 用生理盐水配成 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 0.2ml 进行 免疫。45 天后,摘除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约 1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 分析出,2000r/min 离心 10min,收集血清。 凝集反应: 用生理盐水将血清倍比稀释,将不

15、同稀释度的血清分别置于微量血凝实验 板内,每孔 100l,再加入 100l 0.5%(V/V)的 SRBC 悬液,混匀,装入湿润的平盘内 加盖,于 37温箱孵育 3h,观察血球凝集程度。 血清凝集程度一般分为 5 级(0)记录,按下式计算抗体积数,受试样品组的抗体积数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抗体水平(S1+2S2+3S3+nSn) 式中 1、2、3n 代表对倍稀释的指数,S 代表凝集程度的级别,抗体积数越大,表示血清 抗体越高。 0 级: 红细胞全部下沉,集中在孔底部形成致密的圆点状,四周液体清晰。 级: 红细胞大部分沉积在孔底成圆点状,四周有少量凝集的红细胞。

16、级: 凝集的红细胞在孔底形成薄层,中心可以明显见到一个疏松的红点。 级: 凝集的红细胞均匀地铺散在孔底成一薄层,中心隐约可见一个小红点。 级: 凝集的红细胞均匀地铺散在孔底成一薄层,凝块有时成卷折状。 (5) 小鼠碳廓清实验 溶液配制 a 注射用墨汁: 将印度墨汁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 34 倍。 b Na2CO3 溶液取 0.1g Na2CO3,加蒸馏水至 100ml。 注射墨汁: 称体重,从小鼠尾静脉注入稀释的印度墨汁,按每 10g 体重 0.1ml 计算。 待墨汁注入,立即计时。 测定: 注入墨汁后 2、10min,分别从内眦静脉丛取血 20l,并立即将其加到 2ml 0.1% Na2CO3 溶液中。用 721 型分光光度计在 600nm 波长处测光密度值(OD) ,以 Na2CO3 溶液作空白对照。将小鼠处死,取肝脏和脾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