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45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22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刍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成因素及应对策略关于青少年的界定,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并没有达成同一的共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资料,把 11、12 岁到 14、15 岁称之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把 14、15 到 17、18 岁称之为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因此,大陆和台湾刑事违法上的未成年人基本上包括了少年期和青年期即相当于初、高中阶段。此时段的犯罪日本称之为“少年非行” 。自 70 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犯罪现象却日益严重,80 年代,大陆青少年犯罪又出现“两升特点”即青少年犯罪的绝对数量成倍上升,犯罪率上升。然

2、而青少年式祖国的未来,被伟人喻之为“八九点中的太阳” ,肩负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对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台湾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张春兴认为:少年犯罪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表象背后的真相是一个包括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历程。在教育落后的社会里,少年犯罪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在经济繁荣、教育发达之后的少年犯罪却变成了教育问题。他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将青少年犯罪视为一种病态现象,其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逊(Johnson,1979)为解释少年犯罪的心路历程构建了自己的理论

3、模式,用以说明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如下图所示:该图所显示的要义是个体的发展,自幼儿期与父母亲密关系开始,而后由家庭而学校,期间发展的心理历程是否导象正常,端在起始点的亲子关系。因此:笔者认为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有三即家庭教育因素;学校社会因素;社会教育因素。三因素间呈正相关,但在这一良行循环系统中,家庭教育因素起着第一推动作用,如果这个动态系统不被人为破坏,犯罪现象将不会发生。现将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分述如下:一、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很长,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儿童出生后首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它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重要因素。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

4、是指家庭的人员构成及规模。依据构成情况可以分为单亲家庭、核心家庭、传统的上下两代或三代组成的大家庭等。家庭结构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0 年代后,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的答家庭逐渐让位于核心家庭。在广大的农村,子女多由祖父们照料,城市子女多由保姆照料。因此,子女与父母间的亲子依恋关系很难建立。心理学家通过对通过对儿童依恋关系 的追踪研究和测验调查结果表明:依恋关系是学龄儿童不良和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指标。不安全的依恋不利于儿童认知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负性的依恋容易使孩子牢骚多,攻击性强,不自重等。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潜因素。2、教养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赫尔与马科林指

5、出:在高度命令性的环境中工作的父母倾向于体罚儿童;在宽松环境中工作的父母,则重视心理学辅导的方式来启发儿童。美国心理学家鲍姆琳德(Baumrind:1966 、1971 、1983)用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两个维度说明儿童与父母的行为如下图:他采用了多种方法从四个维度:管束、希冀(成熟要求) 、亲子沟通(教导) 、关爱来评定父母的行为得出三种家教类型:专制型父母威信型父母宽容型父母。(Maccoby Martin ,1983) 在鲍姆琳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四种主要类型,并对每种方式的具体特点及相应儿童特征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四种教养方式是:权威型:父母对幼儿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

6、和接纳的,同时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经常与孩子讨论有关行为规则的含义和意义。在这种方式教养下的孩子多数由较强的独立性且对人友好,善于与人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专断型:父母对幼儿常常采取拒绝的态度和训斥,惩罚等消极反应,他们要求幼儿无条件地遵守有关规则,很少听取孩子的意见和要求。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往往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善于交际,容易抑郁、胆怯和自卑放纵型:父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接纳和肯定,但缺乏控制因而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往往比较容易冲动,缺乏责任心、专横、攻击性较强忽视型:父母对孩子关注较少,对其行为缺乏要求和控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较少,因而使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攻击

7、性,不顺从、易发怒,而且自尊水平较底,很少为他人考虑。根据我们对吴忠市及其周边 2000户城乡(其中城乡家庭各 1000 户)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双向调查表明:农村家庭对子女的管教方式多数是忽视。和溺爱型。城市家庭管教子女的方式多数是专制型。威信型在城乡家庭中共占.26.4%。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中父母多为生计奔波,对孩子的关心交流较少。自身的缺乏文化素养,对孩子的爱仅仅停留在“母鸡”式的物质关爱。城市父母工作紧张,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只制定严格的规则强迫孩子遵守,缺乏与孩子的心理交流,导致孩子自卑、抑郁、攻击性强。3、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情绪色彩和一般态度。如果家庭中充满和睦温

8、馨、积极向上的气氛,孩子就会由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孩子的身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品德发展也会受道影响。二、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学生主体的客体化,教师职业的工具化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的师生关系是我它关系,教师把学习的主体学生客体化。学生被教师视为无灵魂、无生命、无主观能动性的物,可以任意的改造和玩弄,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是课本知识的倾倒者,因此良性的师生关系不可能形成。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了谋生的工具,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精神利益,便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满足其得到社会或行政领导

