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1074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作者:三井低温 人气:532 日期:1/7/2009 安安 装装泵的安装条件:泵的安装条件:泵的安装基础应高于地面 100 mm,并应建造挡雨棚。安装尺寸见图示。应防止电机和电控箱受到雨水的侵蚀,否则将有可能引起电器元件的短路或烧毁!应防止电机和电控箱受到雨水的侵蚀,否则将有可能引起电器元件的短路或烧毁!变频器为电子设备,应安装于室内!变频器为电子设备,应安装于室内!2 2 贮槽贮槽贮槽向泵排液的接口需在槽的底部,并且距离应尽可能短,不能使用虹吸管,因为这样的管路中有气体可能形成气阻,而使泵不能正常工作。贮槽排液接口的直径应满足于流量的要求,但不能小于泵的吸入接

2、口的直径。3 3 布管布管管路布置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以避免应力或外力传递至工作中的泵上,温差引起的收缩和膨胀也应在考虑之中,因此,安装中应考虑管路的补偿。所有可用阀门切断的管路部位应配有安全阀,以防止积存的低温液体汽化所引起额外的过高压力。所有可用阀门切断的管路部位应配有安全阀,以防止积存的低温液体汽化所引起额外的过高压力。4 4 吸入管路吸入管路连接贮槽排液口和泵进液口的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短以减少汽化损失和管路压力损失。管路应有沿贮槽向泵下斜的斜度,以使管路中形成的气体可以顺利返回到贮槽中,考虑到汽化损失,阀门及接口的体积不应太大,过大的体积将增加热量的传入。由于泵输送的液体在多数情况下是处于

3、饱和状态的,因此在由贮槽向泵送液过程中,由于压力损失而使液体出现部分汽化形成气腔,这将会引起汽蚀,而使泵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泵的吸入管路的正确安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低温泵不能正常工作的的原因是吸入管路没有正确安装,即不能维持一个足够的净正压头(NPSP)或对贮槽状况缺乏了解所造成的。净正吸入压力(NPSP)为能量头,只有当该值高于流动介质蒸气压力,才能避免泵产生汽蚀。而提高 NPSP 有效值的几种可能的办法为:a.提高贮槽与泵吸入口的液位差;b.降低液体温度(将贮槽气相放空以减少热蒸汽);c.提高贮槽的初压(这种情况只适于液相平衡条件下的升压);d.泵的进液管路与

4、回气管路进行良好的绝热包扎。5 5 回气管路回气管路贮槽回气管路的管口直径应与泵的回气接口直径一样大,如接口直径不同应采用锥形缩节过渡连接,泵与贮槽回气管路间应没有虹吸现象,管路必须保持连续的向上倾斜,以避免产生气阻现象。考虑到管路汽化引起的冷损,贮槽与泵之间的吸入管路和回气管路应进行良好的绝热包扎。6 6 排出管路排出管路去汇流排的排出管路的直经至少要有泵的排液接口那么大,一般要大一些,而且至少要 3 米长,在排液管路中应装有一个排气阀,以根据泵的予冷情况适当排放一些气体加速泵的启动。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在排出管路中最好设置一个压力开关,当工作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可自动切断电源,联锁

5、电机,这将使您的系统更安全。由于本泵是正变量泵,如果压力管路关闭,理论上将建立由于本泵是正变量泵,如果压力管路关闭,理论上将建立 20Mpa20Mpa 甚至更高的压力,这将对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并引发安全事故甚至更高的压力,这将对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并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压力管路上必须设置安全阀。,所以在压力管路上必须设置安全阀。7 7 开机前的检查开机前的检查检查所有的管路、配件、螺栓和电接点是否准备就绪,检查所有管路接头部位的密封情况是否达到要求。旋转方向:本泵可以双向运转,为了确保十字头、滑套和连杆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可定期更换电机的旋转方向(约运转 2000 小时)操操 作作1 1 准备

6、准备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已准备就绪;检查贮槽内压力与液面状况,压力是否在泵的进口压力范围之内,液面高度是否能提供泵必需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检查泵出口至充装排或其它用户管路中的切断阀是否已打开,对用于充装钢瓶的情况下,应装夹好钢瓶,并使其中一排钢瓶瓶阀打开,处于待充状态;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如果泵出口至用户的管路中阀门尚在关闭状态下,泵开机后将迅速建立很高的压力,有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如果泵出口至用户的管路中阀门尚在关闭状态下,泵开机后将迅速建立很高的压力,有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2 2 预冷预冷打开进液阀,使液体进泵;打开回气管道上的放空阀,放除因冷泵而形成的汽化,至有液体喷出即关毕放空阀;打

7、开回气阀,等待 2 3 分钟即完成预冷。正常预冷时间为 35 分钟,但针对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工况条件,预冷时间也各不相同,泵与贮槽间管道的简短和合理、良好的保温、贮槽的真空度良好、液体温度低、液面高等因素都可减少预冷的时间,反之亦然。3 3 开泵开泵接通电源;打开调速器按钮,接通调速器电源;旋动调速旋钮,慢慢将转速调至需要的数值;设定频率,至所需的流量要求;正常的启动工作,在启动后将有以下现象:泵的排出管路开始结霜。可听到轻微的震动声,证明泵的进、排出阀正在工作。排出管路上的压力表将显示逐渐增加的压力。4 4流量调整流量调整对于 SV 系列调速型的低温泵,其型号中的流量指标是按用户的特定需要,

