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11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埃及步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 作者: 张新颖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埃及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 明,但又饱经沧桑、迭经战乱。在十八世纪末拿破仑用战舰、大炮叩击埃及的大门时,埃 及便踏上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坎坷之路。一、十八世纪的埃及埃及上层社会势力土耳其人:1517 年埃及曼麦鲁克王朝覆灭以后,奥斯曼帝国占领埃及,埃及是奥斯曼 帝国的一个行省,土耳其人在政治上也就理所当然地是当地的统治势力。驻守在埃及的土 耳其近卫军拥有很大的统治权力,这些土耳其近卫军的长官就是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 者。曼麦鲁克人:曼麦鲁克军团的势力从十七世纪末就已经开始超过奥斯曼近卫军。曼麦

2、 鲁克人依仗在农村中的封建权势而横行一时。他们不仅是地方上的长官,而且也是包税人, 成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真正的封建主。虽然他们有权有势,但分裂成许多彼此交恶、 各自为政的派系,因此谁也不能独霸埃及。埃及社会的下层结构长老:在十八世纪的埃及各阶层人民中,长老居于首屈一指的显赫地位,在埃及社会 中受到普遍尊敬和颂扬。商人:商人崛起于埃及封建社会之中,代表埃及封建社会中新兴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 部分。少数民族:即信奉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少数民族,是受到伊斯兰教保护的居民。他们 在埃及社会的经济生活中作用巨大,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很小。农民:地位在少数民族之下,是一种对埃及社会生活产生

3、巨大影响的社会力量。埃及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第一,曼麦鲁克人连年混战,对改革埃及现状毫不关心;第二,封建的土耳其政权软 弱无能;第三,国际政治形势的改变。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便控制了地中海的商路,严 禁欧洲商船穿越;西欧商业资产阶级发现了经好望角沟通欧洲和东南亚的航线,经由埃及 至地中海的红海贸易就此一蹶不振。埃及在贸易和文化方面和世界的隔绝,是埃及衰落的第三个原因。二、不断遭受入侵中一步步进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埃及与世隔绝的状态被打破,进入国际关系体系是从拿破仑入侵埃及开始的。埃及地 当欧、亚、非三洲交通的枢纽,是通往印度的孔道。1797 年,拿破仑向法国政府提出了侵占埃及的计划。法国人在土伦开

4、始了进攻埃及的 准备。1798 年 5 月 10 日,拿破仑率领战舰 350 艘,军队 3.5 万人自土伦远征埃及。但法军 在埃及遭到了埃及人民的顽强抵抗,再加上拿破仑在叙利亚的溃败,法军的处境十分困难。 在埃及人民的不断打击和英土联军的进攻下,法国最终被迫撤离。拿破仑的入侵打破了埃及闭关自守的大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埃及被卷入世界 资本主义市场和复杂的国际政治之中。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科学 技术和生活方式,冲击着受伊斯兰教意识形态支配的世界观、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法国在埃及的困难处境深为英国所知悉,英国随时准备代替法国在埃及的地位。1800 年初土耳其皇帝赛林三世派遣

5、约苏福巴沙和土耳其前驻埃及总督努苏哈巴沙率领军队从叙 利亚海岸直趋埃及,企图从法军手中夺回埃及主权。在这个时候,英国运用了它传统的投 机和欺骗的两面派外交政策:一方面怂恿和“帮助”土耳其出兵,一面又由英国驻地中海 东部舰队司令出面,做土法之间的“调停人” 。1801 年初,英国根据它和土耳其政府的协 定,派遣军队在埃及沿地中海和红海沿岸登陆,帮助土耳其军队第二次反攻埃及,刚刚从 法军方面“解放”出来的埃及又被英军占领了。在人民的反对下,英军被迫于 1803 年撤退。 但英国占领埃及的野心是不会放弃的。1807 年法土修好。12 月,拿破仑怂恿土耳其素丹向英俄宣战。英国派遣一支舰队驶入 达达尼尔

