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103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致病菌的形态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各类类致致病病菌菌的的形形态态特特征征摘摘要要:鼠疫杆菌,炭疽杆菌,肉毒杆菌,破伤风梭菌 ,幽门螺杆菌 这些致病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及致病性。 关关键键词词:鼠疫杆菌,炭疽杆菌,肉毒杆菌,破伤风梭菌 ,幽门螺杆菌 。0 0. .前前言言:细菌能使动物和人类致病,大部分人畜疾病几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对人类的健康 带来严重的危害。了解一些致病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治病性 。1 1. .鼠鼠疫疫杆杆菌菌:1 1. .1 1 形形态态特特征征: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1.

2、2 致病性:致病性:本病为多途经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 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 1 1. .2 2. .1 1 鼠鼠间间的的鼠鼠疫疫: 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 鼠蚤吸血传播。 1 1. .2 2. .2 2 人人间间的的鼠鼠疫疫: : 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 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临床常见的病型有: (1)腺鼠疫: 主要由野鼠传染家鼠,再由 家鼠叮咬人时,将鼠疫杆菌注入 人体皮下。再进入淋巴结内繁殖侵害,最常侵犯 腹股沟淋巴结或腋窝淋巴 结,引起淋巴结肿胀化脓及全身中毒,毒死率很高。

3、 (2)败血性鼠疫 : 继发于腺鼠疫之后,这时机体抵抗力极度损害,细菌侵 入血流,发生败血症,病死率极高。 (3)肺鼠疫或继发性鼠疫 : 由吸入空气中鼠疫杆菌直接引 起,传染性强, 在寒冷季节里易造成扩大流行 。继发性肺鼠疫由腺鼠疫或 败血症鼠疫 患者 体内细菌侵入自身肺内引起的并发性肺炎,由病人呼吸散播,病死率极高。2 2. .炭炭疽疽杆杆菌菌:2 2. .1 1 形形态态特特征征: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排列似竹节状,无 鞭毛。 2.2 致病性:致病性:人类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而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接触污染物品可发生下列疾病:2.2.1 皮肤炭疽皮肤炭疽 :最常见

4、,多发生于屠宰、制革或毛刷工人及饲养员。本菌由体表破损处进入体内,开始在入侵处形成水疖、水疱、脓疱、中央部呈黑色坏 死,周围有浸润水肿、如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进一步侵入局部淋巴结或侵入血 流,引起败血症死亡。 2 2. .2 2. .2 2 纵纵隔隔障障炭炭疽疽: 少见,由吸入 病菌芽胞所致,多发生于皮毛工人,病 死率高。病初似感冒,进而出现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可在23 天内死于中 毒性休克。 2 2. .2 2. .3 3 肠肠炭炭疽疽: 由食入病兽肉制品所致,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并有胃肠 道溃疡、出血及毒血症,发病后 23 日内死亡。 3.肉毒杆菌:肉毒杆菌:3.1 致病性:致病性:肉毒杆菌致

5、病,主要靠强烈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与典型的外毒素不同,并非由生活的细菌释放,而是在细菌细胞内产生无毒的前体毒素,等待细菌死亡自溶后游离出来,经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激活后方始具有毒性,且能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破坏。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透过机体各部的粘膜。肉毒毒素由胃肠道吸收后,经淋巴和血行扩散,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的松弛性麻痹。4 4. .破破伤伤风风梭梭菌菌:4 4. .1 1 形形态态特特征征:细长,长 48um ,宽 0.3 0.5um ,周身鞭毛,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

6、鼓槌状 。4 4. .2 2 致致病病性性:于自然界中可由伤口侵入人体,发芽繁殖而致病,但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一般伤口中不能生长,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剌伤)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厌氧环境,局部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 。5 5. .幽幽门门螺螺杆杆菌菌:5 5. .1 1 形形态态特特征征:是一种单极、多 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 2.54.0m,宽 0.51.0m。革兰染色阴性。 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 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电子显微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 26 条带鞘的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 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5 5. .2 2 致致病病性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 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 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1】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医师杂志 2006 年 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