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98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从利己到利他中国有个成语叫“无商不奸” ,现在大家理解为经商的人都很奸猾,给人感觉是你经商不奸怎么能赚钱呢?但中国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这两句话看起来就矛盾了,这个奸猾和倡导的“德”貌似不在一个频道上。其实大家对“无商不奸”这个词理解是有误的,过去是“无商不尖” ,而非“奸” 。说过去大家在卖米的时候,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 。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

2、,这一小撮“添头” ,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商不尖”之说。大家看这个“尖”是什么呢?就是利他,其实这在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商业价值观就是利他。怎么又变成利己了呢?反过来看利己,其实这是一种畸形的商业状态。我们研究中国历史能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一直以来繁荣的是农业文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文明。在宋代时期一度萌发了商业文明,但随着政局动荡,那点微弱的商业文明被不同时期的野蛮文化所扼杀。也就说,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小农思想、地盘思想一直以来都很严重,眼中一直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中国从有人类以来,到改革开放前,吃饱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人的底线是什么,马斯洛想得很清楚,最底层的还是人的生理需

3、求,吃饱饭是第一要务,吃不饱饭就要革命,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吃不饱饭的年代都不可能执行这个理念,解决今天的问题,甚至这顿饭怎么吃得问题变得更为重要,所以,那点可怜的商业文明逐渐就沦落为“无商不奸”了。随着今天谈利他,推崇利他,这是今天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商业文明本质特征的一词反思,这也体现大互联时代人们开始把关注点发现在附加值需求的挖掘上。从功能到价值从功能到价值的演变,在大多数人看来很难理解,功能不是价值吗?我只能说,功能是价值的一部分,今天打开消费者腰包的,远远不止功能!我们办公室就有两群人,一群 60 后,一群 80 后,这两群人购物特点很不一样,归纳起来是这样的:60

4、后的这群人买的实用物品居多,比如手机、充电器、电脑、图书、地毯等,至少买的时候有明确的概念,我先有需求,然后买了这个东西,买的时候还会附赠我一些东西,我感到很高兴。 这群 80 后呢?不是先有需求,是形成了每天逛电商的习惯,逛着逛着,发现这小玩意挺不错,还是个赠品,买什么赠什么,买一小点东西赠一大堆东西,那个兴奋啊。买一盒茶,主要是因为有个好玩的赠品;团购一顿餐,主要是因为有好玩的赠品。去年我们帮斯美特食品公司策划了一个黄帝鸡汤面,里面为黄帝鸡汤面设计了一个赠品一只小黄鸡。我们在去学校搞推广活动的时候买一箱方便面送一只小黄鸡,很多学生就为了那只小黄鸡,排队买一箱方便面。对他们来讲,方便面都差不

5、多,现在不同品牌间口味差异也很小,也就说在功能层面大家都扯平了,什么让消费者感觉有价值呢?就是让他们感觉好玩,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体验,在买统一、康师傅的时候享受不到的体验。那个小鸡仔在那挂着一晃一晃的,很萌很可爱,挂在宿舍的床头,或者放在桌子上,看着很有意思,因为这种体验,他们就消费了。不只是食品,现在任何东西,吃得、穿的、住的,在硬性功能层面基本都扯平了,再去强化硬性功能已经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他们更需要一种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高兴和悲伤的理解,对跟他们幸福和失落的理解,对他们冲动和理智的理解,这些才是他们认可的价值。未来所有产品都是这些理解的承载物,他们购买了价值,顺带消费了产品。你把功

6、能做到是理所应当,如果连产品的基本功能都做不好,就赶紧别在这个行业混了。你需要做的是在产品做好的基础上,让消费者感受你的价值。从博弈到协同去年马云跟王健林打赌,马云说电商会战胜线下,王健林说线下会战胜线上。半年多时间刚过去,王健林在高层会议上说:我们该检讨了!过去我们的互联网思维做得不够好,我们卖房子没有用互联网思维。在马云刚刚被福布斯搞成大陆首富后,王建林就宣布跟马化腾、李彦宏合作搞电商。 从这些你可以看出,过去的认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未来机会的认识。马化腾过去也在搞搜索,搞 SOSO,现在也还在做,但一直做的不太好;百度前两年也在搞电商,搞百度有啊,但这个服务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过去每个人凭

7、着自己的财力和人力积淀,想做业务板块延伸,但你发现他们自己团队延生出来的业务几乎都没搞成功。反而是他们最近两年收购的那些业务,每个版块依然保持着行业的地位。百度把糯米团收购了、把爱奇艺收购了,把各自的业务整合在他的搜索平台周围,既保持各自的优势,还实现平台的互为配套支撑。 从 BAT 近两三年的收购脉络来看,这三家企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变了。从过去的博弈,变成了现在的协同,通过构建协同的业务板块,去挖掘无限的消费利益。从占有到使用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上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去年开始,中国开始酝酿物权法,保证个人对不动产的占有权。数千年来人们对财产的占有意识和法律依据

8、还在不断完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一种现象正在演变。过去很多美国朋友在评价中国人买房,说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人愿意花几辈人的储蓄来供一套房,因为美国人很多是把房卖掉,根据工作的需要在未来的定居地租房。当然这中间有很多中国固有的历史认知原因,但今天的 85 后、90 后,你会相信他们会花掉几年的储蓄,就为去供一套房吗?我认为未来不会这样。过去我们老一辈穷怕了,饿怕了。有个房子叫安居乐业。但在大互联时代,世界的距离变得扁平了,未来在什么地方生活工作,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他们更愿意挥霍青春,成为月光族,享乐于当前,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银子,他们也不介意买个房子装点生活。但很显然,他们的关注点从过去的占有变成了使用。在北京如果你占有一辆车,在不开长途的情况下,每个月的保护费用、停车费用大约需要 1500 元,一年下来也许你就偶尔用用,但也得支付 18000 元,但这笔费用,足可支付 2-3 次单人全国旅行。每天中午,在北京 CBD 的公寓,租用一个午觉时间的床位只需要 30-50 元,引起很多白领的兴趣。如此种种,表达着占有权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