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86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微量元素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铜是动物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造血、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维持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铜缺乏可引发多种动物疾病。日粮中添加高铜(125-250mg/kg)可明显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铜代谢后 90%由粪便排出,导致环境污染,有些国家已限用高铜。为了提高畜禽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合理有效的使用铜促生长剂,减少环境污染,下面对有关铜的分布、营养生理作用做一综述。铜的分布与营养生理作用正常动物机体内含铜 2-3mg/kg,绝大部分分布在肌肉和骨骼内,肌肉组织约占总量的一半,体组织铜主要分布在肝脏,铜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有

2、:1、作为金属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机体代谢,这些酶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尿酸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酪氨酸酶、铜蓝蛋白酶等许多种。铜是酪氨酸酶辅基,缺铜酪氨酸酶活力下,使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过程受阻,造成皮肤和毛色减退,毛质下降,atp 生成减少影响磷脂和髓磷脂合成,造成神经系统脱髓鞘、脑细胞代谢障碍,表现为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2、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铜是铜蓝蛋白的辅基,血浆铜蓝蛋白与组织转化铁蛋白有关,缺铜是红细胞脆性增强,存活时间变短而形成贫血;3、铜参与骨骼的合成。铜是胺氧化酶和赖氨酸氧化酶的辅基,鸡铜时此酶活性下降,骨胶原溶解度增加肽键间的交叉连接受损,

3、破坏骨胶原的稳定性,降低骨骼强度;高铜的促生长作用及机制:1、高铜能剌激仔猪的生长、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添加高铜的有效剂量为 125-250mg/kg。母猪添加高铜有一定好处。禽类添加高铜并不能改善其生理性能。2、高铜的促生长机制:多数研究者认为有抑菌作用,减少微生物对饲料的消耗和降低发病率;高铜使空肠变薄,十二指肠绒毛变短减缓肠等组织更新速度从而降低了他们维持的能量需要量,相应地增加了用于生产的能量;高铜的促生长长期作用可能与采食量的提高有关;高铜能增加消化道酶如胃蛋白酶活性,也可提高仔猪脂肪的利用率,剌激仔猪的生长,高铜还可以调整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增加血液中的促有丝分裂因子,从而产

4、生促生长效应;高铜还可能促进动物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体蛋白的合成,最终提高生产性能。高铜的危害: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性能。日粮含铜量超过 375mg/kg,铜对猪的促生长作用消失。铜与锌、铁有拮抗作用,高铜容易诱发缺乏铁、锌,表现为腹泻和皮肤病增加,增重减少。引起动物中毒,影响产品质量。长期喂高铜日粮会影响猪的肝肾功能,引起动物食欲和采食量下降、腹泻等铜中毒症状。有机铜:有机铜可改进铜的利用率,50mg/kg 的铜的促生长作用优于240mg/kg 硫酸铜。有机铜的作用机理:螯合物矿物质外面形成氨基酸保护膜,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形态与体内天然形态其本相似,吸收速度快,沉积量大,生物利用率高。日粮中的无机铜大部分是 cu2+,而 cu2+是强氧化剂也是促氧化作用的催化剂,可以氧化饲料中油脂、维生素等,降低饲料利用价值。不同蛋白来源的铜盐效价不一,与铜离子结合的短肽、氨基酸组成和序列有关。矿物质蛋白铜除为营养盐高的动物提供有生物效力的微量元素外,还有助于克服饲料中的矿物质拮抗作用。总这,铜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已基本明确,对生长期肥育猪的促生长作用较差。高铜对禽类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有机铜可有效抑制高铜对动物和环境及胴体品质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