9、的认可的欲望。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佳途径是机械强化训练学生,要求学生象学习电脑操作一样,只记步骤,不问原由。若有发问,就被视为离经叛道,遭到讽刺、挖苦,致使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伤害。于是,学生就对教师产生消极的情感,进而厌学、厌校、惧校,最终导致学业失败,走向社会与不良少年交往很可能发展为准青少年犯。2、智育概念狭窄化,德育工作表面化传统的学校教育对智育的理解窄化,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的智育即成绩的错误观念,把本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人为地同一起来。与科学的智力多元理论相悖,对智育发展与否的测查是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是不能测查出智力的发展水平的,然而,社会、学校却坚信“智育即成绩”这一法

10、则的真理性,把它作为评判教师的唯一尺度,智育的晕仑可以掩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污点。同时,由于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枯燥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一味地强调规范的外铄,而不管学生对规范的自主建构价值内化。这样的德育,学生对规范的内化水平充其量仅仅处于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价值内化水平的最底层次接受(或注意)水平,不可能达到该理论的最高水平组织,使规范变成其人格的一部分即价值的性格化(品德) 。3、性教育的淡化青少年正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迅速的时期,其性心理滞于性生理的发展,因此他们没有正确的体像意识,性意识等。担任生理课的教师因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缺乏科学

11、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观点,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害羞和胆怯,怕遭非议。课堂上不敢大胆讲授性知识。因此造成学生没有科学的性观念,生成愈不知愈渴望知的潘朵拉之合效应,强行开垦不应在此时开垦的爱的“荒原” ,走向犯罪道路。4、打着“适性而教”的幌子,做着违背“有教无类”行为在评价学校、教师唯一尺度学业成绩的作用下,学校为了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社会声望,经济效益物质奖励,便以“适性而教”为幌子,仅凭学生的一两次成绩强行分班,冠之美名“加强班”和“普通班” 。给学生强行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学生在这一标签的影响下,会自觉地认定这种“无形商标” ,从而修正“自我”形象,并确认自己归属这些“商标”之角色,达到“自我实

12、现的预言” ,使自己的言行真的普通起来,对教师和学校生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偏离敌对情绪,仅而破坏公物,打骂同学,顶撞教师,甚至用暴力手段实施报复行为。三、 社会因素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人具有合群性,人类社会就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以一定的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个体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因素对青少年人格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1、社会风气目前在社会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办事需要研究(烟酒) ” ,这些亚文化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必遵潜规则,造成青少年的心理严重是失衡,成为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挑动因素” 。2、

13、大众传媒大量的心理学的研究资料表明: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表现处更多的侵犯性行为(Kimball Joy. 1987);哥本勒(Gerbener .1975)对青少年和成人进行的调查表明:与那些不经常看电视的人相比,经常看暴力电视的人更能夸大周围世界的暴力频率,并且担心自己遭到突然的袭击;维克多(Victor.1975)的研究表明:经常观看暴力电视的儿童情绪平淡。我国地方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经常播放带有凶杀色彩的影片,非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销售“黄色光盘”和“黄色书籍” ,这些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内部侵犯准备状态的生成提供了舒适的“温床” 。四、 应对策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三

14、大因素因此要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家庭方面:社会应加大对父母的“亲职教育”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树立“需求满足价值”理念即举凡能使孩子在满足后因而产生价值感的要求,父母都应该有所认识,并尽量满足以助益其人格的发展。使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做到以下几点:对子女的要求是他能做得到的。对子女的关爱是他需求的对孩子的奖励是他能理解的。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美国心理学家鲍姆琳德所称之为的威信型父母,真正地做到对孩子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有效地避免强迫性关怀造成的失落,促进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发展。2、加大课程改革培训力度,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课程改革培训力度,彻底清楚残留在教师大脑的“

15、智育即成绩”的污垢,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领会智力多元的要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传统的“我它关系被现代的“我他关系”所取代,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主体,尊重他、关心他、相信他、爱护他,使学生把教师当成与自己在知识的大海边拣“真理”贝壳的朋友,使学生由喜欢教师,进而喜爱学校,爱好学习,形成对学校的良性依附关系。3、运用现代道德教育新理论,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品德结构改变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德育外铄观,运用日本学者押谷由夫博士的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理论,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掘有关道德课题,以道德课为核心,并使其与各自场合的道德学习, (如社会中的学习、家庭中的学习、学校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中的学习

16、、各学科中道德学习。 )建立关联,综合地推进道德学习,完善丰富学生的道德结构,使道德学习成为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流程,把学生培养成所需要的人。4、学校设置心理辅导站,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在初、高中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站,对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的心理偏离行为心理困惑(体像困扰、初潮焦虑等)及时进行矫治,摧毁其正在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使其向良性的品德结构转换,成为一个合格健全的人。4、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彻底清楚各种社会压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使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司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犯罪,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遏制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参考资料:1: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春兴2:社会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时蓉华3: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4:现代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张春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