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学习知识-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0332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学习知识-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信学习知识-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信学习知识-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信学习知识-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信学习知识-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学习知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学习知识-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学习知识通信学习知识-1-1学习计划-11、什么是 xDSL?答:xDSL 是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的缩写,意即数字用户线路,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xDSL 中, “x”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DSL 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POTS)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由于电话用户环路已经被大量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因此 DSL 技术很快就得到重视,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各种数字用

2、户线路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xDSL 技术主要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大类。对称 DSL 技术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 T1/E1 接入技术。与传统的T1/E1 接入相比,DSL 技术具有对线路质量要求低、安装调试简单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通信、校园网互连等领域,通过复用技术,可以同时传送多路语音、视频和数据。非对称 DSL 技术非常适用于对双向带宽要求不一样的应用,如 Web 浏览、多媒体点播、信息发布等,因此适用于 Internet 接入、VOD 系统等。对称 DSL 技术主要有:HDSL (High-bit-rate DSL)、SDSL(Single一 line DSL)、I

3、DSL(ISDN 数字用户线)等。其中,HDSL 是 xDSL 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铜双绞线以全双工 T1 或 E1 方式传输(一个将要出现的称之为 HDSL2 的版本将可以使用单根双绞线完成同样的任务)。其特点是:利用两对双绞线传输,支持 N64kbps 各种速率,最高可达 E1 速率。HDSL 是 TI/E1 的一种替代技术,主要用于数字交换机的连接、高带宽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蜂窝电话基站连接、专用网络建立等。具有价格便宜、容易安装等特点。SDSL (Single 一 line DSL)是 HDSL 的单线版本,它可以提供双向高速可变比特率连

4、接,速率范围从 160kbps 到 2.084Mbps。其特点是:利用单对双绞线;支持多种速率到 T1/E1;用户可根据数据流量,选择最经济合适的速率,最高可达 E1 速率,比用 HDSL 节省一对铜线;在 0.4mm 双绞线上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3 公里以上等。IDSL (ISDN 数字用户线)通过在用户端使用 ISDN 终端适配器和在双绞线的另一端使用与 ISDN 兼容的接口卡,这种技术可以提供128Kbps 的服务。非对称 DSL 技术主要有 ADSL (Asymmetric DSL,非对称 DSL)、RADSL (Rate 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 DSL)、VDSL(Ver

5、y High Data Rate 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等几种:ADSL:ADSL 为网络提供速率从 32Kbps 到 8.192Mbps 的上行流量和从 32kbps 到 1.088Mbps 的下行流量,同时在同一根线上可以仿真提供语音电话服务。其特点是:利用一对双绞线传输;上/下行速率从 1.5Mbps/64Kbps到 6Mbps/640Kbps 支持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RADSL:这种技术允许服务提供者调整 xDSL 连接的带宽以适应实际需要并且解决线长和质量问题。其特点是:利用一对双绞线传输;支持同步和非同步传输方式;速率自适应,下行速率从 640kbps 到 12Mbps,上行速

6、率从 128kbps 到1Mbps 支持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VDSL:在用户回路长度小于 1054 米(5000 英尺)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的速率高达 13Mbps 甚至还可能更高,这种技术可作为光纤到路边网络结构的一部分。此技术可在较短的距离上提供极高的传输速率,但应用还不是很多。2、什么是 ADSL?答:在各种数字用户线中,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具有上行、下行速率不对称的特点,适用于多种宽带业务。这类业务的特点是下行需要传送电视图像,要求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上行主要是传送控制信令和低速的信号等,可以用较窄的频带。ADSL 对于因特网接入也比较适用。由于它是利用现有铜线用户线资源,因而

7、投资少、见效快,特别适用于中、小企业用户。ADSL 的技术特点如下:(1)高速传输。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带宽,下行速度最高达到8Mbps,上行速度最高达到 1Mbps。(2)上网、打电话互不干扰。ADSL 数据信号和电话音频信号以频分复用原理调制于各自频段,互不干扰。在上网的同时可以拨打或接听电话,避免了拨号上网时不能使用电话的烦恼。(3)独享带宽、安全可靠。ADSL 利用深入千家万户的电话网络,先天形成星型结构的网络拓扑构造,骨干网络采用中国电信遍布全国的光纤传输,各结点采用 ATM 宽带交换机处理交换信息,信息传递快速可靠安全。(4)安装快捷方便。在现有电话线上安装 ADSL,只需在用