8、选择合适的设备配置而定下的流量范围,故该流量并非设备的极限流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转速(流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原则上不超越设备型号上所限定的流量范围,如要超越,请咨询我公司低温设备部( 0572-2607280);泵的流量在基本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情况,也应适合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确保劳动安全;泵的流量不应超出后续汽化器的汽化能力;泵的流量应满足相关管道的流速要求、相关设备的安全要求;如果汽化器最后一排翅片发生结霜现象或汽化器去充灌排的管路发生结霜或结水现象,表明系统的流量可能已超出汽化器的汽化能如果汽化器最后一排翅片发生结霜现象或汽化器去充灌排的管路发生结霜或结水现象,表明系统的流量可

9、能已超出汽化器的汽化能力,应马上降低转速以减少流量或停泵,查找原因。力,应马上降低转速以减少流量或停泵,查找原因。如果泵发出异常的声音,显示在压力管路中形成了过高的压力,那么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 因电磁调速电机本身的限制,一般不宜长时间在低转速下运行,否则将因电机效率过低而导致异常发热,影响电机的寿命。建议在中高速(600rpm 1200rpm)下运行。变频电机的输出功率随频率的减小而减小,频率过低将导致输出功率过小而影响泵的正常运行,故频率一般不宜调整过小(如 20Hz 以下)。5 5 停泵停泵旋动调速旋钮,慢慢将转速调至零位;关闭电源;关闭进液阀和回气阀;打开回气管道上的放空阀,排空残余液

10、体和气体;关闭放空阀。为减少液体损失,也可先关闭进液阀,让泵继续工作至打空车(泵工作声音从有力的震动变为轻微的震动)再关闭电源。在确定残余液体和气体以排尽后必须关闭放空阀,如放空阀不及时关闭,将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态的泵体内,冷凝的水汽将在确定残余液体和气体以排尽后必须关闭放空阀,如放空阀不及时关闭,将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态的泵体内,冷凝的水汽将可能影响泵下一次的开机,并将导致密封填料的异常磨损。可能影响泵下一次的开机,并将导致密封填料的异常磨损。故故 障障 分分 析析 与与 维维 修修泵产生故障的现象和原因很多,下表只简单列举了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的方法,具体问题还应针对系统的特定情况

11、,进行系统分析,大量事实表明,泵出现运行故障,很多情况下跟其配套的相关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特定工况条件(如贮槽真空度、管道保温、液体温度等)有密切关联。我公司低温设备部随时将为用户提供维护及咨询服务。(( 0572-2607280); 故障现象原 因处理方法 进、出口阀门卡死如果是由于潮湿结冰的原因,则需要加温吹除干 燥再启动;如果是杂质,则拆卸后清除并干燥再 启动。 泵未冷透或吸入压力不够, 即 NPSP 不足继续预冷或增加吸入压力回气管路关闭打开回气阀。 液体太接近汽相点将贮槽放空阀打开,放掉一部分气体没有排压或排 压不足零件磨损重新装配冷端,更换相应零件 进、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拆检,研磨进、

12、出口阀门密封面或更换相应零件 进液阀组件活气缸下垫片 密封不严拆检,紫铜垫片重新退火或更换流量不足活塞环磨损更换活塞环 填料没有压紧停机,泵头回温后适当旋紧密封器的开槽螺母密封器泄漏 密封件磨损更换密封件泵的保养泵的保养传动箱跑合后(一般工作一个月后)应更换润滑油一次;定期更换润滑油,一般更换周期为一年;定期检查油面镜,以保证传动箱内有足够的润滑油,尤其在传动箱曾出现漏油的情况下;定期检查三角带有无松动或严重磨损,如有应张紧皮带或更换相同规格的三角带;保持冷端(泵头)部位不沾染油污,如不慎沾染油污,则应用可去油溶剂如四氯化碳清洗或搽拭干净;保持冷端内部干燥,如确认有水进入冷端内部,则应在常温状

13、态下打开泵前端盖,酌情烘干泵腔,严重时应将泵头内部解体后干燥;时常保持泵密封函处于良好的密封状况,一般可观察泵体颈部的结霜情况,一般以结霜面积小于颈部的二分之一为宜。当结霜部位已到达连接法兰处或活塞杆裸露部位也已结霜,证明密封填料已接近泄漏,应在泵头回温情况下及时用随机提供的扳手适度压紧开槽螺母,一般每次转动开槽螺母 12 牙为宜。当开槽螺母已没有压紧余地且发生漏气或漏液时,应更换密封填料。建议在停车且冷端回复常温状态下进行填料压紧工作,实践证明冷态或工作状态下压紧填料效果不好。建议在停车且冷端回复常温状态下进行填料压紧工作,实践证明冷态或工作状态下压紧填料效果不好。建议在泵密封函泄漏之前及时压紧密封填料,实践证明密封函泄漏后再压紧填料将影响填料的使用寿命建议在泵密封函泄漏之前及时压紧密封填料,实践证明密封函泄漏后再压紧填料将影响填料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