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50763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情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苏州州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开开发发建建设设情情况况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0 年 8 月一、苏州工业园区的组织架构苏州工业园区于 1994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 月实施启动,园区行政区划 288 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 80 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 33.9 万(总人口81.8 万)。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顺利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中新双方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第一第一层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联合合协调协调理事会,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现任

2、中方理事会主席是王岐山副总理,新方理事会主席是黄根成副总理,我国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和新加坡内阁有关部门及江苏省、苏州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协调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二第二层层面是面是中新双中新双边边工作委工作委员员会,会,由苏州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和新加坡有关部门、机构负责人组成,协商园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并向理事会双方主席报告工作。第三第三层层面是面是联络联络机构,机构,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2室组成,负责日常联络工作。中央及省市各级始终十分关心支持园区发展,199

3、4 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一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十二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国务院九次发文,分别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一时时看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试行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特”的发展环境。江苏省、苏州市也对园区开发建设十分重视,始终把园区作为省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予以全力推进,为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二、苏州工业园区最新发展情况1994 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持

4、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 30%,取得了 GDP 超千亿、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四个超千四个超千亿亿”的发展业绩,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 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 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09 年,园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07.5 亿元,增长 13.1%;固定资产投资 492 亿元,3增长 8.1%;实际利用外资 18.1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 512.8亿

5、美元,其中出口 241.6 亿美元,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578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7118元,分别增长了 13.1%和 12.6%,区域发展呈现“经济经济持持续续回升、回升、转转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会和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会和谐稳谐稳定定”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进一步“争先率先、聚焦转型、突出创新、改善民生”,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回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今年 1-7 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2026 亿元,增长 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90 亿元,增长 28.2%;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4.8

6、 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 421.1 亿美元,其中出口191.1 亿美元,分别增长 63.3%、5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1 亿元,增长 15.1%。近年来园区发展有以下特点:1 转型发展初显成效。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及早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四大计划”,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主主导产业导产业快速快速发发展,展,坚持“择商选资”战略,82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 131 个项目,欧美项目占比达 55%;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 100 个,其中 10 亿美元以上项目 6 个,在 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

7、的高新技术产业集4群。经济结经济结构持构持续优续优化,化,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近年来连续保持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去年底分别达 32.5%、63%,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离岸外包产值分别约占全国 3%、17%和 8.8%。集集约发约发展水平展水平领领先,先,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万元 GDP能耗为 0.33 吨标准煤,万元 GDP 的 COD 和 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18 和 1/40,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8、为主阵地,大力度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创创新新环环境持境持续续完善,完善,R&D 投入占GDP 比重达 4.2%,建成科技载体 300 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 多个,建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 多个,拥有美国冷泉港会议亚洲分会等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10 多个,集聚创投机构 85 家、创投资金规模超 180 亿元。创创新主体新主体加速集聚,加速集聚,近年来每年新增科技项目超 500 个,拥有研发机构 160 个、高新技术企业 384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分别占到全市 1/3 和 2/5,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

9、等国家级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专利申请年均增长 50%,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 50%。创创新人才日益增多,新人才日益增多,大专以上人才总量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2200 多名海5外归国人才在园区工作,各类留学生创办企业达 250 多家,累计 8 人入选国家“计划”,被评为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3 东部新城加快崛起。近年来,我们抢抓苏州中心城市向东发展机遇,高标准推进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建设。城市建城市建设设全面推全面推进进, ,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开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100 多亿元,动迁民房 5 万多户,开工建设各类建筑

10、6898 万平方米,建成道路 521 公里,铺设管网 2095公里,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时代广场、摩天轮主题公园等地标工程相继建成,东方之门、九龙仓、新鸿基等多幢超高层建筑加快启动建设,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机构 142 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 13 家,引进知名商业品牌 20 多个,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新的商业商务和文化中心。城市城市环环境日益境日益优优化,化,积极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累计新增绿地 2861 公顷,绿地覆盖率达 45%,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 97.4分,整体通过 ISO14000 认证。4 中新合作深入推

11、进。始终高举中新合作旗帜,加强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增创体制机制优势。经验经验借借鉴鉴取得取得积积极成极成效,效,累计派出 2000 多人次赴新学习培训,编制现行规范有效文件 103 件,构建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和“精6简、统一、效能”的管理体制。中新集团(CSSD)自 2001 年股比调整以来连续实现盈利,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上市。改革探改革探索不断加索不断加强强, ,在物流通关、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例如:设立了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 型)、首个 SZV 空陆联程通关模式、首个中外合作办学试点等,并成为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首批出口加工区及首个鼓励技术先

12、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等,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园区园区经验经验加快推广加快推广辐辐射,射,国家商务部专门发文在全国推广园区经验, “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已成为了苏州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江苏省南北共建项目苏宿工业园开发初见成效,跨江联动项目苏通科技产业园正式启动。5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区区镇发镇发展展更更趋协调趋协调, ,注重区镇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老镇区改造、新镇区建设、乡镇学校达标升级、燃气入户等实事工程,基本实现城市化,城乡社保全面并轨。国国资实资

13、实力持力持续续壮大,壮大,先后组建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国资公司,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资资产总额达 950 亿元,在城市建设、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功能。社会事社会事业业加快繁荣,加快繁荣,统筹推进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跃居全省前列,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已有 10 多所7海内外高校正式运作,学生人数超 4 万,建立了以邻里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党的建党的建设设得到加得到加强强, ,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区党建工作,设立了“中心区社区企业”三级党员服务中心,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14、有章理事、有阵地活动”,基层党建实现“有效覆盖”。重视廉政建设,通过落实责任体系、健全监督网络、完善各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虽然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和省市要求相比,与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相比,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例如: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和城市繁荣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民生改善与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三、今后发展目标和举措7 月 23 日,中新两国领导人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各级领导都对园区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王岐山副总理希望园区“选选

15、好主攻方向,集中好主攻方向,集中精力在高新技精力在高新技术术、高端制造等几个、高端制造等几个领领域做精做域做精做强强”,梁书记要求园区“加快加快产业结产业结构升构升级级、 、发发展展现现代服代服务业务业、构筑人才、构筑人才优势优势”,为园区下一步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本次理事会上,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园区 5 个方面新的政策支持:即支8持园区创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支持园区与国开行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母基金和创业投资母基金、支持并推动园区建设国家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支持园区就进一步深化服务外包政策先行先试、支持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稳步推进上市工作。为此,我

16、们将积极跟踪协调,全力抓好政策的落实。当前,园区已进入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我们将按照两国领导人的指示和理事会要求,瞄准创建“生生态态、科科技技、物流物流、服服务务外包四个示范区外包四个示范区”和“全国水平最高全国水平最高、竞竞争力最争力最强强园区之一园区之一”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中新友好合作,加快推进“四大四大计计划划”(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加快实现“四个四个转变转变”(经济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生增长转变、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制造业为主向“三二一结构”转变),加快打造“三大高地三大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具有国际竞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争力的高科技工业业园区园区和国国际际化化、现现代化代化、信息化的生信息化的生态态型型、创创新型新城区新型新城区。一是全力塑造先一是全力塑造先进产业进产业品牌。品牌。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工程来抓,坚持高端化、高效益、高增值的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打造液晶面板、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现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