8、户侧安装一台 ADSL modem。最重要的是,你无须为宽带上网而重新布设或变动线路。(5)价格实惠。ADSL 业务上网资费构成为:基本月租费 信息费,无需支付上网通信费(即电话费)。ADSL 是比较理想的铜线宽带接入技术。采用这种非对称数字线设备不仅能在充分利用现有电话用户线的基础上缓解电话网络的拥塞问题,同时还能将因特网等数据业务从公众交换电话网转移到数据通信网去,从而减轻电话交换机的压力,减少造成电话网拥塞的可能。据来自美国电信市场的调查报告,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设备(ADSL)1998 年比 1997 年增长了 153%,远远超过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8%的年增长率。3.什么是 I

9、P?答:IP 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 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协议” ,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是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 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联互通。正是因为有了 IP 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 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 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联的?研究 IP 技术,离不开具体的网络环境。INTERNET 是一种最典型的 IP 网络,它也是 IP 技术的一种

10、最成功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INTERNET 规模增长之快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想。它已经由最初位于美国的 4 个节点扩展到今天分布在175 个国家、连接数百万台主机的计算机网络。基于 INTERNET 的新应用也不断涌现,如 IP 电话、IP 传真、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这些客观事实引起了人们,特别是众多的电信专家和从业人员极大的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P 技术也是综合业务的最好方案。因此,有人预言,一场融合了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当今的 INTERNET 就是这场革命的先兆。什么是 INTERNET?有人说,INTERNET 是“网络的网络” 。它采用 TCP/IP

11、 协议簇,使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个用户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总的说来,INTERNET 具有以下特点:由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组成;是一个世界性的网络;主要采用 TCP/IP 协议;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由众多的路由器连接而成;是一个信息资源网。中国于 1994 年正式接入 INTERNET。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先后建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T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能互联网(UNINET)等几个主要的互联网络。对用户来讲,互联网就是一个统一的网络。这就是 TCP/IP 的基本思路,也是它

12、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实质所在。IP 层协议在 TCP/IP 确立的网络层次结构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一,采用无连接方式传递数据报,这样上层应用不用关心低层数据传输的细节,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其二,通过 IP 数据报和 IP 地址将各种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达到屏蔽低层技术细节,向上提供一致性的目的。这样可以使物理网络的多样性对上层透明。因此,INTERNET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通信媒介,从而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通过统一的 IP 协议连在一起。IP 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惟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 。从概念上来说,地址是系统中某个对象的

13、标识符。在物理网络中,各站点都有一个机器可以识别的地址,该地址称为物理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或 MAC 地址)。在互联网中,统一通过上层软件。 (IP 层)提供一种通用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分配,确保一个地址对应一台主机。这样,全网的物理地址差异就被 IP 层屏蔽,通称 IP 层所用的地址为互联网地址,或 IP 地址。它包含在 IP 数据报的头部。4、什么是移动通信?答: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1) 空间系统;(2) 地面系统: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关口站、基站

14、。移动通信系统从 20 世纪 80 年代诞生以来,到 2020 年将大体经过 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 2010 年,将从第 3 代过渡到第 4 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 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

15、统,如3G;无绳系统,如 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 DECT 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 DAB 和 DVB-T;ADSL 和 Cable Modem。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 30 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 200 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

16、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 1000 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 100 万用户。(3)卫星移动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也可实现移动通信,对于车载移动通信可采用赤道固定卫星,而对手持终端,采用中低轨道的多颗星座卫星较为有利。(4)无绳电话。对于室内外慢速移动的手持终端的通信,则采用小功率、通信距离近的、轻便的无绳电话机。它们可以经过通信点与市话用户进行单向或双方向的通信。使用模拟识别信号的移动通信,称为模拟移动通信。为了解决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质量和增加服务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数字识别信号,即数字移动通信。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前者在全世界有欧洲的 GSM 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双模制式标准 IS一 54 和日本的 JDC 标准。对于码分多址,则有美国 Qualcomnn 公司研制的 IS-95 标准的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