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进与退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986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看待进与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看待进与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看待进与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看待进与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看待进与退?怎样看待进与退? 兰文飞 进与退容易被一些领导 干部简单看待,简单到什么 程度?把“进”仅仅看成是 争取更多的利益,谋获更大 的权力;把“退”仅仅看成 是被迫地放弃,看成是时运 不济。换言之,能进则不退。 这样看待进退,变成了有进 无退,变成了一种争夺。但 如果在合理合度合法的范围 内去争去夺,也还罢了,问 题是,出于私利的争夺往往 演变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进”当然讲争,但不是这个争法。孔子说过,“君子思不出其位。 ”又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射的人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去命中自己的目标。可见君子所争,不出其位,在自己的本分内努力做 到更好,而和别人的竞争则在道

2、义上不在功利上。甚至有在其位而不能 行其政的时候,去位而表示争的,但争是在于去位在于退让,而不是为 了争取更高的职位。 能这样做,当然不容易。首先这里有一个做官与从政的区别。从政, 不是为了一己的功利,而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服务公众,报效国家, 这就是道义所在。所以,从政不是为了争权,而是为了行道义,实现个 人所信仰的政治信念。如果仅仅是为做官,做官仅仅是为谋取一己私利, 那么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和旧社会里吏治败坏时候的那些官吏在境界上有 多大的区别呢?我们党当年靠的就是这些“红军传统”、“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董仲舒说:“行其义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

3、是多少共产党人不计功利前赴后继地投 身到革命的事业当中,我们才从根本上清除了旧社会带来的众多人心上 和机制上的腐败。 而反观中国的历史,对于进退有很多很好的教训。一部二十五史, 因为不得志而退居下位,及至隐居在野的士大夫们相反为多数。北宋熙宁年间,推行新政变法的王安石,虽然明知反对者众多,依然以个人极 大的毅力推行变法,不在乎个人一时的荣辱进退。在当时朝野汹汹的反 对浪潮中能够一力主持变法十几年,期间虽然几进几退,仍然矢志不改, 必完成远大的富国强兵的政治信念而后休。虽然最终变法失败,功未成 而身已遭诋毁,但他为理想不计功利,进退从容的气度至今仍让人感慨 不已。 此等例子,在国外亦有堪称典范的

4、。如美国的国父华盛顿,1789 年 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在他任期将满两届的时候,1796 年的 9 月 17 日, 发表了一个告别演说,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他的自行引退,开创了美国 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光辉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不足,为后人结束 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伟人一样有机会面对伟大的时刻,但是道 义与功利,信念与现实的争夺则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尤其激 烈地发生在那些掌握实权、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身上。且当下的世风, 有把出仕从政看成是个人成功的趋向,富贵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目标,这 个时候尤其要有争道义不争私利的勇气。而这始终是正道,始终是每个 领导干部可以再三思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