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00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税负差异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比较地区间税收负担、 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东高西低,而宏观税负西高东低。同时,分 析我国各地区税收负担差异形成的原因,如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所有制结构差 异、财政体制因素、国民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税收政策差异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实行消费型 增值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调整税 收优惠政策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各地区 税收负担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税负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各项税收收人总量与经济产业总量之间的比值,是 一国(或一个地区)税收能力的体

2、现。一国(或一个地区)税负的高低与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 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发展速度越快,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强, 税负的上限水平越高;反之,经济越不发达,其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弱,税负的下限水平越低。 1994 年新税制实施以来至 2000 年,我国税收总收人达到 58914.1 亿元,年均增长 17.5%, 绝对额每年递增 1200 亿元。无疑,税收的突破性进展壮大了国家财力和中央宏观调控的能 力,但由于地区经济差距和税制设计的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税收负担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挂”的现象,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而税负轻,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经济

3、增长速度慢反而税负重。超常的税负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 发展,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进一步影响西部地区税收功能的发挥,从而又形成下一轮经济 的超常税负,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分析 表 1 给出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各省、市(区)的税负情况和 CDP 增长率资料(重庆市受资料 所限,将其并人四川省研究)。 由表 1 可以看出,地区间税收负担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能够比较直观的定量分析, 我们采用计算“错位”数方法,将各地区的税负和 CDP 增长率的“错位”情况进行分析。 显然,“错位”越多,税负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越明显。从上表可以得出比较结果是:税

4、 负偏高的地区有北京、上海、云南、辽宁、广东、山西、四川、贵州、宁夏等地,其中, 北京为中央企业集中缴税地,而上海和广东各有一个证券交易所,证券印花税在这两省集 中缴纳,因此税收负担率较高,其余多属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省区;税负偏低的地区有江苏、 浙江、福建、广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多属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区。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把我国分为东部、 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其中,东部经济带包括:京、津、辽、冀、鲁、苏、浙、沪、闽、 粤、琼、桂等 12 个沿海省、市、区;中部经济带包括:黑、吉、晋、皖、赣、豫、鄂、湘、 内蒙古等 9 个省、区;西部经

5、济带包括:新、川、藏、滇、青、甘、宁、陕、黔等 9 个省、 市、区(重庆市并人四川省研究)。由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税收情况比较特殊,为分 析需要,我们把东部地区分为直辖市和其他省区两个组。结果见表 2。从表 2 可以清楚地 显现出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的不均衡性:经济增长东高西低,而宏观税负西高东低。 19%一 2000 年,西部与东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低 1.3 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只低 0.8 个 百分点。如去除三个情况比较特殊的直辖市,东部其他 9 省区平均经济增长比西部高 1.1 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反而低 1.4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西部与中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 低 0.5

6、个百分比,而平均税负却要高出 33 个百分比。 从平均意义上来说,西部经济每增长 1%,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109%;而东部 9 省区和中部经 济每增长 1%,承受的税收负担分别为 86%和 73%。这说明西部经济所承受的税收负担率是东、中部的 1.27 倍和 149 倍,其反差可见一斑。从“贡献”力度上分析,直辖市的税收贡 献是全国平均税负水平的 231%;东部九省(区)和中、西部则分别是 91%、73%和 104%。由此 可见,直辖市的税收贡献最大,其次是西部,而东部九省区、中部则贡献不足。再计算标 准差系数,东部九省区为住 0928,直辖市为 0.1321,中部为住 0284,西部最小,为

7、 0.0111。说明西部和中部税负动态变化较为平缓,而其他地区税负动态变化幅度较大。 也要看到这几年东部地区的税负增幅比较明显,1996-2000 年税负与 GDP 增长率之间的相 关系数分别为 0.0509,0.0 一 08,0.1644,o 一 555,0.3021,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 势,这说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正在趋于好转,西部地区税负不平的现象有所改 善。二、税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 现行增值税税制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是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这就 使资本有机构成高、设备购置数额大而原材料投人较少的重工业企业,税负明显高于资本 有机构

8、成低的轻工业企业。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布局是:西部地区受资源条件和工 业基础的制约,其产业结构基本上以重工业为主,东部地区则是以轻工业为主。因此,现 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实行无疑使西部地区企业承受了较重的税负。 (二)所有制结构差异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承受的税收负担不平衡,一 般而言,国有企业高于集体企业,集体企业高于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内外资企业实行两种 不同的所得税制,外资企业享有更多税收优惠,有利于外资企业较多的东部地区。 所有制结构上来看,西部以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而东部非国有化程度 高,特别是以非国有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和外

