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144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民健心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1 1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肖汉仕教授2摘摘 要要:我国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形势严峻,根据制约的社会性因素,从社会学 的视角,需要面向全体居民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即实施以维护居民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 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育、建构社会心理支持 机制、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动全体居民参与为途径的系统工程。这是一项有利于居 民健康、幸福、适应,有益于社会安定、和谐与文明的奠基工程。关键词关键词:精神健康;社会因素;全民健心;功能 促进promotepr

2、omote psychologicalpsychological healthhealth amongamong allall peoplepeople thethe sociologysociology measuresmeasures ofof maintainingmaintaining thethe residentresident mentalmental healthhealthHunan Normal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ciology Department Xiao HanshiAbstract: In new period,

3、the resid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re rather sever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nstraint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to enforc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among all people from sociology view. We have to enforce a system project which directly aims to maintain resident mental heal

4、th, optimizes soci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ll direction, carries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constructs social psychological support mechanism, perfects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and starts all people to participate. It is a kind of fundamental p

5、roject which is in favor of the health, blessedness and accommoda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 benefits social stability, harmony and civilization.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oci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all people; Function1、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现状、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现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组于 2008 年 1

6、2 月2009 年 2 月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五省、市、区,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 对 1500 例正常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问 卷 1500 份,回收 1437 份,回收率 95.8%,男性 678 名,女性 759 名,城市居民 510 名, 农村居民 927 名,年龄为 1076 岁。 研究发现,新时期我国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已经变得更加严重。 11 精神症状的比较精神症状的比较表 1 不同时期正常人 SCL-90 的因子分布比较项目 1986 年(1388)1 2009 年(1437) 2009 与 1986 年M SD M SD 均

7、值比较躯体化 1.37 0.48 1.72 0.68 +0.35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项目编号 08BSH0481 肖汉仕,湖南洞口县人(1960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卫生。强迫症状 1.62 0.58 2.05 0.69 +0.43人际敏感 1.65 0.61 2.02 0.72 +0.37 抑郁 1.50 0.59 1.96 0.67 +0.46 焦虑 1.39 0.43 1.91 0.69 +0.52 敌对性 1.46 0.55 2.07 0.69 +0.61 恐怖 1.23 0.41 1.

8、72 0.71 +0.49 偏执 1.43 0.57 2.05 0.67 +0.62 精神病性 1.29 0.42 1.69 0.65 +0.40 总均分 1.89 0.57结果表明,2009 年居民精神症状各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 1986 年,高出 0.350.62,新时 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偏执、敌对性、焦虑因子平均高出 0.5,其次 为恐怖、抑郁因子也有较大的提高。1.2 负性情绪困扰现状负性情绪困扰现状 对于居民的情绪调查发现,许多居民遭受负性情绪的困扰。表 2 1437 名正常居民负性情绪体验的比重分别为(%)项目 经常如此 偶尔如此 说不清 基本没有 极少如此感到

9、精神紧张 3.4 19.2 37.4 27.5 12.5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2.9 7.1 36.4 41.8 11.8毫无理由地感到害怕 5.1 28.1 10.6 43.3 12.9 做过的事要反复检查才放心 20.7 36.2 18.8 21.6 2.6感到孤独 12.2 45.5 16.0 18.4 7.9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5.4 35.0 15.4 35.5 8.6感觉空虚无聊或活着没有意思 4.8 29.5 14.2 32.5 19.0可见,存在各种不良情绪的人不是个别现象。人们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烦躁、 郁闷、苦恼、愤怒等情绪障碍以及压力感、挫折感、不幸福感、不满

10、意感、不公平感并未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的改善而减少,反而在许多人心中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这不仅给居 民自身带来精神痛苦,严重地影响其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社会 适应,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性问题行为,影响社会心态的和谐,威胁着社会的安定, 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心理压力感的变化心理压力感的变化 居民近几年心理压力感的变化情况:表 3 1437 名正常居民近年来的心理压力与以前比较(%)项目 总样本 男性 女性 城市 城镇 农村大了许多 16.4 16.5 16.4 15.2 14.6 22.1 大一些 41.5 41.3 41.7 41.8 37.9 42.7

11、 一样 14.5 12.3 16.8 13.3 18.7 17.2 小一些 18.5 18.6 18.7 19.9 21.2 12.7 小许多 8.8 11.3 6.5 9.9 7.6 5.2新时期,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并未随着社会发展而减小,反而一半以上居民的心理压力 与以前比较有所增大。 1.4 居民精神健康问题严峻居民精神健康问题严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2009 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各类精神疾 病患者人数在 1 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 1600 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 不足 5 成,就诊率更低”2。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以及攻击伤人的刑事案件大量

12、发生,每年有 20 多万人自杀身亡。 “儿童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3。世界卫生组织 1996 年相关资料就显示, 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居于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 瘤等疾患。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 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4。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预 测, “在 21 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 2020 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 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5。 2、制约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性因素、制约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性

13、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遗传、生理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宏观及具体社会环境的优劣、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有无、精神卫生服务机制的完善与否及水平高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 及程度以及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心理保健能力的强弱、自身对社会心理服务资源是 否有效利用。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2.1 宏观社会变化对居民心理带来三重影响宏观社会变化对居民心理带来三重影响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社会的转型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居民的 心理。我国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变化特点或趋势,例如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政治民主 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传播快捷化、 知识更新频繁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科技影响深远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 系复杂化、贫富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