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05083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经济生活 第七次限时训练班级 姓名一、最佳选择题 1 “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和数量” 。这是说 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B分配制度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2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 B C D 3下图是我国某市居民 2007 年收入一览表:内容工资薪 金收入房屋、土地等 其他收入国债 收入股票 收益利

2、息 收入比例()402971014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不动产(如房屋、车辆、 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图表表明 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 B C D 张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工作,月薪 1500 元。2007 年 5 月,他卖给本企业一项技术专利 20 万元, 其中以 10 万元购买了本企业的股票。同年 8 月他获得了 2 万元的股息。并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回 答 45 题。 4张某的收入方式有( ) 按劳分配 按劳

3、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A B CD 5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企业总产品 D社会财富 6按生产要素分配导致的客观结果是 A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 B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缩小 C按劳分配主体地位降低 D极端两极分化 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 “肯定强者” 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 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 A B C D 8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因为 2A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 注重公平

4、可以消除收入差距 D 公平是按劳分配 的体现 9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整个社会的 同步富裕 A B CD 10依据上题,进行再分配注重公平必须做到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入 必须重新 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 公平分配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AB CD 11目前, “看病难、看病贵”

5、、 “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 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 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12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 予适当补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 B C D 13改革之前,李家庄实行“大锅饭”式的记工分的分配方式,村民收

6、入低、没有多大的差别。实行家 庭承包经营后,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同时拉大了收入差距。退伍军人大李除种好自家承包地外,还凭借 技术养鱼,建起大发养鸡有限公司,年收入达十几万元。他家建起了楼房,买了汽车,还坐飞机出国旅 游。 大李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动村民养鸡,使李家庄成为有名的养殖基地、成为远近 闻名的富裕文明村。 据此,有人认为:“公平就在于消灭差别” 。请你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加以评析。14材料一:1978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人情况1978 年1989 年1999 年2002 年2007 年国内生产 总值(元)364516992820541203

7、322466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343137658547703137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元)134602221024764104材料二:2007 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 500 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 月 500 元,全家每月有 50 元肉价补贴。3、成都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 880 元,年功工资 120 元。房租补贴 80 元,岗位工资 1725 元,扣 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 2020 元。 、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 1500 元,岗位工资 5070 元,住房津贴 970 元,交通

8、及福利补贴 2150 元。 、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 12000 元,补助 7000 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 10 万至 15 万左右,平均年薪 35 万左右。 (1)材料 1 和材料 2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 分)(2)怎样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6 分)(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 分)4参考答案1-5 DAACB 6-10 ABBCC 11-12 DA 13.(1)公平不是指平均主义。改革之前的李家庄的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没有公平可言。 (2)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 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

9、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大李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 有等,率先致富,就是体现出公平的分配方式。(3)只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照样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材料中大李 致富不忘乡亲,就是体现出这一点,(4)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不能过于悬殊,否则影响经济活力和社会稳定。 所以,认为“公平就在于消灭差别”是错误的。14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材料二反映了城乡收 入差距扩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不同,在一定时 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

10、的;适当差距的存在,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 动生产率;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扩大。 (3 分)收入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减低效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 会的和谐发展。 (3 分)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2 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 城乡经济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 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 (2 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2 分) 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