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02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率提高 4%4%低不低?低不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从字面上看,这段话强调了两个词,明确了一个思路。强调的两个词一为“城镇化” ,二为“健康发展” 。明确的一个思路是“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

2、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下面笔者将围绕以上两个关键词和一个思路谈谈自己的看法。探源:强调城镇化健康发展弦外有音探源:强调城镇化健康发展弦外有音“城镇化”这一概念,前些年就已经提出,但后来逐渐被城市化代替,现在重新强调城镇化,是有特殊现实背景的。那就是近几年城市发展出现了“伪城市化”或说“半拉子城市化”问题以及“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与中心镇城扩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问题。城镇化与城市化有一定差别,城镇化包括城市化,同时又突出了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地位。关于“伪城市化”问题。 “伪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来新增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城镇人口绝大多数并未真正转为城市居民。据中央农村工

3、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估计,2006 年以来,中国新增的数千万城镇人口中,真正转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可谓凤毛麟角。而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上千万大学毕业生也多以“蚁族”的方式生活,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也没有真正的市民身份。这里有一组数据能说明一定问题:据 2011 年 3 月出版的红旗文稿报道,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 2009 年达 1972 万,而北京市户籍人口为 1200 多万人,即新移民达 700 多万人;据 2011 年 4月 7 日解放日报报道,截至 2010 年底,申城常住人口为2220.83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

4、 1412.32 万人,来沪半年以上流动人口总数达 829.82 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的 37.37;来自新华网 2011 年 3 月 23 日的消息称,广州市目前实际人口超过 1400 万,其中户籍人口 794.6 万,登记的流动人口为 634.7万;据新华每日电讯2011 年 4 月 10 日报道,截至 2010 年末,深圳市实际管辖人口超过 1300 万,户籍人口总量为 259.4万,即非户籍人口达 1040 万人。综合前述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非户籍人口即达 3200 多万人,这些城市新移民虽然已经被统计为城市人口,但因没有所在城市户籍均不能或不完全享受市民待遇。

5、二是在新一轮城市化中,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多达 4000 万5000 万的农民失去土地,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三无农民,还有一部分农民被上楼,或被就地城市化,而被上楼或被就地城市化的农民多数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市民待遇。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土地利益。土地作为目前中国增值最快的资产品,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将农民土地转为国有,在商品化开发过程中谋利,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利。农民失地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也大大延缓了他们成为城市居民的步伐。关于“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城扩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问题。由于大城市集聚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密度载体,产业规模大,现

6、代化程度高,吸纳就业人口量大,人的价值相对容易实现,所以吸引着各地各方面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蜂涌而来。加之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发展趋势。还有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酿成不同程度地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在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上则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由于多数小城市和中心镇缺乏规模较大的支柱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人们就

7、业难,生活不便,文化精神生活难以满足需要,人的价值很难得以实现,所以这些地方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也就留不住人才。近些年来,虽然不少地方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征用农民土地,拉大了城镇框架,建了不少楼房,但因缺少产业支撑,人气不足,演绎出有城无市,城镇人口增加速度大大滞后于城镇面积增加速度的现象。现在中央政府强调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是想化解“伪城市化”或“半拉子城市化”问题,解决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无人气发展等问题。达到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合理布局,顺利实现我国城市化目标。对策: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两大关键对策: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两大关键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政府的愿望,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城市

8、化、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客观需要。要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改革城镇化体制,还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改革城镇化体制。改革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城镇化的最大动力。首先要改革城市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公民自由迁移。一个公民或家庭在哪里就业、生活或发展,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自身素质、各种关系、资源等,只要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能够在某个城市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来源并纳税,有固定的房产或住所,就说明这个人或这个家庭有能力成为这个城市的公民,就应该允

9、许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融入这个城市。当这个人或这个家庭不愿或不能在一个城市生活或发展下去时,这个人或这个家庭自然就会离开这个城市去寻找合适的去处。改革僵化的非人性的户籍制度,代之以人性化的居住登记制度,是城镇健康发展,消除“伪城市化”的基本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不管是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还是大学毕业生,皆能顺利融入其所在的城镇。其次要综合开展土地管理、财税体制、规划体制的改革,尤其是要针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间管理二元化等问题进行改革,加强城市对不同层次群体的吸纳能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步开展新时期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农地、林地等确权和产权流动,推动土地适度集约经营,并使拥有产权的农民获得

10、相应收益。同时,为已经城镇化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设立一定的过渡期,使他们在拥有城镇户籍的初期能够同时获得农村产权收益,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搞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的城镇化战略,这不利于城镇化进程平稳、健康、有序推进。因此,必须搞好城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城镇化战略要符合我国特殊的国情,面向未来 10 年30 年的发展,尤其需要实现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协调统一和城镇化人口的合理分布。首先要实现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协调统一。我国城镇化率自改革开放初的 20%左右,提高了 26 个百分点达到 2009年的 46.6%,未来要达到 70%

11、的水平,还需要提高 25 个百分点左右。从城镇化整体进程来看,我国城镇化还只是“半拉子”工程。目前的城镇化统计数据中包含了 1.67 亿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 (有人称为知识民工) ,这两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已经完成的城镇化也是不完整的、 “半拉子”的。未来推进城镇化必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渐由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向农民工家属转变,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的市民化是协调推进两个“半拉子”城镇化的切入点。近期必须首先推动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蚁族”的市民化,才能保证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其次要实现城镇化人口的合理分布。专家指出,在

12、未来 20年30 年内,我国城镇人口目标是要达到 10 亿人。如此巨大规模的城镇化人口如何在空间和城镇体系中合理分布,也即城镇化人口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分布,是城镇化战略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该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城镇化中的一个基础性矛盾,即大规模城镇化和严格的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有专家认为,未来,引导城镇化的合理分布,首先需要设置一个标准,如同我国区域发展的标准是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样,城镇化也需要类似的简明标准。而且,还需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综合考虑到城市群地区的功能,对人口在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间进行合理引导。总起来看,城镇化人口分布需要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主要向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集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大城市病”与“小城市和中心镇人气不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