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74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题31:如果肯定货币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组全部试题答案,请讨论并指正 名词解释43、货币的内生性: 与货币外生性相反,货币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现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流通中的货币是 由经济运行本身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 而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性行为。 44、货币的外生性: 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 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政策决定的。从理论假说来看,货币外生性是建立在交换的 货币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货币起着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无论是 在以一般均衡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2、中,还是在以 IS-LM 模型为代表的凯恩斯主流 经济学中,都是如此,货币并不具有生产性。而货币内生性是建立在生产的货币经济 的基础上的,货币除了充当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作为组织生产 的手段,不仅能够影响投资决策,而且是实现投资和生产的重要工具。 45、再贷款: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及放款的一种方法。46、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或政府机构的证券,: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或政府机构的证券, 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货币当局从银行、公司或个人手中购入债券 使基础货币增加;

3、反之,出售债券使基础货币减少,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在于: (1) 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 货币供应量; (2) 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3)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4)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不会象调整存款准备金那样产生震动新影响。 要有效地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 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势力; (2) 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证

4、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 定的规模; (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1994 年以前,由于不具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无法用这一工 具来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随着 94 年外汇体制改革、汇率并轨的实施,中 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外汇市场公开操作。而以国债为对象的公开市场业务于 96 年 4 月 正式启动,但由于国债规模较小、期限结构多为长期、持有人结构主要为个人等因素 的影响,实际作用和效果都非常有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条件的成熟,利 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可能成为我国一个较为重要的货币政策。47、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

5、构: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 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 率和直接干预等。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用的信用管制工具,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用抬 高利率的办法竟相吸收存款和为谋取高额利润而进行高风险存贷,如美国 1980 年前的 Q 条例。 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 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这种办法在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 家广泛地被采用。 流动性比率是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例,商业银行要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性比 率,必

6、须缩减长期贷款,扩大短期贷款和增加易变现的资产,从而限制信用扩张。 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直 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吸收,对经营不当的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惩罚利率等。48、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 的信用创造。的信用创造。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 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 策的措施。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

7、银行 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商业银行不执行,中央银行可削减对该银行 的贷款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虽然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其 作用有时也很大。 间接信用指导较为灵活,但要求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 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简答题29.简析影响存款货币银行保有超额准备的主要动机。 答: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没 有据以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称之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超额 准备金。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保有超额准备的主要动机是两个:一个是成本和收益动 机;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

8、 成本收益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是没 有利息的,这就放弃了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收入,使商业银行把超额准备金压到最 底限度。二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也能得到一定的利息收入,那么商业银行就要考 虑放弃运用的损失与不运用的收益这两者的对比状况,当准备存款的利率相当高时, 存款货币银行就有可能保持大量超额准备金。 风险规避动机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采 取保有超额准备金的考虑。若银行出现存款大量流出,而无超额准备金,就会增大银 行成本或减少收益;当存款流出规模过大而又无法补充资金,还可能面临倒闭。为了 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当出现存款流

9、出时,银行就必须增加超额保证金,体现出超额 保证金数量与预期存款流出量为正相关关系。 成本收益动机和风险规避动机是影响存款货币银行保有超额准备的主要动机。超 额准备保存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的制约。30 题:财政以发行债券方式弥补赤字就不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财政赤字,就是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通过征税或其他方式, 其中包括发行债券,每日每时从各个经济领域中取得货币收入,同时不断地支出,在 这个收收付付的过程中,可能支大于收,也可能收大于支,赤字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形 成了。发行债券是弥补赤字的方式之一,发行债券是否会给市场供

10、求造成新的压力主要 看购买债券的主体和货币层次:货币供应层次:M0- 现金量,M1- M0+活期存款,M2- M1+定期存款、储蓄 存款+客户保证金。从购买债券的主体看: 一如果购买者是公众或者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 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讲出售债券 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回到流通之中。 并没有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 而此过程中是否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则要看微观主体用来购买债券 的货币层次: 1如果微观主体以 M1层次的货币量来购买国债,就不会给市场供求造 成新的压力,因为 M1本来就是总需求的载体,

11、是社会购买力,M1总 量没变,只是转移了现实购买力的持有主体。 2如果微观主体以 M2-M1层次的货币量认购国债,M2虽然不变,但准 货币量减少,会使 M1层次的货币量扩张,则会给市场供求带来新的 压力,压力过大则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如果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获得的货币用于支出,收入的货 币被公司、企业、个人又存入银行,则相应的增加了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准 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 加货币供给的功能。如果其数量能够控制在当年基础货币应增长的的范围, 则不会导致通胀,否则基础货币量超出控制范围,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 力。31:如果肯定货币

12、的能动作用,那么货币扩张中的产出及价格效应是怎样的? 货币能动作用,使货币扩张的产出变化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第一阶段,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较充分, 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第二阶段,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出 现实际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都在提高。 第三阶段,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产生价格总 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32凡提高货币工资就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吗?为什么?提高货币工资就不一定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

13、货膨胀是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原因归结为两个: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因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从工资推动和利润推进两方面来考察。而工资推 进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定前提的。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由工会和雇主集 体议定时,工资就会高于竞争工资。并且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 力成本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工资提高引发的物价上涨。尽 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上涨的原因,但决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 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

14、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 生产率的增长,这种结果并不是由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要求,那麽它是需求拉上的原因。论述题22、如何理解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参加教材 P310-315) 答: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决定货币需求的第一大变量 是规模变量,即社会总供给 S 决定货币需求 Md,而货币需求 Md 决定货币供给 Ms ,货 币当局要根据货币需求来决定货币供给,货币量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Ms 形成了社会 总需求。由此可见,货币均衡与市场均

15、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市场供求能否 实现均衡,首先要看货币供求能否实现均衡。如果货币供求能够实现均衡,即 Md =Ms ,市场供求才有可能实现均衡;否则,市场供求就很难实现均衡。 同样的社会总供给会引出不同的货币需求,同等的社会总供给可能偏大或偏小的 社会需求。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不仅有规模变量,还有利率等变量都影响微观主体的 不同选择,同时,货币需求又是经常变化的。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等量 要真正实现货币均衡是非常困难的。一般而言,货币供给是分层次的,而且在各层次 之间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同样的货币供给并一定形成相同的社会总需求。总需求 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总需

16、求不足,则总供给就不能充分实现;总需 求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推动总供给的增加,但不会因此消除两者之间的差额。总 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财政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 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货币供求不均衡,市场供求也就难以实现均衡。 23:结合我国改革实际,谈谈你对通货紧缩的看法。 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 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按照货币政策的目 的性不同,货币政策可以区分为宽松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或利率政策等各 种货币政策工具,减少货币供应量,通过传导机制,最终减少总支出和总收入,实现 新的经济均衡。 2、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为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以下一系列主要措施:(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各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 定存款。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大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