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950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浅谈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也必须建立在人工成本的控制上,以保证企业获取经济效益,谋求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近年来,电力企业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要求,促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所谓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使用劳动力的货币量化表现。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障费、非在岗职工生活费、

2、职工福利费、住房补贴、劳动保护费、教育经费、企业负担养老金以及工会经费和其他人工费用开支等。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就是要在确保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利,寻求最佳的人工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度” 。一、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人工成本管理情况的比较分析,我认为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存在的问题有:(一) 电力基层企业自觉管理控制人工成本意识不够人工成本作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外很早就被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电力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本观念明显滞后于体制转轨的现实,对有效地管理控制人工成本的宣传、研究不到位,

3、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作为劳资、财务部门和基层领导来说,也缺乏研究、控制和管理人工成本的自觉性。(二) 人工成本统计数据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在人工成本的管理上,没有专人负责,一般由各基层单位劳资部门人员兼管,在主管部门要求上报报表时,财务部门只管提供数据而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概不负责,劳资部门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对自己能够掌握的数据进行核实,其实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处于两难地步,人工成本指标形同虚设,处于不考核、不设防、不控制的状态。同时,由于人工成本构成项目多,企业财务报表上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人工成本的多少,存在着由于资金来源不同,而多渠道支出,在统计中有遗

4、漏或重复统计等问题,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给人工成本的分析带来了很大困难。(三) 现行工资制度及奖金分配办法对人工成本的“激励”作用目前电力基层企业执行岗位技能工资制,首先不能真正实现“是什么人,上什么岗;在什么岗,干什么活;干什么活,拿什么钱” ,一部分后勤服务岗位有相应职工上岗,同时还要聘用几十位临时工,如果哪个后勤岗位没有临时工存在,就向企业领导摆出诸多不存在的困难,实际上企业员工手下有无临时工成了员工在企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样一个岗位实际是临时工管理岗位,需要支出高于本岗位几倍的工资。在内部奖金分配上,划分出一、二、三线科室,不同等级的科室按系数拿不同的钱,同等级的科室不论活多活少、

5、责任大小得到的奖金相同,互相之间攀比收入高低,以致于形成干活的不拿钱,拿钱的不干活,人工成本有增无减。(四) “工效挂钩”对人工成本的助涨效应目前,大多电力基层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企业采取工效挂钩的工资分配方式。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确实把市场分配机制引进了电力企业,但“工效挂钩”的各种参数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基层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很自然会产生一种突破控制的逆反效应。并且主管部门每一季度或半年给基层企业下达工资计划,基层企业为了向上级部门多要年度工资计划,在前三季度加大工资基金支出,年终报表“略微”超支,盈利的企业工资“挂盈”照涨没商量,而亏损企业却又不肯自觉“挂亏” ,

6、强调种种“客观”理由,向盈利企业攀比,工资跟着照涨。(五) 人工成本的隐性漏洞近来来,电力基层企业出现人才外流现象,为了留住人才,企业就加大奖金的发放力度,借助建立“工资高地”来构筑“人才高地” ,收入分配日益向个人倾斜,追求人均收入的最大化。比如给符合条件的博士生、硕士生发放高级人才津贴,其实在基层单位起骨干作用的仍然是大中专毕业生,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绝大多数拿不到津贴的人员心理失衡,就应付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和经济利益挂钩,最终职工的素质没有提高,企业的新增价值受到影响,企业的利润降低,相应的工作效率也隐性降低。虽然说是人工成本总额没有增加,但实际的损失是不可控制的。(六

7、) 市场调节人工成本的力度弱至 1995 年底,电力企业基本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在理论上告别了“铁饭碗” ,但实际上,原固定工仍难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性的职业流动,加上基层企业工资总量受“工效挂钩”约束而缺乏弹性,企业人工成本基本上只是跟着企业效益走。二、人工成本管理是国际的通行做法,电力基层企业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一) 电力基层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原因第一,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电力基层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实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改革,企业只有对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成本实行有效控制,才能实现竞价上网。第二、电力企业只有进行人工成本研究,才能在分配中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

8、规律办事。第三,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开展人工成本,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企业不断比较,找出差距,迎关赶上,才能实现创一流企业的目标。第四,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科学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健全工资宏观管理的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简单地按人均工资水平或按劳动生产率进行评价,不科学、不全面,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适度工资。第五,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工成本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人力资源投入效益,引导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二) 电力基层企业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办法首先,要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

9、理和控制的认识。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宣传,使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增强控制人工成本的意识,充分认识统计核算人工成本的重要性;把企业人工成本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引导职工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成本管理的局面。其次,要建立灵活的人工成本管理机制。将人工成本投入与企业当前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成本、人力投入与产值均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进而形成企业用人能多能少、岗位能上能下、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与市场适应能力。第三,制定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目前,电力基层企业人工成本统计处于

10、起步阶段,统计数据缺乏纵向、横向的可比性,在对基层企业人工成本进行规范性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成本的范围、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作出科学的统一规定和解释,制定出有效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促使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的结构。第四,控制工资总量,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工资与人工成本正相关系,工资增长大体了反映了人工成本的走势,在控制工资总额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约束、调控和激励的作用,搞活内部分配,建立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同时把控制工资的“两个低于”原则,应用到控制人工成本中来,即人工总成本的增长要低于企业增加值的增长幅

11、度,人均人工成本的提高要低于以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最后,积极推进和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电力基层企业内部分配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司的原则,强化分配的激励作用,基本形成以人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分配约束机制,使社会平均人工成本水平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工资收入水平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内部分配制度。通过减员增效,加快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减轻人员负担,通过严格控制各种用工人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三) 应注意的问题1人工成本对企业来说只是单纯的一种开支,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

12、、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的竞争力,反映了企业对劳动者的全部投入,是职工经济利益之所在,其数额的增减对职工的积极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深化改革中,它涉及到下岗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并不是一味降低职工的收入,而是要让人工成本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促使职工过去重要性提高,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增加职工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应在合法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灵活性,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杠杆的作用。3要用“投入产出”的观点来衡量人工成本中的每一项支出,一方面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开支和无效投入,以减少成本费用,取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纯为节约而片面压缩开支,并不是加强管理的最终目的。4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坚持公平性原则,做到分配数量与职工的劳动贡献相结合,在管理中适当引入竞争和风险机制,实行按企业总效益控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人工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