9、资企业为主,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例 如,从 1978 年到 1992 年,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东部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分别由 38.5%、38.7%、25.8%、324%上升到 72.8%、736%、66.8%、63.4%,而同时期西部经济区域 的青海、内蒙、宁夏、甘肃的非国有经济比重分别只从 18.3%、22.8%、17.2%、9.2%上升 到 17.6%、23.3%、214%、25.1%。这就是西部经济区域税负反比东部经济区域税负高的原 因之一。税负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形成“倒挂”,使税收不能享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成 果,同时也影响了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三)财政体制因素的影响 在税收计

10、划的安排上,不是以经济增长或税源增长为依据,而是以财政支出盘子为依据, 采用“基数法”编制税收任务,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西部地区财政收支缺口大,矛盾突 出,客观上产生了增加税收、解决财政困难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导致税源较少的西部地区 为了弥补财政支出缺口,制定较重的税收计划任务,从上至下层层加码,甚至收“过头税” 、“寅吃卯粮”,从而是西部经济区域税负偏重。其次,由于分税制制度的不尽合理,未 能很好的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税源充足的富裕地 区有税不收,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的现象普遍,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较轻,进一步加剧 了东西部地区税负差异。 (四)国民收人分配差异

11、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人分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不断向地方倾斜;从地区来看, 不断向东部地区倾斜;从国家、企业与个人看,不断向企业、个人倾斜。企业和个人在国民 收人分配中的结构变化对税收收人具有一定影响。几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 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收入占 GDP 比重由 1978 年的 32.8:16.1:51.1 转变为 1995 年的 13.4:17.5:69.1,企业收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个人收人迅速上升。这种情况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个人收人占 GDP 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53.2%骤升到 1995 年的 76.4%。但是由于个人

12、所得税征管不力,造成税收大量流失,也使东部地区的税 负显得较轻。 (五)税收优惠政策差异的影响 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区域性不平等的局面。一方面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税 收优惠主要集中在东部,尤其是“特区”。另一方面从中西部来看,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 “老、少、边、穷”地区。东部地区享受过多的优惠性政策,使得这一地区税负比起经济 落后的中西部反而更轻,中西部虽然也有优惠政策,但与税收收人联系不紧,加上这些地 区税源少、财政困难,使得优惠政策难以发挥作用。而且,对中西部的税收优惠缺乏针对 性,没有从中西部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明确税收优惠是为 了“造血”而不是“输血”

13、,因而效果并不明显。三、若干对策与建议 (一)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实现“中性税收”消费型增值税允许购人固定资产中所含的 增值税税金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降低了重工业企业的增值税负,有利于缓解东、西部 增值税负差异。同时,还有利于鼓励投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更新。在实行上,可 以以西部地区为试点,率先实施增值税转型,取得经验再在全国范围推广,推行上的时间 差对于凸现西部优势非常重要。 (二)革企业所得税,为纳税人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 2(X)0 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占全 国工业产值的 23%,所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却只占全国企业所得税的 18.4%。造成内资企业和 外资企业税负差距较大的原因

14、,主要是两种企业所得税税制并存,我国对外资企业给予的 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使内外资企业税负极不均衡。因此,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 外资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向国民待遇靠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项措施 的实施,可以阻止大量的假合资、假外资,使企业和个人无法通过税法的漏洞逃避纳税, 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按照分税制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应结合地区经济基础、投资环境和 税收特点等方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分成比例,西部地区共享税比例 可略高于东部地区。同时适当下放一部分立法权和解释权,如可以由省级税务部门根据本 地资源优势,灵活制定资源

15、税征收范围、单位税额、减免税等,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 有利条件。此外,改变运用“基数法”来编制税收计划的形式,而应以经济增长或税收增 长为依据来安排税收计划。 (四)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个人收人核算体系,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 得税制度和分类所得税制度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 加 2 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人超 r000 亿元,超过消费税,成为第四大税种。但这 1000 亿元仅占税收的五 6%,与发达 国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人 30%左右柑郎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北京,90%以 上的个人所得悦收人来自工薪阶层;在深圳,最大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两位个体工商户, 而有着庞大

16、资产的私营业主、公司老总则排名再后;在浙江,对 2.3 万私营业主“摸底”, 查补个人所得税 9.5 亿元。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还远远不够,因而造成经济发展 较快的东部经济区域税负较轻的局面,应切实加强管理几防止税款的流失。 (五)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西部倾斜力度要从区域倾斜转向产业优惠为主,促进中西部 地区的快速发展,同时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里买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增加西部投资, 优先在西部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从“输血”变为“造血”,缩刁、地区 差异,均衡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l】潘贤掌,黄耀军.我国各地税负差异及其形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田经济研究,1998,(11).【2】武利华.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研究团.财经研究,2000,(10) 【3】罗明华.西部地区宏观税负分析J.贵拼肘经学院学报,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