6、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攻土耳其本土。又派一支舰队径趋埃及,抢占亚历山 大港。英军由于抵挡不住当地军民的反抗,于 9 月撤离。苏伊士运河着手开凿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越来越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埃及。埃及财 政破产,埃及的经济和政府被英法双重控制。19 世纪 70 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 义转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发展速度放缓,英国逐渐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德崛起,工 业化超过英法;俄日意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了政 治经济“倒挂”现象。国际帝国主义间展开了瓜分世界的斗

7、争,殖民地掠夺的新阶段开始 了。在这个时期,中近东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主要对象之一。1876 年埃及实际上已经被外国占领。英法于 1882 年 5 月 25 日将舰队开到亚历山大港, 两国都打算在混乱中占领亚历山大港,因此在两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摩擦。英国一直想要 削弱法国的势力,但苦于找不到机会。可就在英法军舰开到亚历山大港的期间,英国的机 会来了。这时,欧洲成立了针对法国的“三国同盟” ,力图加剧英法之间的矛盾的德国首相 俾斯麦出来支持英国单独武装占领埃及的行动,法国因而陷于孤立。同时法国正全力武装 侵略摩洛哥,无从顾及埃及,遂于 7 月初从亚历山大港撤退自己的舰队。于是从 19 世纪 70

8、年代形成的英法对埃及的双重控制开始变为英国独占的局面。但是 19 世纪末“近东问题”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提出来后,新兴的德国帝国主义提出世界再分割的问题,它的 目标首先指向近东、中东。自 1878 年的柏林会议结束以后,土耳其逐渐倾向德国,德国也 积极拉拢土耳其来巩固自己在东方的地位。它要求独占土耳其的领土,把波斯湾和德国联 系起来。基于上述国际关系的变化,导致英法俄三国之间的关系的改变。1904 年 4 月英法在近 东的矛盾达成了妥协,签定了“英法协定” 。法国允许放弃十年以来所保持的对英国在埃及 政策的对抗态度,并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反过来,英国同意法国夺取摩洛 哥。英俄在

9、中近东的矛盾也有了妥协。1882 年 7 月 10 日英国军队开进开罗。由于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国际关系的错综复 杂和帝国主义之间尖锐矛盾,英国从 1882 年武装占领埃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得不 一再宣称:英军驻在埃及仅是“暂时的占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埃及的地位 在英国人看来十分重要。它对英国在整个东方,甚至在整个战局中是举足轻重,因此必须 加强对埃及的统治,防止德国的势力侵入,并力图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 , “改变埃及的国际地位” 。1914 年 12 月 5 日,英国宣布土耳其对埃及的宗主权结束, “埃 及自即日起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一战结束后,英国

10、坚持对埃及的保护权。1919 年 4 月 22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正式宣布承认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 。19191922 年埃及人民举行 了反英起义。1922 年 2 月 28 日英国宣布允许埃及“独立” 。但埃及仅获得“独立”的名义, 而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种种大权仍旧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二战后帝国主义之间抢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富源的斗争随之更加剧烈。美英在阿拉伯 国家争夺石油、争夺霸权的明争暗斗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埃及正是美国急于欲从英国 手中夺取的一个国家。二战后,埃及不但是英国积极侵略的目标,而且是美国阴谋活动的 场所。二战期间,美国一方面越来越深入地侵入埃及经济的各个部门,一方面企

11、图在埃及 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并控制其全部领土。战后,美国在埃及、红海、波斯湾与印度洋各 地排挤英国势力的活动越来越厉害。美国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苏伊士运河公司董事会。美 国妄想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控制苏伊士运河,以及整个埃及、地中海、中东和苏伊士以 南的地区。这样,美国和英国在中东问题上,特别在争夺埃及的统治权上发生了严重的矛 盾。英国自从失去印度后,对中东,特别对埃及就看得更为重要了。美国和英国在埃及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两国的垄断组织在争夺埃及的市场、 原料、石油资源、战略基地上不断争斗;一方面美国又不得不考虑英国早已占有的军事基 地和地位,以及它与封建统治分子长期勾结所形成的潜在势力

