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1009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来源: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 年,我国实施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在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开展试点。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并轨,减少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的不平等。然而,改革的进展不及政府和社会的预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持续推进,还是暂时搁置?这需要对改革绩效有 全面、科学的认识,因为这项改革不仅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影响企业职工;不仅有公平效应,也会对市场效率产生影响。与已有研究不同,笔者关注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对企业职工制度遵从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发达国家

2、的发达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发达国家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独立型、统一型、补充差异型。独立型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险 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独立缴费、独立计发养老金,德国和法国等少数国家实行独立型制度。统一型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加 坡等国属于这种类型。补充差异型介于独立型和统一型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适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机关事业单位还实行职业年金制度。 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和韩国等大部分国家实施补充差异型制度,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

3、看,大多数国家仅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稍作区别,两者在缴费和待遇上的差别不是很大。法国等少数国家虽然实行独 立型制度,但也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费。中国的情况与德国相似,均实行独立型制度,并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需缴费。这在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 比较少见的。企业职工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存在企业职工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存在“双重双重”预期预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使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并轨产生预期。一方面,企业职工的预期可能是积极的,认为虽然会经历一些曲折,但改革 会持续推进,“双轨制”终将并轨;另一方面,企业职工的预期也可能是消极的,认为未来改革会停滞不前,“双

4、轨制”及其产生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在积极预期下,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遵从度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第一,养老保险的制度公平性将提高,企业职工更愿意遵从制度规定;第二, 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更有信心,认为未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更有保障;第三,部分企业职工的外部选择减少,不能通过转换工作到事业单位以寻 求免费养老金。但是,在消极预期下,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遵从度可能不变,甚至变得更差。这是因为:改革尚未实施时,企业职工认为未来仍有可能实现“双轨 制”并轨;实施后,如预期改革无法持续推行,企业职工会形成未来“双轨制”实现并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认识,反而降低了其遵从现行制度的激励。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企业职工制度遵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职工对“双轨制”并轨的预期。当积极预期占优时,改革的正面效应将凸显;反之,则可能阻碍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