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28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刑诉中级别管辖的变通及指定管辖一、除一般级别管辖的法定情形外,人民法院在级别管辖方面,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刑事诉讼法第 23 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可见,此条规定有两种情况:一是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 时候可以审判依法应当由下级人民法院一审的案件,前提

2、是必要的时候。必要的时候是指案情重 大、复杂或者影响巨大以及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遇到其他困难等情形。但这种决定必须在下级人 民法院第一审宣判之前作出,并应当下达改变管辖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被告人 的羁押场所和当事人。二是下级人民法院把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这种移送以案情重大、复杂为前提,并且在上级人民法院同意后才能移送。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第 16 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于认为案情重大、复杂或者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 案件,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应当经合议庭报请院长决定后,在案件审理期限届满 15 日以 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

3、移送申请 10 日内作出决定。中级人民法院不同意移送 的,应当向该基层人民法院下达不同意移送决定书,由该基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同意移送的,应 当向该基层人民法院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接到上级 人民法院同意移送决定书后,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并将起诉材料退回同级人民检 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上述规定虽然是基层人民法院向中级人民法院移送案件的规定, 其他级别之间的移送也应当参照执行。2.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 4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 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4、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3.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 5 条规定,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 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4.基层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公诉案件,认为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请求移送中 级人民法院。二、指定管辖指定管辖是指当管辖不明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 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刑事诉讼法第 26 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 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可见,指定管辖分为两 种情况:1.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管辖

5、不明的案件的管辖权管辖不明的情况,诸如刑事案件发生在两个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交界处,而两个人民法院管 辖的范围的行政区划没有确切的界限,犯罪地不能确定,这样形成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现象。在 这种情况下,应当由争议各方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调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 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2.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改变管辖权实践中有时会出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宜行使审判权的情况,包括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的案 件,因案件在该人民法院审

6、判受到严重干扰而不能很好地行使审判权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应 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 19 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 别送达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 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 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 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相关真题:某市检察院以刘某犯有抢劫罪向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认为该案不需要判处无期 徒刑以上刑罚。对此案,该法院下列做法

7、中正确的是:()A.驳回检察院的起诉B.将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C.继续审理本案D.向上级法院请示可否审理答案:BC模拟训练:某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并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而向某中级法院提起公诉。该法院 受理后,认为李某犯罪行为轻微,至多可能判处 5 年有期徒刑。该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应当移送下级法院审理;B.既可以移送下级法院审理,也可以不移送;C.可以进行审理,不再交基层法院审理;D.经检察院同意后,交下级法院审理。答案:C相关法条:第 23 条: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 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

8、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 人民法院审判。第 26 条: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 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刑事诉讼中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中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实行这一原则,可以防止和 及时纠正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人的错误追究,可以节约司法资源,避免无效劳动。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

9、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 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 满 5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 年;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 年;法定最 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15 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 年;等等。追 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 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我国刑

10、法规定了四类案件告 诉才处理:第 246 条规定的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第 257 条第 1 款 规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 260 条第 1 款规定的虐待案和第 270 条规定的侵占案。这几种犯罪 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诉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法定人员告诉,或者告诉以后又撤诉的,不得追 究刑事责任。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加之刑事诉讼中 没有缺席审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按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规 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1、,依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予追究。遇有上述情形,应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不同的处理。在立案程序中,发现有上述情形之 一的,如果属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不应受理。如果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 出不立案的决定。已经立案追究的,在侦查程序中,侦查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 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对于第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 对于其他几种情形,应当以裁定终止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被告人死亡,但根据已 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相关真题: (03.卷二.任.92)犯罪嫌疑人甲于

12、 1994 年因琐事将邻居捅成轻伤后逃跑,2000 年春节他以为没事,回家过年, 被害人发现后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并将其拘留, 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那么,对此案应当如何处理?()A.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B.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C.公安机关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D.公安机关应当释放嫌疑人,并发给释放证明答案:ACD模拟训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3、时,应当:( )A撤销案件 B不起诉C宣告无罪 D中止审理答案:ABC相关法条:第 15 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 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中回避的适用程序刑事诉讼中回避的适用程序一、回避的期间回避的期间,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其他适用回避的人员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申请回避以及有权指令回避的组

14、织和人员指令回避的时间期限。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回避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诉讼阶段提出申请和审核决定。属于回避范围的人员, 应当在接受案件并了解具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后立即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 人自他们了解有关人员具备应当回避的情形后即可以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有权决定回避的人员或 者组织自了解本机关的办案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后或者自接到办案人员的自行申请、当事人及 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时,应当及时地加以审核,尽快作出决定,以利于案件迅速地

15、开始进入正常 的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 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相应地,在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和死刑复核程序中,也应 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二、回避的审查与决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 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其中需要由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作出回避决定 的院长、检察长不包括副职,因为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

16、规定,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正职和副职的产生方式以及职权有明显不同。但是,当正职缺额或者不在岗位, 由副职代行正职职权时,得适用正职的回避审查决定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此款规 定主要是针对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侦查工作具有必须迅速、及时的特点,以便尽早地缉拿 罪犯、收集证据,遏制犯罪。为了保障侦查工作的及时、有效,法律专门规定了在侦查期间履行 回避制度的特殊方式。对本款法律规定在理解执行时还应当注意:(1)对回避作出决定前,包括复 议期间;(2)侦查人员包括所有依法具有侦查权的机关的办案人员,含参与补充侦查的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31 条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