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讲解知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50105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寺庙的讲解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寺庙的讲解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寺庙的讲解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寺庙的讲解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寺庙的讲解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寺庙的讲解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庙的讲解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寺庙的讲解知识寺庙的讲解知识寺庙的讲解知识寺庙的讲解知识很多客人进寺庙之前会问为什么要拜佛,应该如何拜佛,又为什么要拜菩萨, 为什么要烧香.等等诸多疑问,如果你答不出来客人对你的信任就大减, 开 始怀疑你的能力.看完此篇你会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对于寺庙讲解有 一定的帮助.我们为什么拜佛我们为什么拜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 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 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 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 育。成功的

2、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那么该怎样拜佛呢?关键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嘱咐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 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 增十分福慧。”为什么拜菩萨?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 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 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 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 喜悦相。我们以清净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以满面笑容接待一切大众,这才 是入佛门必备的条件。所以他是

3、教学,而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祭祀,那就错 误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你明了之后,才会对于佛家教育佩服到五 体投地,不能不称赞,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圆满的设施。明了他对我们的教 育意义,这就是拜菩萨了。 二、地藏菩萨:孝顺、恭敬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 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 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恭敬一切众生,这就是拜菩萨了。三、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拜菩萨,就是以菩萨为 榜样,长养自己

4、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会。因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 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爱护他人,才是真爱自己。 四、文殊菩萨:智慧、善巧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 用事。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 出下流”,这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它有道理的,因为,慈悲、 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爱。感情用事,不思后果,那就是祸害。如果是以智慧为基础,慈悲、方便才 能恰到好处,才能善巧,才能自利利他,那是真实的功德。因此,拜菩萨,就 是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

5、五、普贤菩萨:应用、实践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 在其中,这叫做普贤菩萨。拜菩萨,就是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四个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实践。诸位想想, 佛教里哪来的迷信?真正是叫我们破迷开悟啊!然后才能离苦得乐。 苦从哪里来的?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从悟来的。觉悟就乐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统统清楚,统统明了,自然就快乐 了。你能够掌握这个现实,你能够自在地运用这个现实,支配这个现实,而不 是被环境所支配。被环境支配,这个人很痛苦

6、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环境,支配 自己生活,样样作得了主宰,他怎么不幸福,怎么不快乐呢?关键就在迷、悟 啊!这些菩萨代表修学的纲领,都是叫我们真正地认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使我们真正受益。为什么拜罗汉?为什么拜罗汉?罗汉是佛陀的学生,听闻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脱了烦恼和痛苦。我 们拜罗汉、数罗汉,就要学罗汉,听闻佛法,修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 从而离苦得乐,身心清净,生活幸福。为什么拜四大天王?为什么拜四大天王?走进佛寺大门,你看的第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 大天王、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是护法,保护这个道场的。你懂得其真正的意思 吗?一、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

7、国家。持国里面最重要的含 意就是“负责尽分”。我们修身、齐家,也就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 国家负责;自己是什么身分,就负担起什么样的职责。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 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每一个人在他自己岗位上都能尽忠职守,负责尽职, 这才能护持国家,他表示的、教我们的是这个意思。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 (乐器),它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什么呢?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能 超过,也不能不及,这就是中庸之道。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就像弦一样, 你要是太紧了,它就会断掉;太松了,就弹不响了,一定要调得恰到好处,这 就是说,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得恰到好处,它是这个意 思啊!二、南

8、方增长天王。“增长”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进步;与时俱进,不 进则退。儒家教学说日日新,日新又新,永远在求进步;佛法讲精进,不但要 进步,还要精纯,进步当中要守住精纯,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所以佛法永远站 在时代的前端,那你不求进步怎么行,整个社会都在进步,你落在后面,会被 淘汰掉的。所以德行上要进步,智慧要增长,技能要进步,才艺也要进步,乃 至于我们生活品质也要天天往上提升,这才是佛法。佛法讲苦行,那是在求学 的阶段。因为佛所讲的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不要搞错了,我们离乐去吃苦,这在佛法里找不到。所以苦行是在修学的阶段,好像我们在学校读书,求学的阶 段要苦,踏进社会我们造福人群,这个时候是离苦得乐;不

9、但自己离苦得乐, 帮助整个社会,帮助一切大众离苦得乐,是这么一个意思,不能搞错。苦行是 一个阶段,不是永久的,这个一定要知道。 增长天王手上拿的是宝剑,这个剑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智慧之剑,能断 烦恼。烦恼像丝、像乱麻一样,所以快刀斩乱麻,唯有智慧才能够把所有的烦 杂事情,统统都解决掉,它表这个意思。三、西方广目天王;四、北方多闻天王。前面两个是我们修学的目标,我 们要负责尽职、要日新又新。那要怎样才能做到呢?这两位天王教给我们 要多看、多听,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智慧从这儿来的呀!要读书, 要读诵佛经;要到处去看、去考察,像现在说观光、考察。“光”是什么呢? 光是那个地方的风俗人情,那个

10、地方的生活习惯。我们去看看都了解了,人家 的长处,我们学习;人家的缺陷,反省我们有没有。我们能够采人之长,舍人 之短,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社会,这样岂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 国家,最美好的社会了吗!这个不是凭空在想像的,是要叫你多方去考察、去 学习。可见佛教给我们的确是非常踏实,绝不是空谈;教我们多看、多听,增 长自己的学问,增长自己的见识。考试大编辑整理那么广目天王右手拿的是一条龙,或者有的时候造像造的是蛇。龙跟蛇代 表什么呢?代表变化莫测。这是讲人心、社会、世界,非常非常复杂,常常在 变化,你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局势,才能游刃有余,它表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他手上拿的是伞

11、盖。伞代表什么呢?伞是遮盖,就是今天 我们所讲的环保,遮盖灰尘,既要多看、多听,又要保护自己身心的清净,不 被诱惑,不受污染。所以你要是真正明了,真正懂得,一进天王殿看到这些塑 像,就给你上了一课。这一课真正护持你自己身心的健康,护持你个人的幸福、 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这统统都护持了,一点 都不假。诸位一定要晓得它表法教学的意趣。这是艺术的教育。为什么烧香?为什么烧香?“香”代表戒、定真香,烧香就是提醒我们,要修学戒、定,从而开显智 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修学戒律,就是要遵纪守法,修十善业。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 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

12、六、不妄语,七、不绮语, 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略述于下: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 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 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 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 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 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 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

13、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 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 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义利” 。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 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 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 为美满家庭。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 不是说是,叫做妄语。

14、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 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 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 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 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 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 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 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 敬爱。七、不

15、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 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 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 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 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 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 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 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 孤苦者,能给

16、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 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 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 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考试大收集整理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 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 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 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 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故要 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印光大师说:“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 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正) 对治瞋恚等义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 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