12、。美国害怕阿拉伯国家特别 是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日益高涨,会影响到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整个殖民计划。 因此美 国在英埃问题上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支持英国镇压埃及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另一方 面又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来代替英国的地位。1951 年美国目睹英国在埃及的势力越来越动摇,就想取而代之。1951 年 9-10 月间华 盛顿与伦敦就中近东问题进行了谈判,提出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中东司令部”计划,规 定美英军队占领埃及和其他中近东国家,美国派军队到苏伊士运河补充英军。英国赞成这 个计划,实际就是同意以美英两国的共同占领代替英国的独占。但这一计划也加深了美英之间的矛盾。英国虽然同意美国军队可以

13、按照计划开入埃及苏伊士以及中近东的其他地区, 可是英国绝不甘心放弃这些地区的统治权。这一计划被埃及拒绝。埃及内阁不断更迭,反映出英美在埃及的矛盾:英国的势力抬头之时,亲英分子上台 组阁;美国势力抬头之时,亲美分子上台组阁。自从阿拉曼战役以后埃及开始出现激烈的反英情绪,1953 年 7 月 23 日纳赛尔领导的 自由军官团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于 6 月 18 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永远废除君 主政体。很显然,埃及进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是极其被动的。近代以来,埃及成为各大国窥视 的目标,一步步被拖入到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在经历法国侵略、英法共管、英国独占和美 英争夺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埃及始

14、终是以弱国的形象出现,被大国所左右。埃及共和 国成立后,解决了苏丹问题,击败了英法美三国入侵,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开展国家建设。 埃及终于以一个独立的、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完成了由被动 到主动的转变,积极融入到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三、 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埃及在近代以来不断遭受入侵,封建经济也随之遭到破坏,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原料 产地和商品市场,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与遭受的入侵相比,埃及经 济的变化更明显地体现出埃及进入国际关系体系的被动。十九世纪中期,外国资本操纵了埃及的进出口贸易,控制了埃及的交通事业。埃及成 为他们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5、。埃及输出最多的是棉花,输入最多的是布匹。由 于英国纺织业蓬勃发展,对棉花的需求十分迫切。这样就刺激了埃及的封建主去强迫农民 增加出口原料的生产,并强迫农民以远低于市场价格为低的价格把产品交给政府的专卖机 构。十九世纪末棉花的生产开始在埃及国内经济中占了统治地位,埃及的经济开始取决于 棉花的收成,棉花的价格则完全取决于世界市场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美国的棉 花政策及英国纺织品市场的消长情况。埃及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英国统治者 所执行的以棉花作物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专业化”政策,竭力使埃及的全部经济为英国垄 断资本服务。在英国统治了三十余年后,到一战前夕埃及已经完全变成外国商品特别

16、是英 国商品的推销市场。此后直到取得独立,埃及的经济才获得独立。四、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是埃及近代史上不能忽视的历史人物。穆罕默德阿里夺取埃及政权 后,最关心的是要在东方建立一个以埃及为中心的拥有强大海军、陆军的国家,从而巩固 他的统治。为实现这个目的,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与“革新”措施。在军事上,他 聘请大批法国军事教官,在埃及赛耳德地方改变训练曼麦鲁克军团留下来的士兵;1813 年 派留学生到法国、意大利学习军事;1825 年,创立埃及第一所军事学校和第一所参谋学校, 聘请法国军官为教官。在医学方面,建筑了一所医院,聘请法国医生克鲁特主持。文教上, 1826 年由 44 个学生组成的留学生团被派到欧洲学习军事、政治、医学、生物、化学、农 学以及艺术和考古发掘等学科,到 1831 年后留学生数目增加到 300 人,绝大部分到法国学习,少数到英国和其他国家学习。不久,埃及已经有自己的军事教官、医生、教师,并有 自己的西方化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19 世纪 30 年代在埃及出现了外国文专门学校。在 专科学校里,教师多为外国人,遂开办外国语学校,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