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69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困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自由自由”困惑困惑用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解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摘 要 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学术贡献之一是对人类自由进行了独到的剖析,指出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人类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却迎来了新的羁绊,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出现了极力逃避自由的反常现象。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也存在着极力逃避自由的现象,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弗洛姆 逃避自由 大学生 就业心理埃里希弗洛姆是一位颇具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思想家,其重要著作逃避自由研究了法西斯主义社会现象的生成、兴起的心理机制,振聋发聩地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人既追求自由又逃避自由的

2、尴尬困境。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时期,由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而引发了社会的全面的深层的变革,就像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民众存在着追求自由又逃避自由的现象一样,我国大学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想要自主择业,在市场经济下又是那么地希望回到国家统一分配的时代,既想获得选择的自由,又害怕面对市场化下的自由择业。因此,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对解析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民众心理,乃至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一、关于自由与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困境弗洛姆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类存在的一个特征,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 “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从一开始便是

3、不可分的”。然而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会随着个体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把一个人日渐从其原始状态中脱离出来的过程称之为“个体化”。弗洛姆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样定义自由:自由是人的存在的特征,自由的意义取决于人们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从一开始就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当人类或者个人在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或者他和周围世界是一体的,没有任何自由,但有一种安全感,一种相与感及一种附着感,当人类或个人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或者成为逐渐达到个人化的阶段时,就面临着如何在世界中生根,如何寻找安全等问题。这时,自由的意义和之前没有个人化阶段

4、的自由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积极的自由是“主动的、自愿的做的感觉”。这种自由是指“成熟的、创造性的、发达的人其性格结构的一种态度、一个倾向和部分;在此种意义上,当我谈到一个可爱的、创造性的、独立的人时,我能够谈到一个自由人。 ”弗洛姆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人们不仅摆脱了宗教的枷锁和自然力的束缚,并且可以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在政治上,人的自由也日益增强,新兴的中产阶级以平等自由为原则,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意愿来办事。随着人类文化从原始社会经过中世纪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人更是获得了高于其他生物的自主和自由。但是人自从获得这种自由开始,他就“只能用理性和良心作为自己的唯一判

5、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支持”。因此,弗洛姆把这种自由看作是“消极自由”,即“从中摆脱而获得的自由”。但这种无拘无束的“消极自由”又使现代人陷入一种困境,因为独立的个人在解脱了以往那种一度使生命失去意义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以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与社会的统一性,失去在固定社会结构中所曾拥有的安全感,人类开始“经受着由于缺乏本能装备所带来的所有危险和恐惧”。新的自由带来不安、无权力、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这时人类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孤独无助。把目光投向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就业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困境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其一,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得到的这种自由必然同时会伴随着孤

6、独和无助感,这是困境产生的人性基础。其二,我国建国以来,经历了较长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统一分配的状况逐渐转为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择业,这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由中世纪发展而来人们随着自由的扩大而渐感孤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到来时,大学生摆脱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获得了更多更大的择业自由,个人成为了市场活动的主体,更加感到困惑、孤独和无助。其三,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较长,而我国正处于发展和完善时期,因此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解析我国社会市场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困境表现得更为迫切。二、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机制解析我国大学生

7、就业心理1机械趋同。 “机械趋同”是指个人放弃自我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式,即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与他的那种人格。这样一来,我与世界之间的差别消失了,人成为麻木不仁、机械动作的人,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了。这种行为结果就是,很多主观上的感情、思想、愿望,表面上看是我们自己的,其实只是别人或社会的习俗、权威、舆论强加给我们的,而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很多择业行为,如考公务员、争进国企及争进事业单位能够表达的所有东西,都像电开关一样,成了自动的反应。然而,这种做法只能暂时地麻痹自己;相反, “自我的丧失和原始的自我被虚假的自我所替代,使个人陷于极端不安全的境地之中”。 “

8、机械趋同”是人们潜意识的一种反应,它使“我”与别人、与世界之间的鸿沟消失,现实中的孤独与无能因而好像没有了;但这种趋同并没有给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相反使人失去了自我,从而感到更加惶恐不安了。目前,我国社会中市场经济在不断拓展,人们摆脱了自然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羁绊,大学生择业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下子由靠天吃饭或听上级调令进入到了风险很大的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毕业后必然找到好工作,相反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倒是极有可能。在打破了传统的统分模式后,大多数大学生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往往不知所措,他们的愿望是找到钱多福利好工作轻松的工作,使他们的价值最大化,可当毕业时社会呈现给他们的却并非所

9、愿:要么找不到所谓的好工作,要么只能干那些自我觉得毫无价值的工作。作为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经济力量薄弱,心理防线脆弱,面对近似“毁灭”的打击,他们往往感到空前的孤立无助、无能为力,他们被社会这个大市场吓怕了,在这种困境面前他们并没有大家都找到好工作的愿望,而只能希望不要就自己一个人找不到好工作。2.破坏欲。破坏也是为了消除无法忍受的无权力感和孤立感。当然破坏了外界的目的物也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是可以使孤独成为一种绝佳的状态,外在的目的物不能再压服与我了,借消除外界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这种破坏性不是生命遭到威胁时为了肯定生命而自然的还击,而是深藏在人心中时刻等待机会予以发泄的癖性。这是人心

10、中强烈的一种破坏冲动需要外界的物体来发泄,如果这种冲动不能用外物来发泄,其破坏对象往往自身就会生病甚至自杀。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择业以竞争作为手段追求的是大学生的积极进取与提高年轻人的奋斗的工作斗志,但在竞争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两极分化,从而引起严重的社会心理不稳定。实际就是个人的不稳定个人内心失衡。打开搜索引擎 google,在大约 15000 项“心理高压人群”查询结果中,有一半以上关于大学生:“大学生: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三成大学生郁闷”, “毕业生成高压人群”等,而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中则以就业压力最为突出。自 1999 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

11、加,迎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官方数据称 2014 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达到 720 万余人,毕业生人数与岗位相比显然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不同性别的就业趋势差异日益明显。这些新形势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而近些年我国出现的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则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信心不足,心理负担加剧。在这种状况下,综合素质低、没有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与综合素质高、家庭背景好的大学毕业生必然找到的工作在各方面相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在我们这个历史上就“不患寡,患不均

12、”的社会中所引起的民众愤懑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大学生辍学、酗酒、打架、跳楼、抢劫、投毒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酗酒、自杀等自虐自残现象也呈上升趋势。3.极权主义。指“个人有放弃其自己独立自主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寻找新的第二个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 ”这种与权力性结合的逃避自由的途径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受虐狂”,即有些人不愿做他想做的事,而宁愿委诸外力,听其主张,甘受痛苦;另一种是“施虐狂”,大致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想让别人依赖他们,用绝对的权力来控制别人,视别人为工具;第二类是不仅控制别人,还要进一步鞭策、利用、

13、甚至瓦解他们;第三类愿意使别人痛苦,也愿意看着别人痛苦。受虐狂和施虐狂都是自我力量缺乏,无法忍受孤独的病态表现,他们都把自我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消融在对方之中,丧失了自我的独立和自由。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很多大学生因为自我择业的不理想与困难,屈服于现实,屈服于父母,或者去考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虚荣但结果就算成功并不一定如意的公务员,或者去干那些父母帮着牵线但是自己特别不喜欢的所谓好工作;在那些工作找的更不如意或者没上过大学混得不好的同学朋友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表现出权威,以释放心中被压抑的情感,寻回失去的自尊,打击别人的择业自信心,让他人也屈服于现实放弃心中的理想。三、实现择业自由,摆

14、脱困境的方法1.正确认识双重自由。以往人们通常在消极意义的层面上理解自由,认为我们摆脱的束缚、障碍越多获得的自由就越多,因此,我们不断地扫除横在我们面前的障碍,推翻奴隶制度,铲除封建君主专制,征服自然,利用各种资源,捕获千万种动物,人类在铲除对自身束缚追求自由的路上高奏凯歌。然而人们却没有胜利的优越感、幸福感和自由感,而是越来越孤独。这到底为什么?弗洛姆双重自由观为迷惑的人们分析了自由悖论产生的原因并指明了达到真正自由的方向。暂且不论他所指的方法能不能达到积极的自由。他的自由双重含义让正在追逐消极自由的人们恍然大悟。让人们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理解自由。要获得自由不仅要消除外在的束缚更要克服自身内

15、在的心理障碍。所以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或依附父母找到好工作,或先干那些自己不喜欢但是社会意义上的好工作,或把自己找工作的不如意释放于其他找工作不如意的大学生身上等等各种方式,只要心理上有了某种安全感,对于个人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摆脱孤独的方式。2. 自发性活动,也就是爱与自发性的工作。首先,爱可以指导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和社会风气的提高,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其次,爱与自由的关系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启发作用。面对择业自由的两难困境,大学生们应该不管前途多么坎坷,工作多么难找,寻找父母的支持、亲友的支持,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自己的关系网,通过亲友的爱和自身努力

16、,用区别于那种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联系的另一种形式,组建出新的、健全的自我世界。另外,父母要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不要过多地圈定孩子的发展方向,而要多给予支持,学校同样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给学生做就业指导,不要完全把学生推向社会大市场。3.人的全面的发展。用爱等自发性行为来解决自由的问题,方法显然值得推敲。既然弗洛姆主张通过爱和工作可以得到自由,那么,我们应当考察爱和工作本身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作为解决自由问题的“爱”、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就是现实社会的结果,它们是以被决定者的姿态出现的。现实的苦难是宗教的现实基础,人们可以用宗教构建一个世界,但是这和现实的真实改变无关。弗洛姆的“爱”的宗教同样如此。在现实中,想与亲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他人也不会拒绝你的友好,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无条件地真正支持、称赞那些始终未找到他们认为好工作的大学生们呢。要实现大学生真正的合理的择业自由,关键在于在社会中要有平等的前提,那就是公民对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大学生在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相同的选择权利。其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